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nticipated inflation series
预期膨胀数列
2) anticipated expansion
预期膨胀
3) inflation expectation
通货膨胀预期
1.
Inflation Expectation and Macro-Economy Stability:1995—2008——Analysis Based on the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通货膨胀预期与宏观经济稳定:1995—2008——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heterogeneity of inflation expectation of consumers in China.
本文研究中国居民通货膨胀预期的异质性。
4) Inflation expectations
通货膨胀预期
1.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Central Bank on Inflation Expectations—A Research Based on Index of Disclosure of People's Bank of China
央行信息披露对通货膨胀预期及其偏差的影响——基于人民银行的信息披露指数分析
2.
An effective monetary policy should be forward-looking,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anchoring of inflation expectations.
预期在推动通货膨胀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的货币政策必须将立足点移到"事前",重视对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的控制。
5) anticipated inflation
预期通货膨胀
6) forecast-based inflation rate
预期通货膨胀率
1.
Research shows that both benchmark interest rates respond to forecast-based inflation rate significantly,and contrary to the closed economy,this is a stable feedback mechanism.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准利率对预期通货膨胀率反应显著,且与封闭经济相反,表现为一种稳定的反馈机制,对预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反应只在个别分位点显著而总体不显著;而对预期产出缺口的反应在两种基准利率下有所不同,在市场基准利率时不显著,在法定基准利率时显著。
补充资料:合理预期通货膨胀
用合理预期理论对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及其政策涵义所作的一种解释。
用合理预期因素来分析通货膨胀问题,是传统通货膨胀理论与60年代末以后的新通货膨胀理论的分界线。尽管J.M.凯恩斯、J.R.希克斯等经济学家都曾涉及或研究过通货膨胀预期问题,但只在合理预期学派兴起之后,方才确立预期因素在通货膨胀理论中的地位,并赋予其明显的政策意义。
早期的通货膨胀预期假说 在合理预期理论提出之前,西方经济学中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有过三种假说。
静态的预期形成 其数学表达式为:
(1)
其中为第t年的物价水平,Pt-1为t-1年的物价水平。式(1)表明,人们预期的某年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率等于上一年实际出现的通货膨胀率。
外插型预期形成 其数学表达式为:
(2)
式(2)中,、Pt-1的意义同式(1); Pt-2为t-2年的物价水平;α为t年前2年的平均物价水平变动率。这种预期假说比静态预期假说有所进步,它显示人们对某年通货膨胀率的预期不仅以上一年的实际通货膨胀率为依据,还考虑到过去若干年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趋势。如果α=0,则当期预期通货膨胀率等于上一年实际通货膨胀率,这与静态预期形成机制相同;如果0<α ≤1,则表明当期预期通货膨胀率高于上一年实际通货膨胀率。
适应性预期形成 其数学表达式为:
适应性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基于一种反馈机制。它说明,人们当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取决于上期(t-1)预期通货膨胀率及其误差修正值(Pt-1-)。更精确地说,t期预期通货膨胀率是 (t-1)期实际通货膨胀率和其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加权平均,β即为权数。式(3)可以转换为:
从而把t期不可观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与权数为β,β(1-β),β(1-β)2,...的过去t-1,t-2,...期通货膨胀率相联系。由此即可以较为准确地推算出t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合理预期假说 美国经济学家R.卢卡斯、J.萨金特等人60年代中期在批判适应性预期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预期假说。
数学表述 设和Pt为t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和实际通货膨胀率,It-1为t-1期可获信息,则合理预期假说可用以下两种形式表述:
(4)
(5)
式(5)中的εt是一个E(εt)=0(期望值为0)的随机变量,E(Pt/It-1)读作对(Pt/It-1)的期望。式(4)表明,合理预期通货膨胀率取决于在t-1期所获信息量(It-1)。式(5)表明,合理预期并不完全精确,允许有一个随机误差εt。因为合理预期理论假定,在充分信息条件下客观概率分布的期望值与主观概率分布的期望值一致,所以,εt可由模型本身的内生变量决定。
影响 ①人们在进行通货膨胀预期时,不仅仅凭过去的经验,还要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特别是政府政策动向。②经济体系每一按理性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的单位必将尽可能充分收集信息,进行判断分析,从而按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标选择决策。
政策含义 ①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可能被公众的合理预期抵消,特别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其效果本来就依赖于公众存在"货币幻觉",因而经济政策不会影响产量、就业等实际经济变量,而只能对价格等名义变量起作用。②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无替代关系,从而使菲利普斯曲线成为一条垂直线。因为,在失业存在时,人们预期政府会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来扩大就业,而这会使实际工资下降。于是,工人在物价上涨之前就要求增加工资;而雇主则发现,通货膨胀并没有使实际工资下降,从而也就不增雇工人。③由于公众能合理地预期通货膨胀,即使短期内的货币供应增加,也不会产生压低利率和刺激投资的效果。因为人们预计到货币供应增加后,物价会随之上涨,因而会在签订借款合同或协议时,要求对利率有相应的贴水,实际利率便不会下降。
用合理预期因素来分析通货膨胀问题,是传统通货膨胀理论与60年代末以后的新通货膨胀理论的分界线。尽管J.M.凯恩斯、J.R.希克斯等经济学家都曾涉及或研究过通货膨胀预期问题,但只在合理预期学派兴起之后,方才确立预期因素在通货膨胀理论中的地位,并赋予其明显的政策意义。
早期的通货膨胀预期假说 在合理预期理论提出之前,西方经济学中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有过三种假说。
静态的预期形成 其数学表达式为:
(1)
其中为第t年的物价水平,Pt-1为t-1年的物价水平。式(1)表明,人们预期的某年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率等于上一年实际出现的通货膨胀率。
外插型预期形成 其数学表达式为:
(2)
式(2)中,、Pt-1的意义同式(1); Pt-2为t-2年的物价水平;α为t年前2年的平均物价水平变动率。这种预期假说比静态预期假说有所进步,它显示人们对某年通货膨胀率的预期不仅以上一年的实际通货膨胀率为依据,还考虑到过去若干年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趋势。如果α=0,则当期预期通货膨胀率等于上一年实际通货膨胀率,这与静态预期形成机制相同;如果0<α ≤1,则表明当期预期通货膨胀率高于上一年实际通货膨胀率。
适应性预期形成 其数学表达式为:
适应性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基于一种反馈机制。它说明,人们当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取决于上期(t-1)预期通货膨胀率及其误差修正值(Pt-1-)。更精确地说,t期预期通货膨胀率是 (t-1)期实际通货膨胀率和其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加权平均,β即为权数。式(3)可以转换为:
从而把t期不可观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与权数为β,β(1-β),β(1-β)2,...的过去t-1,t-2,...期通货膨胀率相联系。由此即可以较为准确地推算出t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合理预期假说 美国经济学家R.卢卡斯、J.萨金特等人60年代中期在批判适应性预期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预期假说。
数学表述 设和Pt为t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和实际通货膨胀率,It-1为t-1期可获信息,则合理预期假说可用以下两种形式表述:
(4)
(5)
式(5)中的εt是一个E(εt)=0(期望值为0)的随机变量,E(Pt/It-1)读作对(Pt/It-1)的期望。式(4)表明,合理预期通货膨胀率取决于在t-1期所获信息量(It-1)。式(5)表明,合理预期并不完全精确,允许有一个随机误差εt。因为合理预期理论假定,在充分信息条件下客观概率分布的期望值与主观概率分布的期望值一致,所以,εt可由模型本身的内生变量决定。
影响 ①人们在进行通货膨胀预期时,不仅仅凭过去的经验,还要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特别是政府政策动向。②经济体系每一按理性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的单位必将尽可能充分收集信息,进行判断分析,从而按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标选择决策。
政策含义 ①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可能被公众的合理预期抵消,特别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其效果本来就依赖于公众存在"货币幻觉",因而经济政策不会影响产量、就业等实际经济变量,而只能对价格等名义变量起作用。②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无替代关系,从而使菲利普斯曲线成为一条垂直线。因为,在失业存在时,人们预期政府会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来扩大就业,而这会使实际工资下降。于是,工人在物价上涨之前就要求增加工资;而雇主则发现,通货膨胀并没有使实际工资下降,从而也就不增雇工人。③由于公众能合理地预期通货膨胀,即使短期内的货币供应增加,也不会产生压低利率和刺激投资的效果。因为人们预计到货币供应增加后,物价会随之上涨,因而会在签订借款合同或协议时,要求对利率有相应的贴水,实际利率便不会下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