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istry of Aviation Industry
航空工业部
2) Aviation Industry Enterprises
西部航空工业企业
1.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Business Model of Aviation Industry Enterprises in the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西部航空工业企业运营模式的演变分析
3) aviation industry
航空工业
1.
Quality control of structural bonding in aviation industry;
航空工业结构粘接质量控制
2.
Prior Production lines and Cleaner Technologies on Promoting Cleaner Production in Aviation Industry;
航空工业推行清洁生产优先生产线及清洁技术
3.
Incentive system design of property right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he enterprise of aviation industry in China;
我国航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制度设计
5) AED (Aeronautic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航空工程部
6) Ministry of Space Industry;Ministry of Astronautics Industry
航天工业部
补充资料:航空工业
大气层内飞行器及其所载设备、武器系统以及各种地面设备的制造业。通常包括生产企业以及独立或隶属于生产企业的研究部门、设计部门、销售部门、试验与试飞基地(中心)和管理部门。
发展概况 航空工业诞生于20世纪初第一个十年。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O.莱特(1871~1948)和W.莱特(1867~1912)第一次完成了重于空气的有动力的飞行器的飞行。1908年,莱特公司将其飞机专利权卖给法国一家公司并向美国陆军销售第一架军用飞机,使飞机制造步入了工业和商业领域。在其后 5年内,法国和德国开始大规模制造飞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快了航空工业的发展,大战期间,各国建立了200个飞机厂和80个发动机厂,生产飞机18万架和发动机23万台。战后,世界范围的飞机生产急剧衰减,但飞机在设计和性能方面却得到了改进。20年代最明显的变化是单翼机逐渐取代双翼机,金属飞机逐渐取代木质飞机。
30年代,航空科学研究迅速取得进展。发动机功率的大幅度增长,螺旋桨效率的提高以及先进的仪表、驾驶仪的出现,使飞机的性能大为改善。英国和德国首先研制了能容纳40名旅客的飞机。其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苏联都生产了装有多台发动机的轰炸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工业生产量骤然增加,世界飞机年产量从 2万架,增加到最高峰的1944年的17万架。航空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是诞生了喷气技术,英、德两国率先发展了喷气式战斗机。战后,军用飞机的飞行速度从亚音速发展到40年代后期的超音速,50年代后期的两倍音速,70年代的三倍音速。民用飞机也有迅速的发展,一大批喷气式民航客机相继投入航线使用,还出现了超音速大型客机。直升机也走上了实用化的阶段。飞机性能的每一次提高都增加了飞机的技术复杂程度,并且促使航空工业从多型号的大批量生产转为数量较少,但是复杂得多的型号的小批量生产。
世界上具有最大规模航空工业的国家是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国家都具有研制本国设计的先进飞行器的能力,其技术代表着世界航空技术的先进水平。其他如法国、英国也有相当规模的航空工业。大约有30个国家从事某种方式的航空工业生产。
中国航空工业 1910年,中国清朝政府开始设立航空机关。1913年,中华民国时期的北洋政府在北京建立航空学校并附设飞机修理厂。1914年,这个厂制造了中国第一架飞机。以后直至1949年这30多年间,除了建立了十几个设备简陋的工厂,承担飞机装配、修理任务,制造了为数不多的飞机外,并没有建立起独立完整的航空工业和科学研究体系。
中国现代航空工业实际上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创立的。1951年4月,中共中央军委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重工业部设立了航空工业局。从1953年开始,航空工业列为国家建设重点,新建扩建了一批重点航空企业。在苏联政府派出的专家帮助下,1954年7月试制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架飞机初教五,1956年试制成功喷气式歼击机歼五,1958年试制成功多用途运输机运五,试飞成功自行设计的教练机初教六,1959年又试飞成功超音速歼击机歼六。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到制造,再到开始自行设计;由生产活塞式发动机飞机到掌握喷气式飞机制造技术,仅用了7~8年的时间。
1958年以后,航空工业经过了"大跃进"的失误以及此后的调整、整顿和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1979年以后,中国航空工业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先后研制、定型了高速无人驾驶侦察机和新型高空高速歼击机以及中短程旅客机运七、中程运输机运八等民用飞机,还从法国引进制造专有权生产了直九直升机。
中国航空工业已具备相当规模,初步形成门类比较齐全、拥有沿海和内地科研生产基地和教育设施的工业体系。航空工业所研制生产的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直升机、侦察机、运输机、教练机、多用途飞机、无人驾驶飞机和超轻型飞机,装备了本国空军和海军,部分满足了国内专业航空和民航运输的需要。中国航空工业制造的飞机和其他产品已经销售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航空工业产品 按使用可分为军用产品和民用产品两大类,按产品本身性质可分为基本产品、辅助产品和其他产品。
基本产品是直接用于飞行的产品,包括飞机、直升机、飞艇以及机载设备和武器。辅助产品不直接装在飞行器上,但却是保证飞行所必不可少的,如航空地面设备。其他产品是非航空产品,如气垫船、工业燃气轮机、日用机电产品等。
航空工业特点 主要有:①航空工业是知识与技术密集工业。由于对飞行器的重量控制极其严格,从而促进了在设计、工艺、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进步。航空工业是当代科学技术成果的综合,常常代表和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水平。②航空工业是高度精密的综合性工业。航空产品关系到乘员的生命安全,产品质量特别重要,生产批量一般不大,研制周期较长,零部件和机载设备品种繁多,技术指标高于一般工业部门,为了保证航空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需要一整套完善的试验设施和技术保障措施。因此,航空工业是系统工程和现代管理工程实践最多的部门之一。③航空工业是附加价值很高的工业,能用较少的材料生产价值很高的产品。④航空工业是军用与民用密切结合的工业。既是国防工业的重要部门,又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过去一段时期内,军事需要带动了航空工业的发展,而民用产品又扩大了航空技术的应用范围。
在和平时期,航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交通运输、农业、林业、矿业等国民经济部门的发展需要,推动了航空工业的发展。航空运输可以加快人员、物资、资金的流动和边远地区的开发,又是开拓旅游业的必要条件,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专业航空作为一种成本低、效率高、见效快的作业手段,可以在空中摄影、地质勘探、农业播种、灭虫、人工降雨、飞播造林、森林防火、野生动物资源考察等众多应用领域发挥作用,与工、农、林、牧各业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航空技术作为军工技术的重要分支,还可以向民用工业转移,促进整个工业的技术进步,产生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
发展概况 航空工业诞生于20世纪初第一个十年。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O.莱特(1871~1948)和W.莱特(1867~1912)第一次完成了重于空气的有动力的飞行器的飞行。1908年,莱特公司将其飞机专利权卖给法国一家公司并向美国陆军销售第一架军用飞机,使飞机制造步入了工业和商业领域。在其后 5年内,法国和德国开始大规模制造飞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快了航空工业的发展,大战期间,各国建立了200个飞机厂和80个发动机厂,生产飞机18万架和发动机23万台。战后,世界范围的飞机生产急剧衰减,但飞机在设计和性能方面却得到了改进。20年代最明显的变化是单翼机逐渐取代双翼机,金属飞机逐渐取代木质飞机。
30年代,航空科学研究迅速取得进展。发动机功率的大幅度增长,螺旋桨效率的提高以及先进的仪表、驾驶仪的出现,使飞机的性能大为改善。英国和德国首先研制了能容纳40名旅客的飞机。其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苏联都生产了装有多台发动机的轰炸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工业生产量骤然增加,世界飞机年产量从 2万架,增加到最高峰的1944年的17万架。航空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是诞生了喷气技术,英、德两国率先发展了喷气式战斗机。战后,军用飞机的飞行速度从亚音速发展到40年代后期的超音速,50年代后期的两倍音速,70年代的三倍音速。民用飞机也有迅速的发展,一大批喷气式民航客机相继投入航线使用,还出现了超音速大型客机。直升机也走上了实用化的阶段。飞机性能的每一次提高都增加了飞机的技术复杂程度,并且促使航空工业从多型号的大批量生产转为数量较少,但是复杂得多的型号的小批量生产。
世界上具有最大规模航空工业的国家是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国家都具有研制本国设计的先进飞行器的能力,其技术代表着世界航空技术的先进水平。其他如法国、英国也有相当规模的航空工业。大约有30个国家从事某种方式的航空工业生产。
中国航空工业 1910年,中国清朝政府开始设立航空机关。1913年,中华民国时期的北洋政府在北京建立航空学校并附设飞机修理厂。1914年,这个厂制造了中国第一架飞机。以后直至1949年这30多年间,除了建立了十几个设备简陋的工厂,承担飞机装配、修理任务,制造了为数不多的飞机外,并没有建立起独立完整的航空工业和科学研究体系。
中国现代航空工业实际上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创立的。1951年4月,中共中央军委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重工业部设立了航空工业局。从1953年开始,航空工业列为国家建设重点,新建扩建了一批重点航空企业。在苏联政府派出的专家帮助下,1954年7月试制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架飞机初教五,1956年试制成功喷气式歼击机歼五,1958年试制成功多用途运输机运五,试飞成功自行设计的教练机初教六,1959年又试飞成功超音速歼击机歼六。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到制造,再到开始自行设计;由生产活塞式发动机飞机到掌握喷气式飞机制造技术,仅用了7~8年的时间。
1958年以后,航空工业经过了"大跃进"的失误以及此后的调整、整顿和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1979年以后,中国航空工业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先后研制、定型了高速无人驾驶侦察机和新型高空高速歼击机以及中短程旅客机运七、中程运输机运八等民用飞机,还从法国引进制造专有权生产了直九直升机。
中国航空工业已具备相当规模,初步形成门类比较齐全、拥有沿海和内地科研生产基地和教育设施的工业体系。航空工业所研制生产的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直升机、侦察机、运输机、教练机、多用途飞机、无人驾驶飞机和超轻型飞机,装备了本国空军和海军,部分满足了国内专业航空和民航运输的需要。中国航空工业制造的飞机和其他产品已经销售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航空工业产品 按使用可分为军用产品和民用产品两大类,按产品本身性质可分为基本产品、辅助产品和其他产品。
基本产品是直接用于飞行的产品,包括飞机、直升机、飞艇以及机载设备和武器。辅助产品不直接装在飞行器上,但却是保证飞行所必不可少的,如航空地面设备。其他产品是非航空产品,如气垫船、工业燃气轮机、日用机电产品等。
航空工业特点 主要有:①航空工业是知识与技术密集工业。由于对飞行器的重量控制极其严格,从而促进了在设计、工艺、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进步。航空工业是当代科学技术成果的综合,常常代表和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水平。②航空工业是高度精密的综合性工业。航空产品关系到乘员的生命安全,产品质量特别重要,生产批量一般不大,研制周期较长,零部件和机载设备品种繁多,技术指标高于一般工业部门,为了保证航空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需要一整套完善的试验设施和技术保障措施。因此,航空工业是系统工程和现代管理工程实践最多的部门之一。③航空工业是附加价值很高的工业,能用较少的材料生产价值很高的产品。④航空工业是军用与民用密切结合的工业。既是国防工业的重要部门,又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过去一段时期内,军事需要带动了航空工业的发展,而民用产品又扩大了航空技术的应用范围。
在和平时期,航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交通运输、农业、林业、矿业等国民经济部门的发展需要,推动了航空工业的发展。航空运输可以加快人员、物资、资金的流动和边远地区的开发,又是开拓旅游业的必要条件,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专业航空作为一种成本低、效率高、见效快的作业手段,可以在空中摄影、地质勘探、农业播种、灭虫、人工降雨、飞播造林、森林防火、野生动物资源考察等众多应用领域发挥作用,与工、农、林、牧各业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航空技术作为军工技术的重要分支,还可以向民用工业转移,促进整个工业的技术进步,产生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