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笙师
1)  ZHOU: master of the reed pipe
笙师
2)  Sheng [ʃeŋ]
1.
Analysis of the Improvisational Accompaniment of the Musical Instrument Sheng in Er-ren-tai Music;
试析笙在二人台音乐中的即兴伴奏
2.
Discussion the Name of Three Sheng in Shuangbai Yi Nationality;
说“笙”——兼议双柏彝族“三笙”之名
3)  "The Ode of Sheng"
《笙赋》
1.
“The Ode of Sheng”as a sort of music literature, describing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instrument SHENG from the view of literature, is a very valuable historical reference for us to know more about this ancient instrument, SHENG.
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种介于诗、文之间的文体,《笙赋》属于赋类作品中的“乐器赋”,它作为音乐文学作品,以文学的方式对笙这种乐器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描述,构画了音乐历史的长河中笙这一古老的传统民族乐器沉浮演变的一幕,为我们认识中国古代的笙类乐器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
4)  Shenghuang
笙簧
1.
The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Goddess Nu Wa Creating Shenghuang" Myth;
“女娲作笙簧”神话的文化解读
5)  bamboo fungus,chu-sheng
竹笙
6)  twist bit
搓,笙
补充资料:


    自由簧管气鸣乐器。中国传统气鸣乐器中能奏出和音的乐器,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象形文字记载。最初形制同排箫相似,用绳或木框把发音不同的竹管排列在一起。后来增加了竹质簧片和匏质(葫芦)笙斗。周代的乐器八音分类中,笙为匏类乐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初期古匏笙,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笙。春秋、战国至汉代,笙、竽是重要乐器,特别是竽。南北朝至隋唐时,笙有19簧、17簧、13簧多种,后又流行17簧义管笙,在17簧以外另有两支义管,供转调时替换用。唐代以后,又将体大质脆、吹奏费力的匏质笙斗改为木制。明、清以后,笙广泛应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和戏曲说唱的伴奏中。
   
   

笙


   
   中国的笙于盛唐之时东传日本。在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内,收藏着中国唐代制作的6支笙、竽。
   现代笙为铜质笙斗。因流传区域广阔,外形有大小、圆方、长短的不同,常见的有苏笙、大笙、方笙、加键笙、转盘笙、抱笙和排笙等。苏笙最初流行于江南,现各地均有,在东北、华北叫小圆笙。除独奏外,也用于戏曲、歌舞的伴奏和器乐合奏。大笙又叫京笙或低音笙,体积比苏笙大。过去流行在华北、东北一带,现各地都有。方笙的笙斗为长方形,流行在河南、安徽等地。加键笙、转盘笙、抱笙和排笙等,都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改革品种。
   各种笙的音域为:13簧a1~d3,14簧d1~e3,17簧高音笙a1~d3,17簧中音笙a~d2,中音抱笙d~#c3,低音抱笙 D~#c1,键盘排笙 D~e3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