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军备质量竞赛
1)  qualitative arms race
军备质量竞赛
2)  arms race
军备竞赛
1.
The cause leading the Soviet Union onto the road of arms race and effect;
苏联走上军备竞赛之路的原因与后果
2.
By applying the best response dynamics in the game theory,the process of arms race was analyzed.
根据博弈论的最优反应动态,分析了军备竞赛的过程。
3.
A linear-quadratic differential game mode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ifferential games in military field is constructed,and then,a solution for its open-loop equilibrium strategy is given and an application of the solution in an arms race is given.
以微分对策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为背景,建立一类线性二次型微分对策模型,讨论其开环均衡策略解法,将其运用到一个具体的两国军备竞赛的模型中。
3)  Nuclear arms race
核军备竞赛
4)  Naval Arms Race, the
海军军备竞赛
5)  the quality of competition
竞赛质量
6)  Cessation of nuclear arms race
停止核军备竞赛
补充资料:军备竞赛
军备竞赛
arms race

   军事大国为了实行对外扩张,争夺世界霸权,竞相增加、提高军事装备的数量和质量,并向高技术领域发展的特有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主要在英国和德国之间进行海军竞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在美国、苏联两国之间进行,可分为下列几个阶段:①常规武器竞赛。战后美、苏在冷战中大规模加强常规军备。双方不断更新各种武器装备和发展现代技术,以服务于军事、政治目的。②核武器竞赛。20世纪70年代,美、苏核武器竞争激烈,结果双方拥有世界核弹头库存总数的97%,同时双方在核武器运载工具、多弹头分导等高技术领域的研制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③太空武器竞赛。80年代军备竞赛转向太空和其他高技术领域,美国制定的星球大战计划即是例证。军事预算的迅速增长、武器质量性能优势的争夺以及军事战略的不断变化,是美、苏军备竞赛的主要特点。90年代世界经济不断国际化、各国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加强,以及由于美、苏政治战略的调整,带来了国际局势的缓和,使军备竞赛的势头趋缓。在实现实质性裁军的同时,美、苏的竞争更多地转向了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方面。但美国依旧发展了如隐形飞机等的新式武器装备。1991年苏联解体,持续40多年的美、苏军备竞赛结束。但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军备竞赛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地区间的中小国家为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大力加强军备,造成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成为影响国际和平的一个因素。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