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形诸言论
1)  Thoughts and feelings are expressed in words
形诸言论
2)  Zhuji Dialect
诸暨方言
1.
A Contrastive Study on Sound Systems of Zhuji Dialect and Received Pronunciation;
诸暨方言与RP语音体系的比较研究
3)  To appeal to public opinion
诉诸公论
4)  On ZHU Ge-ke
论诸葛恪
5)  Karen languages
克伦诸语言
6)  Chadic languages
查德诸语言
补充资料:浙江土话—诸暨的哺成(一)
  每年的春天,当青蛙们从泥地里冬眠醒来以后,这田野便会有如潮的蛙声,那声音是引起诗人们讴歌,农民们踏实的声音,是的,蛙是中国人最好的朋友,因为,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重农历史的国家里,田野就是整个民族的希望所在,你看到没有?我们连自己的小孩也叫娃,只不过,一个是虫子所生,一个是女人所生。

  然而,这些是中国北方黄河边纯粹的汉文化的思想,那么,在诸暨呢?在长江以南这片古越之都的诸暨,我们的先人们又是怎么称呼它们的呢?

  哦,叫田鸡,对了。家里猪鸡多,日子便富足,田里田鸡多,作业收成好。是的,无论是长江以北的汉族还是长江以南的百越,对自然界中最美好的事物,都会有相同的情感和体验。

  那么,当那如潮的蛙声安静下来,青蛙们一对对抱亲以后,你知道吗?青蛙妈妈会挑一个安静的有水的地方,产下它的后代——卵,那卵,在春天的阳光下,会慢慢地变,起先是黑的一点,然后,这黑的一点会变啊变,变出一个有椭圆脑袋和长长尾巴的小东西,不久,这小东西就会从那圆圆的卵中钻出来,你知道吗?这小东西叫什么?

  哈哈,如果你是二十岁以下的诸暨人,你一定会说,叫蝌蚪;如果,你是四十岁以上的诸暨人,你一定会说,叫哺成,当我追问你:这哺成两字怎么写?相信,你一定会语塞,并且会变得有点自卑,那口气也变得不再如刚才的那般坚定,听到的是你的支吾:“这是老百姓乱叫的,是诸暨土话。”

  哈哈,你!大错特错了,不是“土”话,是古越语!当然是吸收了汉语精华了的越语。

  哺成,多好听的名字啊,一切生命都是由它哺育而成。

  此时,你会大声说:“空头套脑!”

  哈哈,你又错了,在遥远的古越,也许是五千年,甚至更为久远,总之,它不会比汉文化的历史短!古越人就已经对它十分地着迷了,着迷到把它作为神的地步,你想听听吗?那么,让我来告诉你,那时诸暨古越的图腾就是蝌蚪,也就是哺成,千真万确,《地名知识》1985.2上有专文介绍,只是你没有看到而已。

  那么,诸暨的古越先民,何以会崇拜这样的一种极不起眼的小东西呢?据笔者推测,这与古越人们研究生命起源与演变相联。

  读书人都知道,任何地方的人都对生命,特别是人本身的来源充满好奇并存探究之心,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有关于生命来源的神话和传说,就是一个明证,探究的结果之一是产生了不同的图腾。

  诸暨人“石拍石”一定要“眼见为实”的那种硬直的个性,据笔者推测,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在诸暨的古越部落中,相信一定有人们溯生命之源,对生命进行过探究,对于那根本没有多少禁忌或由教化形成的先入为主真理性认识的先人们,必然会看到人,更大的可能性是能见到的所有大一些的动物早期胚胎发展如蝌蚪的形状,当然,包括卵生的如鸡蛋等,更是,得到的结论与我们现在在生物学书上看到的那幅脊髓动物胚胎演变图,我想大多会是一样的。人,包括其它脊髓类的动物,在胚胎发育一个月左右,也就是肉眼可见的最小的非圆形的变化,都有一个与蝌蚪十分相似的形态,我推测,古越诸暨人也许就此得出结论“一切的生命都是从蝌蚪变化而成的。”因此,也就对蝌蚪产生了一种崇敬之心。

  当然,你会说,你这人想象力到真是丰富。不,不是想象力是推测,如果,我告诉你,上推四十年,你还能在萧山看到有青蛙供俸在土庙的中堂。如果再告诉你,如果你从浙江的西部临安向东走,一路询问这蝌蚪在当地的方言中怎么叫,你可千万别吃惊,无论是临安、桐庐、富阳、萧山、绍兴、上虞、新昌、嵊县、天台、临海,一直到海边的三门,它都与我们诸暨话中称呼女性的性器官的名称是一样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