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购销价格倒挂
1)  Purchasing prices higher than selling prices;The selling prices drop away from the purchasing prices
购销价格倒挂
2)  price contradiction
价格倒挂
3)  Purchasing prices higher than selling prices;selling prices dropping away from purchasing prices
购销价格错位
4)  sell at a price lower than the purchasing price
倒挂销售
5)  inverted transport prices
运价倒挂
6)  nongfuchɑnpin yigou yixiɑo jiɑge
农副产品议购议销价格
补充资料:购销价格倒挂


购销价格倒挂
negative difference between purchasing and marketing prices

最终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1985年,中国对农产品购销价格倒挂问题进行了重大改革,把农村的粮食销售价格提高到与定购价格相平,国家继续补贴经营费用,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在农村高价买进、低价卖出的不合理现象;工业用粮的销售价格一律提高到经营部门保本微利水平;提高肉类、禽、蛋、鱼、蔬菜的收购和销售价格,以逐步解决这些产品购销价格倒挂的问题。 (韩,志荣)购销价格倒挂(negative differenee bct-ween Purehasing and marketing Pri-ces)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低于其收购价格的一种特殊的价格现象,实质上是负购销差价。中国、苏联等国家都存在着这种购销价格倒挂的现象。中国购销价格倒挂的农产品主要是供应城镇居民的粮食和食油。1985年全国釉稻收购价格每100千克31.26元(人民币,下同).折合大米收购价格44.02元,城镇大米零售价格每100千克27.72元,倒挂16.30元:全国小麦收购价格每100千克44.38元,折合标准粉收购价格54.80元,城镇零售价格35.62元,倒挂19.18元;油菜籽收购价格每100千克93.32元.折合菜籽油收购价格280元,城镇零售价格152.24元,倒挂127.76元。凡是购销价格倒挂的农产品,流通费用得不到任何补偿,商业部门经营此种商品越多,亏损越多。中国这种负购销差价的产生,主要是国家为了促进农业生产,提高了某些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但考虑到职工工资较低,为了安定城镇人民生活,没有相应地提高销售价格。负购销差价是国家政策决定的,由此引起的亏损称为“政策性亏损”,由国家财政给予补贴。中国购销价格倒挂的农产品,以粮食最突出,倒挂的历史最长,国家财政补贴的总金领最大。1961一1964年,全国粮食零售价格平均低于收购价格9%左右。1965、1966年,把粮食的零售价格提高到与收购价格基本相平,即购销同价,国家财政补贴粮食经营部门亏损的经营费用,并对职工发粮价补贴。1979年粮食收购价格提高20%,同时继续实行超购加价政策,并把加价幅度由30%提高到50%。粮食的实际收购价格随着粮食超购数量的增加而逐年提高,但粮食的零售价格没有变动,又出现了粮食价格的购销倒挂。1984年粮食超购数量在国家粮食收购总额中占70%,粮食的实际收购价格比收购牌价高35%,倒挂的金额比以往更大。以实行粮食购销价格倒挂政策为中心,食用植物油类、肉类、家禽、蛋品、鱼、蔬菜等许多重要农产品等都是购销价格倒挂,实行政策性亏损补贴。实行农产品购销价格倒挂政策,在职工工资较低的情况下,曾起到了促进农业生产,安定人民生活,保持社会安定的作用。但长期倒挂,倒挂的总金额越来越大,其消极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主要的弊病是: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政策性亏损往往掩盖着经营性亏损,束缚企业的经营积极性,不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不利于扩大生产、流通和消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