1) The Music Lovers
乐圣柴可夫斯基
2) Tchaikovsky
[英][tʃai'kɔfski] [美][tʃaɪ'kɔfskɪ]
柴可夫斯基
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Music Style Reaching the Same Goal by Different Routes——Referring to "Qiangli Group"and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s music;
“殊途同归”的民族音乐风格发展道路——从“强力集团”与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谈起
2.
A Colourful Scenery Painting ——The song of Boat in June by Tchaikovsky;
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析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
3.
On Tchaikovsky s Style of His the Seasons, Op. 37bis;
从钢琴套曲《四季》看柴可夫斯基的创作风格
4) Tchaikovsky
[英][tʃai'kɔfski] [美][tʃaɪ'kɔfskɪ]
柴科夫斯基
1.
Analysis of Tchaikovsky s Symphony Manfred;
柴科夫斯基交响曲《曼弗雷德》解读
2.
The Creative Thinking in Tchaikovsky s Symphony No.4;
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中的创造性思维
3.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Music by Tchaikovsky;
论柴科夫斯基不同体裁音乐的创作特点
5) St.Ives
圣艾夫斯
6) Tchaikovsky art songs
柴科夫斯基艺术歌曲
补充资料:柴科夫斯基,П.И.
俄国作曲家。
生平 1840年5月7日柴科夫斯基出生在维亚特卡省卡姆斯克-沃特金斯克附近的村庄。父亲是一位矿业工程师,1848年迁家至圣彼得堡。1850年,柴科夫斯基入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并选修音乐课,从师Т.И.菲利波夫学习钢琴。1859年从法律学校毕业,进入司法部任职,同时钻研音乐。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的音乐班学习。1862年在音乐学习班的基础上成立了俄国第 1所高等音乐学校──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今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柴科夫斯基成为该校第1批学生,在Н.И.扎连芭指导下学习和声与复调;在А.Γ.鲁宾斯坦的指导下学习配器和作曲。由于司法部的职务与学习音乐之间的矛盾,柴科夫斯基几经考虑,于1863年毅然辞去司法部的工作而完全献身于音乐事业。1865年,柴科夫斯基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作品为康塔塔《欢乐颂》(J.C.F.席勒诗),获得银牌奖。同年应Н.Γ.鲁宾斯坦之邀,柴科夫斯基来到莫斯科,任教于新成立的莫斯科音乐学院,并开始了紧张的创作活动。约10年时间,柴科夫斯基写下了许多早期名作,其中包括 3部交响曲、钢琴协奏曲、歌剧、舞剧、管弦乐序曲、室内重奏等。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柴科夫斯基为自己不能以全部精力投入创作而苦恼。但为了经济来源,他又不得不继续担任教学工作。1877年 7月柴科夫斯基和А.И.米柳科娃结婚。这是一个不幸的婚姻,柴科夫斯基为此极为痛苦,不久即离异。创作与教学工作的矛盾和婚姻带来的不幸,使柴科夫斯基精神负担沉重。1876年,柴科夫斯基与梅克夫人建立了通讯友谊,这给柴科夫斯基以极大的精神安慰。梅克夫人是一位颇有文化教养的富孀,非常喜爱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两人在频繁的通信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梅克夫人从1877年开始,每年给予柴科夫斯基以优厚的经济资助,使柴科夫斯基有可能辞去音乐学院的教职,把自已的全部精力投入创作。从1877年到他去世的10多年间,是柴科夫斯基在创作上获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第4、第5、第 6交响曲以及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玛捷帕》、《黑桃皇后》、《伊奥兰特》,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以及《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1812序曲》以及许多浪漫曲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名作。
柴科夫斯基一生中曾多次去西欧旅行,并于1891年赴美国指挥演奏自己的作品。1893年 5月,柴科夫斯基接受了英国剑桥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10月28日在圣彼得堡亲自指挥其《第六交响曲》的首次演出,11月6日由于霍乱症逝世(另一说是因自杀而死)。
创作 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他热爱祖国,关心俄国人民的命运,但他又看不到俄国社会的出路。他从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俄国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但他的政治态度却又是保守的王朝拥护者。这种无法克服的矛盾不断促使柴科夫斯基对祖国的前途、社会的出路、人生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并把这种生活感受融化到他的创作中去。这可以说是柴科夫斯基创作上的基本思想倾向。柴科夫斯基虽不直接选取现实的政治生活、社会冲突等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但却通过自己对于时代悲剧性的感受,深刻揭示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柴科夫斯基是在60年代中期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高涨时期走上创作道路的,60年代的进步社会思潮给柴科夫斯基以积极的影响。尽管他在政治观点上是比较保守的,但他一生在思想上和美学观点上保持了60年代的进步传统。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柴科夫斯基的前期创作比较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而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刻的悲剧性。他在70年代末所写的《第四交响曲》和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则属于他在前后两个时期交界时的作品。
就体裁而论,柴科夫斯基是一位涉及范围广泛的作曲大师。他在交响曲、歌剧、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名作。
交响曲在柴科夫斯基作品中占突出地位。柴科夫斯基一生共写过 6部交响曲和 1部标题交响曲。他的第 1、第2、第3交响曲写于70年代中期以前,均属于前期创作。这3部交响曲体现了柴科夫斯基与М.И.格林卡以来俄罗斯交响音乐传统的联系。这 3部交响曲都属于生活风俗性和抒情性作品,在主题上往往采用民歌素材。柴科夫斯基的后 3部交响曲以及《曼弗雷德》交响曲。属于后期创作,风格上转向深刻的心理刻划,它们的主题思想都属于表现主人公对幸福的渴望和阻挠幸福的"厄运"之间的矛盾冲突。f小调《第四交响曲》写于1877~1878年,作者把此曲题献给梅克夫人,但在总谱手稿上只写"献给我的挚友"。柴科夫斯基赋予这部交响曲的序奏主题以极重要的意义,让它贯穿整个交响曲的 4个乐章,称它为整个作品的核心,是"厄运"的象征。虽然在第1乐章中个人和厄运间发生了悲剧性的激烈冲突,但在末乐章中则体现了力图摆脱苦闷,走向人民,从人民的欢乐中获得对生活的信心的乐观结局。e小调《 第五交响曲》写于1888年。在这部交响曲中也有一个代表"厄运"形象的序奏主题贯穿全曲,并且全曲的最后也是在凯旋式的尾声中结束。b小调《第六交响曲》写于1893年,此曲完成后,柴科夫斯基接受其弟莫杰斯特的建议,题名为《悲怆》。此曲是柴科夫斯基悲剧性交响曲创作的高峰。全曲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冲突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之后,达到的是悲剧结局。末乐章一反交响曲的传统布局,用非常近似追思曲气氛的慢板代替了热烈的终曲。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写于1885年,这是根据G.G.拜伦的同名诗剧而写的交响曲,抑郁寡欢的主人公的最后命运是充满悲剧性的。
歌剧是柴科夫斯基创作中另一重要领域。柴科夫斯基一生共写过11部歌剧,其中最卓越的作品是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这两部歌剧的脚本都是根据A.C.普希金的同名作品改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写于1877~1878年。歌剧表现了塔吉雅娜、奥涅金、连斯基等几个贵族青年由于厌倦了本阶级的生活方式,在朦胧地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上所经历的悲剧,表现了历史的趋向。音乐以悠长、抒情的旋律,细致表现人物心理为特征。《黑桃皇后》写于1890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也是幸福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所粉碎的悲剧。音乐在刻划人物性格、表达戏剧冲突上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见彩图)
柴科夫斯基在舞剧音乐创作上也取得了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他一生写了3部舞剧音乐:《天鹅湖》(1875~1876)、《睡美人》(1888~1889)和《胡桃夹子》(1891~1892),都已成为世界舞剧艺术中影响巨大的作品,广泛流传在各国的芭蕾舞台上。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进行了许多革新,他克服了过去舞剧音乐的公式化弊病,赋予舞剧音乐以交响性的发展,使之更富于戏剧性,大大提高了舞剧音乐的表现力。
在器乐协奏曲方面柴科夫斯基比较突出的作品是他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74~1875)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前者是一部明朗乐观的作品,第1乐章热情洋溢,第2乐章优美、抒情,末乐章粗犷豪迈,并在壮丽的凯歌般的音乐中结束了全曲。后者也是一部充满欢乐情绪的作品,主题音调和俄罗斯民间音乐有着内在的联系,整个作品在质朴的风格中富于青春的朝气和亲切的抒情,并以热烈的具有民间歌舞特点的终乐章结束全曲。
柴科夫斯基在器乐作品中还写了一些著名的单章性的作品,如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69)、《1812序曲》(1880)、《意大利随想曲》(1880)等。《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接受М.А.巴拉基列夫的建议而作,取材于莎士比亚原著,概括地表现了原著的主题思想。《1812序曲》是应鲁宾斯坦之约,为莫斯科救主大教堂重建落成而作。救主大教堂于1812年毁于拿破仑入侵,故题名为《1812序曲》。这是一部以音乐描绘战争的通俗性乐队作品。其中的主题多采用了人们较熟悉的曲调,如圣咏《上帝,拯救你的众民》、民歌《在大门旁》以及《马赛曲》、沙俄国歌《上帝保佑沙皇》的片断等,分别表现战争双方的形象。《意大利随想曲》反映了柴科夫斯基多次旅居意大利所得到的生活感受,特别是意大利民歌所唤起的鲜明印象。
在柴科夫斯基为数不多的室内乐作品方面,以他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1871)和《a小调钢琴三重奏》(1881~1882)最为著名。这两部作品都显示了柴科夫斯基在室内乐方面所具有的鲜明民族风格的独创性。特别是《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 2乐章"如歌的行板",以乌克兰民歌《瓦尼亚坐在沙发上》为主题,更是脍炙人口。大文豪Л.托尔斯泰曾被此曲感动得流泪,他说,从这个作品中可以"接触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a小调钢琴三重奏》是为悼念H.Γ.鲁宾斯坦而作,全曲只有两个乐章,但第2乐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故全曲仍具有 3个乐章的结构特点。柴科夫斯基以深沉的悼念和对往事的亲切回忆来寄托对亡友的哀思。
柴科夫斯基在声乐浪漫曲方面也写出许多受人喜爱的珍品。他的浪漫曲风格多样,内容广泛,情感真挚。最突出的是那些戏剧性抒情浪漫曲,在这类浪漫曲中,也同柴科夫斯基的其他作品一样,深刻体现了主人公对光明幸福的渴望同黑暗现实间的激烈矛盾。如《遗忘得真快》(1870)、《在热闹的舞会上》(1878)、《我们曾坐在一起》(1893)、《夜》(1893)等等。
柴科夫斯基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处在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下,俄国知识分子对光明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苦闷压抑的感受。他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他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生平 1840年5月7日柴科夫斯基出生在维亚特卡省卡姆斯克-沃特金斯克附近的村庄。父亲是一位矿业工程师,1848年迁家至圣彼得堡。1850年,柴科夫斯基入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并选修音乐课,从师Т.И.菲利波夫学习钢琴。1859年从法律学校毕业,进入司法部任职,同时钻研音乐。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的音乐班学习。1862年在音乐学习班的基础上成立了俄国第 1所高等音乐学校──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今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柴科夫斯基成为该校第1批学生,在Н.И.扎连芭指导下学习和声与复调;在А.Γ.鲁宾斯坦的指导下学习配器和作曲。由于司法部的职务与学习音乐之间的矛盾,柴科夫斯基几经考虑,于1863年毅然辞去司法部的工作而完全献身于音乐事业。1865年,柴科夫斯基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作品为康塔塔《欢乐颂》(J.C.F.席勒诗),获得银牌奖。同年应Н.Γ.鲁宾斯坦之邀,柴科夫斯基来到莫斯科,任教于新成立的莫斯科音乐学院,并开始了紧张的创作活动。约10年时间,柴科夫斯基写下了许多早期名作,其中包括 3部交响曲、钢琴协奏曲、歌剧、舞剧、管弦乐序曲、室内重奏等。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柴科夫斯基为自己不能以全部精力投入创作而苦恼。但为了经济来源,他又不得不继续担任教学工作。1877年 7月柴科夫斯基和А.И.米柳科娃结婚。这是一个不幸的婚姻,柴科夫斯基为此极为痛苦,不久即离异。创作与教学工作的矛盾和婚姻带来的不幸,使柴科夫斯基精神负担沉重。1876年,柴科夫斯基与梅克夫人建立了通讯友谊,这给柴科夫斯基以极大的精神安慰。梅克夫人是一位颇有文化教养的富孀,非常喜爱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两人在频繁的通信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梅克夫人从1877年开始,每年给予柴科夫斯基以优厚的经济资助,使柴科夫斯基有可能辞去音乐学院的教职,把自已的全部精力投入创作。从1877年到他去世的10多年间,是柴科夫斯基在创作上获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第4、第5、第 6交响曲以及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玛捷帕》、《黑桃皇后》、《伊奥兰特》,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以及《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1812序曲》以及许多浪漫曲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名作。
柴科夫斯基一生中曾多次去西欧旅行,并于1891年赴美国指挥演奏自己的作品。1893年 5月,柴科夫斯基接受了英国剑桥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10月28日在圣彼得堡亲自指挥其《第六交响曲》的首次演出,11月6日由于霍乱症逝世(另一说是因自杀而死)。
创作 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他热爱祖国,关心俄国人民的命运,但他又看不到俄国社会的出路。他从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俄国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但他的政治态度却又是保守的王朝拥护者。这种无法克服的矛盾不断促使柴科夫斯基对祖国的前途、社会的出路、人生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并把这种生活感受融化到他的创作中去。这可以说是柴科夫斯基创作上的基本思想倾向。柴科夫斯基虽不直接选取现实的政治生活、社会冲突等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但却通过自己对于时代悲剧性的感受,深刻揭示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柴科夫斯基是在60年代中期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高涨时期走上创作道路的,60年代的进步社会思潮给柴科夫斯基以积极的影响。尽管他在政治观点上是比较保守的,但他一生在思想上和美学观点上保持了60年代的进步传统。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柴科夫斯基的前期创作比较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而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刻的悲剧性。他在70年代末所写的《第四交响曲》和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则属于他在前后两个时期交界时的作品。
就体裁而论,柴科夫斯基是一位涉及范围广泛的作曲大师。他在交响曲、歌剧、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名作。
交响曲在柴科夫斯基作品中占突出地位。柴科夫斯基一生共写过 6部交响曲和 1部标题交响曲。他的第 1、第2、第3交响曲写于70年代中期以前,均属于前期创作。这3部交响曲体现了柴科夫斯基与М.И.格林卡以来俄罗斯交响音乐传统的联系。这 3部交响曲都属于生活风俗性和抒情性作品,在主题上往往采用民歌素材。柴科夫斯基的后 3部交响曲以及《曼弗雷德》交响曲。属于后期创作,风格上转向深刻的心理刻划,它们的主题思想都属于表现主人公对幸福的渴望和阻挠幸福的"厄运"之间的矛盾冲突。f小调《第四交响曲》写于1877~1878年,作者把此曲题献给梅克夫人,但在总谱手稿上只写"献给我的挚友"。柴科夫斯基赋予这部交响曲的序奏主题以极重要的意义,让它贯穿整个交响曲的 4个乐章,称它为整个作品的核心,是"厄运"的象征。虽然在第1乐章中个人和厄运间发生了悲剧性的激烈冲突,但在末乐章中则体现了力图摆脱苦闷,走向人民,从人民的欢乐中获得对生活的信心的乐观结局。e小调《 第五交响曲》写于1888年。在这部交响曲中也有一个代表"厄运"形象的序奏主题贯穿全曲,并且全曲的最后也是在凯旋式的尾声中结束。b小调《第六交响曲》写于1893年,此曲完成后,柴科夫斯基接受其弟莫杰斯特的建议,题名为《悲怆》。此曲是柴科夫斯基悲剧性交响曲创作的高峰。全曲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冲突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之后,达到的是悲剧结局。末乐章一反交响曲的传统布局,用非常近似追思曲气氛的慢板代替了热烈的终曲。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写于1885年,这是根据G.G.拜伦的同名诗剧而写的交响曲,抑郁寡欢的主人公的最后命运是充满悲剧性的。
歌剧是柴科夫斯基创作中另一重要领域。柴科夫斯基一生共写过11部歌剧,其中最卓越的作品是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这两部歌剧的脚本都是根据A.C.普希金的同名作品改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写于1877~1878年。歌剧表现了塔吉雅娜、奥涅金、连斯基等几个贵族青年由于厌倦了本阶级的生活方式,在朦胧地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上所经历的悲剧,表现了历史的趋向。音乐以悠长、抒情的旋律,细致表现人物心理为特征。《黑桃皇后》写于1890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也是幸福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所粉碎的悲剧。音乐在刻划人物性格、表达戏剧冲突上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见彩图)
柴科夫斯基在舞剧音乐创作上也取得了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他一生写了3部舞剧音乐:《天鹅湖》(1875~1876)、《睡美人》(1888~1889)和《胡桃夹子》(1891~1892),都已成为世界舞剧艺术中影响巨大的作品,广泛流传在各国的芭蕾舞台上。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进行了许多革新,他克服了过去舞剧音乐的公式化弊病,赋予舞剧音乐以交响性的发展,使之更富于戏剧性,大大提高了舞剧音乐的表现力。
在器乐协奏曲方面柴科夫斯基比较突出的作品是他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74~1875)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前者是一部明朗乐观的作品,第1乐章热情洋溢,第2乐章优美、抒情,末乐章粗犷豪迈,并在壮丽的凯歌般的音乐中结束了全曲。后者也是一部充满欢乐情绪的作品,主题音调和俄罗斯民间音乐有着内在的联系,整个作品在质朴的风格中富于青春的朝气和亲切的抒情,并以热烈的具有民间歌舞特点的终乐章结束全曲。
柴科夫斯基在器乐作品中还写了一些著名的单章性的作品,如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69)、《1812序曲》(1880)、《意大利随想曲》(1880)等。《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接受М.А.巴拉基列夫的建议而作,取材于莎士比亚原著,概括地表现了原著的主题思想。《1812序曲》是应鲁宾斯坦之约,为莫斯科救主大教堂重建落成而作。救主大教堂于1812年毁于拿破仑入侵,故题名为《1812序曲》。这是一部以音乐描绘战争的通俗性乐队作品。其中的主题多采用了人们较熟悉的曲调,如圣咏《上帝,拯救你的众民》、民歌《在大门旁》以及《马赛曲》、沙俄国歌《上帝保佑沙皇》的片断等,分别表现战争双方的形象。《意大利随想曲》反映了柴科夫斯基多次旅居意大利所得到的生活感受,特别是意大利民歌所唤起的鲜明印象。
在柴科夫斯基为数不多的室内乐作品方面,以他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1871)和《a小调钢琴三重奏》(1881~1882)最为著名。这两部作品都显示了柴科夫斯基在室内乐方面所具有的鲜明民族风格的独创性。特别是《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 2乐章"如歌的行板",以乌克兰民歌《瓦尼亚坐在沙发上》为主题,更是脍炙人口。大文豪Л.托尔斯泰曾被此曲感动得流泪,他说,从这个作品中可以"接触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a小调钢琴三重奏》是为悼念H.Γ.鲁宾斯坦而作,全曲只有两个乐章,但第2乐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故全曲仍具有 3个乐章的结构特点。柴科夫斯基以深沉的悼念和对往事的亲切回忆来寄托对亡友的哀思。
柴科夫斯基在声乐浪漫曲方面也写出许多受人喜爱的珍品。他的浪漫曲风格多样,内容广泛,情感真挚。最突出的是那些戏剧性抒情浪漫曲,在这类浪漫曲中,也同柴科夫斯基的其他作品一样,深刻体现了主人公对光明幸福的渴望同黑暗现实间的激烈矛盾。如《遗忘得真快》(1870)、《在热闹的舞会上》(1878)、《我们曾坐在一起》(1893)、《夜》(1893)等等。
柴科夫斯基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处在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下,俄国知识分子对光明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苦闷压抑的感受。他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他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