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at of mail; piece of armour made of interlocking metal rings or plates and worn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dy
铠甲;锁子甲.
2) brigandine
[英]['brigəndi:n] [美]['brɪgən,din]
锁子铠
3) Suozi Loricae
锁子甲
1.
“Tie Bu Shan” from Foreign Countries——Story of Suozi Loricae in Ancient China;
外来的“铁布衫”——漫议中国古代的锁子甲
5) armoring
[英]['ɑ:mə] [美]['ɑrmɚ]
铠装装甲
6) light armoring
轻铠装甲
补充资料:铠甲
铠甲 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具。中国先秦时,主要用皮革制造,称甲、介、函等;战国后期,出现用铁制造的铠 ,皮质的仍称甲;唐宋以后,不分质料,或称甲,或称铠,或铠甲连称。铠甲起源于原始社会时以藤、木、皮革等原料制造的简陋的护体装具。商周时期,人们已将原始的整片皮甲改制成可以部分活动的皮甲,即按照护体部位的不同,将皮革裁制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皮革片,并把两层或多层的皮革片合在一起,表面涂漆,制成牢固、美观、耐用的甲片,然后在片上穿孔,用绳编联成甲。皮甲在车战中与盾相配合,可以有效地防御青铜兵器的攻击。在使用皮甲的同时,也开始在甲上使用一些青铜铸件,但并不普遍。战国后期,锋利的钢铁兵器逐渐用于实战,促使防护装具发生变革,铁铠开始出现。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铁铠甲片,是在河北省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但直到汉朝,铁铠才逐渐取代了皮甲。西汉时期的铁铠经历了由粗至精的发展过程,从用较大的长条形的甲片(又称甲札)编的札甲,逐渐发展为用较小的甲片编的鱼鳞甲;由仅保护胸、背的形式,发展到加有保护肩臂的“披膊”及保护腰胯的“垂缘”。随着钢铁加工技术的提高,铠甲的精坚程度日益提高,类型也日益繁多,其防护身躯的部位逐渐加大,功能日益完备。到三国时已出现了一些新型铠甲。在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中,列有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环锁铠和马铠等五种。南北朝时期,随着重甲骑兵的发展,适于骑兵装备的两当铠极为盛行。北魏以后,明光铠日益盛行,逐渐成为铠甲中最重要的类型,直到隋唐时期仍是如此。至北宋初年,铠甲发展得更加完善,形成一定的制式。火器的出现,使有效地抗御冷兵器的古代铠甲,开始趋于衰落。直到20世纪初,清朝编练用近代枪炮装备的“新军”时,古代铠甲的使用才终止。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