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非挤岔式道岔
1)  nontrailable switch
非挤岔式道岔
2)  splitting of point
挤岔
1.
The “splitting of point” accident during shunting work amounts to about 30% of total general accidents.
调车作业中挤岔事故约占一般事故的 3 0 %左右 ,为防止挤岔事故的发生 ,利用事故树理论分析事故的产生原因 ,进而采取贯彻规章制度 ,加强设备整治 ,建立互控、联控制度 ,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等措施 ,同时 ,各级管理人员应不断修改完善事故树内容 ,使调车作业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3)  Deviation Humor
岔道式幽默
1.
Deviation Humor in Short Messages;
手机短信中的岔道式幽默
4)  drum-type turnout
滚筒式岔道
5)  brake plate type turnout
闸板式岔道
6)  points [英][pwæ~t]  [美][pwɑnt]
道岔
1.
New gas pressure welding technology of high-railway's points;
提速线路道岔气压焊新技术
2.
The familiar diseases and the measures of points in the mine railway;
矿区铁路道岔常见病害及整治
补充资料:《昇平署岔曲》
      清代宫廷演唱的岔曲集。1935年由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根据昇平署(见南府与昇平署)所存资料编集印行。岔曲传入清宫后,经过词臣的润色加工或重新编写,由南府太监演唱,腔调虽仍袭旧谱,歌词却日趋典雅。其内容除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词外,多属风花雪月、登山临水之作,如《燕京八景》、《西湖十景》等,它如古人清雋小品《归去来辞》、《桃花源记》等,亦多谱入歌词演唱。至此,岔曲便着上宫廷色彩,演变为日后所称的"昇平署岔曲"。
  
  昇平署岔曲多已散失,现故宫博物院文献馆尚保存有岔曲原本90种,计 100段,是从昇平署剧本箱内清捡出的。虽然为数不多,但作为清代曲艺文献,确十分珍贵。形式有大小两种,全用东昌纸缮写,纸色尚新,当是慈禧时抄本,每本都贴有红签,标写曲名,并注明"岔曲"字样,文内还有硃笔标点和涂改之处。
  
  《昇平署岔曲》与《霓裳续谱》所录各曲相比,除内容上的变化外,曲名不再是以一曲的起句为名,而是依曲词内容另拟标题。文字结构上也有发展。岔曲初多为6句或8句,因又名"六八句"。大致首3句或4句后有过板,是为曲头,后 3句或4句为曲尾,并在中间1句的句腰有"卧牛"。昇平署曲本基本上仍袭此式,但句数大多增加,如《兰亭序》一曲,分两段,第2段竟长达60多句,430字,而叙述《白蛇传》故事的《游西湖》,称为长岔曲,尚不及300字。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