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indi literature
印地语文学
2) Ind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印度语言文学
3) yindu baliyu wenxue
印度巴利语文学
4) yindu bosiyu wenxue
印度波斯语文学
5) yindu fanyu wenxue
印度梵语文学
6) yindu suyu wenxue
印度俗语文学
补充资料:印地语文学
分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指印度北部和中部广大地区各种方言的文学,包括伯勒杰方言、阿沃提方言、克利方言等十余种方言的口头和书面的文学创作。它的兴起是在公元10世纪左右梵文古典文学开始走向衰落的时期,至今共约一千年的历史;狭义的指现在作为国语的以克利方言梵文体为标准语的印地语的文学,至今只有一百多年历史。
近一千年的印地语文学反映了印度北方封建社会中期、晚期以及沦为殖民地时期的社会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7年印度独立,结束了两百年殖民地的历史,印地语文学进入当代时期。
印地语文学继承了梵文史诗文学和古典文学的传统。长期以来,梵文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在印地语中一再被改写或再创作;人物一再被重新塑造,故事被一再加工或补充。近代以来,印地语文学还受西方文学尤其是英国文学的影响,西方文学体裁的多样化促进了印地语的小说、戏剧和散文的发展。
印度大多数学者和文学史家将印地语文学分成英雄史诗时期、虔诚时期、法式时期和近代现代时期。在近代现代时期中,还往往以一个重要的文学家或思潮划分若干小阶段。
10世纪左右到14世纪被称作英雄史诗时期。这一时期,印度北方不断受到来自阿富汗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入侵,各据一方的封建王公对入侵的民族进行了抵抗。这种斗争反映在文学中,就出现了一批歌颂封建王公贵族抵御入侵的长篇叙事诗,最著名的是金德·伯勒达伊的《地王颂》。这些长诗的写本都是几个世纪以后才陆续出现的,并不是当时的原本,它们在流传的过程中被加工、补充,原来的面目已不可辨,抵抗外来侵略的主题也已被冲淡。除《地王颂》外,比较重要的还有德勒伯迪·维杰耶的《库芒王颂》、纳勒伯迪·那尔赫的《比斯勒德沃王颂》、夏尔格特尔的《赫米尔王颂》、纳勒辛赫的《维杰耶巴尔王颂》、加格尼格的《伯勒马尔王颂》等。15世纪中叶去世的维德亚伯迪也写了歌颂抵抗外来侵略的《吉尔蒂颂歌》,但他的抒情诗却有更广泛的影响。
15世纪至17世纪中叶被称作虔诚时期。这时入侵的民族早已相继定居,本地的统治阶级与外来的统治阶级已经合流,民族矛盾下降,阶级矛盾激化,加上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矛盾和冲突,社会更加动荡不安。社会改革的要求首先通过宗教改革表现出来。印度教大师罗摩难陀(1356~1467)倡导了宗教改革运动,即所谓虔诚运动,而伊斯兰教中也兴起了革新派──苏菲派,他们的主张中都反映了人民的某种愿望,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这种宗教改革运动对文学产生了影响。诗人格比尔达斯是虔诚运动中的激进派,他的诗反对种姓制度,甚至否定正统的宗教。与他相类似的还有诗人勒维达斯、特尔姆达斯和达杜德雅尔等。诗人加耶西虽然和虔诚运动没有直接关系,但他的思想倾向是和这一运动相吻合的,他著有长篇叙事诗《伯德马沃德》。与他相近的有古杜本和门钦等诗人。苏尔达斯是虔诚运动中崇拜大神毗湿奴的化身黑天的诗人,但他写的关于黑天的诗,主要不是歌颂黑天的神性,而是他的人性;刻划的不是圣像,而是普通的人的形象。南德达斯、米拉巴伊、勒斯康、纳罗德默达斯等人也写有关黑天的诗。纳罗德默达斯的长诗《苏达马的生平》也写黑天,但主要是写一个穷苦农民的经历。诗人杜勒西达斯是虔诚运动的温和派,他努力使虔诚运动符合传统的印度教及其种姓制度,倡导崇拜毗湿奴的另一化身罗摩,他的作品特别是《罗摩功行录》被当作宗教的经典,其影响超过了当时的任何诗人。接近他的风格的有格谢沃达斯、阿格尔达斯、纳帕达斯等。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被称作法式时期。这时封建制度越趋腐朽,王公贵族集团林立,形成庞大的寄生阶级。英国殖民主义从18世纪起逐渐统治印度,加强了封建阶级的地位。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大多是低级庸俗的艳情诗,而且追求词藻的华丽,比喻的奇特,矫揉造作,陈陈相因,已成为一种法式。它们的作者大多是宫廷诗人,也有少数例外,普生即是他们的代表。他歌颂了一个反抗皇帝的起义领袖西瓦吉,写了《西瓦吉五十二首》,反映了他的民族主义精神。
19世纪下半叶,印地语文学进入近代、现代时期。1857年爆发了反抗英国殖民主义的民族大起义,民族独立斗争开始了新的一页。印地语言学也开始了革新的过程,并主要以克利方言为标准语进行创作,它的题材和体裁都趋于多样化。70年代初,剧作家赫里谢金德尔创作了戏剧《按吠陀杀生不算杀生》,以后又创作了《印度惨状》、《尼勒德维》,反映现实生活或历史斗争。赫里谢金德尔还团结了一批作家,如巴勒格里辛·帕德(作有剧本《赐教》、《种瓜得瓜》,小说《新少年》、《百愚和一智》),伯勒达伯纳拉扬·米谢尔(作有剧本《印度的遭遇》),伯雷姆肯(作有剧本《印度之幸运》),拉塔吉伦·戈斯瓦米(作有剧本《好戏共赏》、《全心全意献给戈萨伊先生》和《老风流》)等。
进入20世纪后,印地语文学随着民族运动的高涨而走向繁荣。诗人和作家抛弃了神话和宗教的题材,转而描写民族独立斗争的现实,揭露腐朽的社会制度。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的传播,为文学增添了新的内容。普列姆昌德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家,他的作品广泛地反映了印度农村的现实斗争生活,其中主要的有《服务院》、《博爱新村》、《舞台》(又译《战场》)、《妮摩拉》和《戈丹》等小说。他影响了整整一代印地语作家,例如高希格(长篇小说《母亲》和《女乞丐》的作者)、苏德尔辛、乌格尔和耶谢巴尔等。此外,著名的写历史题材的小说家,有沃林达沃纳拉尔·沃尔马和拉胡尔·桑格里德亚英等。
20世纪前半叶的诗歌主要有两种潮流,一是民族主义,一是浪漫主义。民族主义诗人创作的特点是怀念印度过去灿烂的文化,歌颂印度民族古老的文明,以激励人们为民族复兴和独立而斗争。虽然往往有过分美化古代的倾向,但他们的诗篇在民族独立斗争中起了鼓舞人民的作用。迈提利谢伦·古伯德是他们的代表,他写的《印度之声》和《祖国之歌》激励过广大青年读者。其他诗人有马克纳拉尔·杰杜尔威迪、拉默纳雷谢·德里巴提、巴勒格里辛·希尔马·纳温、苏珀德拉·古马里·觉杭和迪纳格尔等。浪漫主义潮流被称作"阴影主义",它的成分比较复杂,甚至带有神秘、伤感和唯美主义的色彩,但主要倾向是要求个性解放,在创作上则要求冲破旧诗歌传统的束缚,它的代表诗人有杰耶辛格尔·伯勒萨德、尼拉腊、苏米德拉南登·本德、默哈德维·沃尔马等。
在戏剧领域里,杰耶辛格尔·伯勒萨德主要写历史剧和神话剧。乌本德勒纳特·阿谢格是现代有影响的剧作家,他的剧本描写现实的社会生活,有的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关系,如《第六个儿子》;而《幽禁》、《飞翔》和《第一条出路》则描写了不自由的婚姻。乌德耶辛格尔·帕德是另一个有影响的剧作家,他的独幕剧集《问题的了结》和《幕后》是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
现代作家中还有一些有影响的诗人和作家,如诗人伯金写了《酒家》、《斟酒的姑娘》、《酒壶》,这三部诗反映了作者追求自由的理想,同时也流露了迷惘和消极的情绪。长诗《孟加拉的灾荒》则表明他从低沉的倾诉转向激昂的反抗。阿格叶耶、伊拉金德尔·觉希和杰南德尔·古马尔等小说家受到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他们在作品中着重对下意识进行心理分析,实际上就是分析情欲的各种变态。阿格叶耶的代表作是《谢克尔传》、《江心洲》,伊拉金德尔·觉希的代表作有《托钵僧》、《吉卜赛人》和《鬼和影》等。
在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默哈维乐·伯勒萨德·德维威蒂、拉姆金德尔·修格尔、希亚姆·松德尔达斯以及稍后的赫加里·伯勒萨德·德维威蒂、南德杜拉勒·瓦杰伯伊等人,他们重视印度传统的关于"情趣"、"韵味"的文学理论,吸收了西方某些美学观点,写出了一些有分量的理论批评著作和文学史著作;另一类是受了进步思潮影响,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他们之中主要的有西沃丹·辛赫·觉杭、拉姆维拉斯·希尔马、伯勒迦谢金德尔·古伯德和阿默利德·拉耶等人。
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地语文学进入当代时期。独立前后教族主义的大屠杀和大迁徙,使社会蒙受沉重的创作,而摆脱殖民主义的枷锁又给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独立后的政治斗争异常曲折复杂,各种政治力量和文艺思潮都在影响着作家。许多作家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也有一些作家探索新的途径。这时小说家沃林达沃纳拉尔·沃尔马、拉胡尔·桑格里德亚英、杰南德尔·古马尔、耶谢巴尔,诗人那迦尔琼纳、穆格迪波特、格达尔纳特·阿格勒瓦尔,剧作家乌本德勒纳特·阿谢格、拉姆古马尔·沃尔马等人,都有作品问世,同时出现了一些流派,如阿格叶耶在40年代倡导的"实验主义",就是标榜在文学领域中进行新的"实验"。这一派作家在50年代颇为活跃,大多表达个人的孤独、彷徨之感,或者努力作自我表现的"实验"。60年代初,阿格叶耶的一些追随者又提出了"新诗"、"新小说"的口号以取代"实验主义",到70年代趋于沉寂。
在探索新途径的过程中,50年代出现了“边区文学”。那迦尔琼纳在1952年写的长篇小说《伯尔金玛》是一个开端,勒努在1954年写的《肮脏的边区》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是"边区小说"风靡一时。所谓"边区小说"是指作家选择某一农村地区作为故事背景,着重描写这一地区居民的生活、斗争和风土人情,地方色彩较浓。有的批评家认为"边区小说"实际上是普列姆昌德写农村生活题材的继续和发展。后来由于作家不熟悉农村生活,作品中描写的内容与实际生活有距离,有些作品且成了迎合市民趣味的东西,所以到60、70年代也逐渐由盛而衰了。
参考书目
伯·古伯德著:《现代印地语文学一瞥》,班加罗尔, 1952。
赫·伯·德维威蒂著:《印地语文学》,德里,1954。
西·辛·觉杭著:《印地语文学的八十年》,孟买, 1954。
拉·修格尔著:《印地语文学史》,贝拿勒斯,1955。
森希尔纳南德主编:《印地语文学史大系》,贝拿勒 斯,1957。
近一千年的印地语文学反映了印度北方封建社会中期、晚期以及沦为殖民地时期的社会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7年印度独立,结束了两百年殖民地的历史,印地语文学进入当代时期。
印地语文学继承了梵文史诗文学和古典文学的传统。长期以来,梵文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在印地语中一再被改写或再创作;人物一再被重新塑造,故事被一再加工或补充。近代以来,印地语文学还受西方文学尤其是英国文学的影响,西方文学体裁的多样化促进了印地语的小说、戏剧和散文的发展。
印度大多数学者和文学史家将印地语文学分成英雄史诗时期、虔诚时期、法式时期和近代现代时期。在近代现代时期中,还往往以一个重要的文学家或思潮划分若干小阶段。
10世纪左右到14世纪被称作英雄史诗时期。这一时期,印度北方不断受到来自阿富汗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入侵,各据一方的封建王公对入侵的民族进行了抵抗。这种斗争反映在文学中,就出现了一批歌颂封建王公贵族抵御入侵的长篇叙事诗,最著名的是金德·伯勒达伊的《地王颂》。这些长诗的写本都是几个世纪以后才陆续出现的,并不是当时的原本,它们在流传的过程中被加工、补充,原来的面目已不可辨,抵抗外来侵略的主题也已被冲淡。除《地王颂》外,比较重要的还有德勒伯迪·维杰耶的《库芒王颂》、纳勒伯迪·那尔赫的《比斯勒德沃王颂》、夏尔格特尔的《赫米尔王颂》、纳勒辛赫的《维杰耶巴尔王颂》、加格尼格的《伯勒马尔王颂》等。15世纪中叶去世的维德亚伯迪也写了歌颂抵抗外来侵略的《吉尔蒂颂歌》,但他的抒情诗却有更广泛的影响。
15世纪至17世纪中叶被称作虔诚时期。这时入侵的民族早已相继定居,本地的统治阶级与外来的统治阶级已经合流,民族矛盾下降,阶级矛盾激化,加上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矛盾和冲突,社会更加动荡不安。社会改革的要求首先通过宗教改革表现出来。印度教大师罗摩难陀(1356~1467)倡导了宗教改革运动,即所谓虔诚运动,而伊斯兰教中也兴起了革新派──苏菲派,他们的主张中都反映了人民的某种愿望,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这种宗教改革运动对文学产生了影响。诗人格比尔达斯是虔诚运动中的激进派,他的诗反对种姓制度,甚至否定正统的宗教。与他相类似的还有诗人勒维达斯、特尔姆达斯和达杜德雅尔等。诗人加耶西虽然和虔诚运动没有直接关系,但他的思想倾向是和这一运动相吻合的,他著有长篇叙事诗《伯德马沃德》。与他相近的有古杜本和门钦等诗人。苏尔达斯是虔诚运动中崇拜大神毗湿奴的化身黑天的诗人,但他写的关于黑天的诗,主要不是歌颂黑天的神性,而是他的人性;刻划的不是圣像,而是普通的人的形象。南德达斯、米拉巴伊、勒斯康、纳罗德默达斯等人也写有关黑天的诗。纳罗德默达斯的长诗《苏达马的生平》也写黑天,但主要是写一个穷苦农民的经历。诗人杜勒西达斯是虔诚运动的温和派,他努力使虔诚运动符合传统的印度教及其种姓制度,倡导崇拜毗湿奴的另一化身罗摩,他的作品特别是《罗摩功行录》被当作宗教的经典,其影响超过了当时的任何诗人。接近他的风格的有格谢沃达斯、阿格尔达斯、纳帕达斯等。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被称作法式时期。这时封建制度越趋腐朽,王公贵族集团林立,形成庞大的寄生阶级。英国殖民主义从18世纪起逐渐统治印度,加强了封建阶级的地位。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大多是低级庸俗的艳情诗,而且追求词藻的华丽,比喻的奇特,矫揉造作,陈陈相因,已成为一种法式。它们的作者大多是宫廷诗人,也有少数例外,普生即是他们的代表。他歌颂了一个反抗皇帝的起义领袖西瓦吉,写了《西瓦吉五十二首》,反映了他的民族主义精神。
19世纪下半叶,印地语文学进入近代、现代时期。1857年爆发了反抗英国殖民主义的民族大起义,民族独立斗争开始了新的一页。印地语言学也开始了革新的过程,并主要以克利方言为标准语进行创作,它的题材和体裁都趋于多样化。70年代初,剧作家赫里谢金德尔创作了戏剧《按吠陀杀生不算杀生》,以后又创作了《印度惨状》、《尼勒德维》,反映现实生活或历史斗争。赫里谢金德尔还团结了一批作家,如巴勒格里辛·帕德(作有剧本《赐教》、《种瓜得瓜》,小说《新少年》、《百愚和一智》),伯勒达伯纳拉扬·米谢尔(作有剧本《印度的遭遇》),伯雷姆肯(作有剧本《印度之幸运》),拉塔吉伦·戈斯瓦米(作有剧本《好戏共赏》、《全心全意献给戈萨伊先生》和《老风流》)等。
进入20世纪后,印地语文学随着民族运动的高涨而走向繁荣。诗人和作家抛弃了神话和宗教的题材,转而描写民族独立斗争的现实,揭露腐朽的社会制度。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的传播,为文学增添了新的内容。普列姆昌德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家,他的作品广泛地反映了印度农村的现实斗争生活,其中主要的有《服务院》、《博爱新村》、《舞台》(又译《战场》)、《妮摩拉》和《戈丹》等小说。他影响了整整一代印地语作家,例如高希格(长篇小说《母亲》和《女乞丐》的作者)、苏德尔辛、乌格尔和耶谢巴尔等。此外,著名的写历史题材的小说家,有沃林达沃纳拉尔·沃尔马和拉胡尔·桑格里德亚英等。
20世纪前半叶的诗歌主要有两种潮流,一是民族主义,一是浪漫主义。民族主义诗人创作的特点是怀念印度过去灿烂的文化,歌颂印度民族古老的文明,以激励人们为民族复兴和独立而斗争。虽然往往有过分美化古代的倾向,但他们的诗篇在民族独立斗争中起了鼓舞人民的作用。迈提利谢伦·古伯德是他们的代表,他写的《印度之声》和《祖国之歌》激励过广大青年读者。其他诗人有马克纳拉尔·杰杜尔威迪、拉默纳雷谢·德里巴提、巴勒格里辛·希尔马·纳温、苏珀德拉·古马里·觉杭和迪纳格尔等。浪漫主义潮流被称作"阴影主义",它的成分比较复杂,甚至带有神秘、伤感和唯美主义的色彩,但主要倾向是要求个性解放,在创作上则要求冲破旧诗歌传统的束缚,它的代表诗人有杰耶辛格尔·伯勒萨德、尼拉腊、苏米德拉南登·本德、默哈德维·沃尔马等。
在戏剧领域里,杰耶辛格尔·伯勒萨德主要写历史剧和神话剧。乌本德勒纳特·阿谢格是现代有影响的剧作家,他的剧本描写现实的社会生活,有的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关系,如《第六个儿子》;而《幽禁》、《飞翔》和《第一条出路》则描写了不自由的婚姻。乌德耶辛格尔·帕德是另一个有影响的剧作家,他的独幕剧集《问题的了结》和《幕后》是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
现代作家中还有一些有影响的诗人和作家,如诗人伯金写了《酒家》、《斟酒的姑娘》、《酒壶》,这三部诗反映了作者追求自由的理想,同时也流露了迷惘和消极的情绪。长诗《孟加拉的灾荒》则表明他从低沉的倾诉转向激昂的反抗。阿格叶耶、伊拉金德尔·觉希和杰南德尔·古马尔等小说家受到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他们在作品中着重对下意识进行心理分析,实际上就是分析情欲的各种变态。阿格叶耶的代表作是《谢克尔传》、《江心洲》,伊拉金德尔·觉希的代表作有《托钵僧》、《吉卜赛人》和《鬼和影》等。
在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默哈维乐·伯勒萨德·德维威蒂、拉姆金德尔·修格尔、希亚姆·松德尔达斯以及稍后的赫加里·伯勒萨德·德维威蒂、南德杜拉勒·瓦杰伯伊等人,他们重视印度传统的关于"情趣"、"韵味"的文学理论,吸收了西方某些美学观点,写出了一些有分量的理论批评著作和文学史著作;另一类是受了进步思潮影响,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他们之中主要的有西沃丹·辛赫·觉杭、拉姆维拉斯·希尔马、伯勒迦谢金德尔·古伯德和阿默利德·拉耶等人。
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地语文学进入当代时期。独立前后教族主义的大屠杀和大迁徙,使社会蒙受沉重的创作,而摆脱殖民主义的枷锁又给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独立后的政治斗争异常曲折复杂,各种政治力量和文艺思潮都在影响着作家。许多作家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也有一些作家探索新的途径。这时小说家沃林达沃纳拉尔·沃尔马、拉胡尔·桑格里德亚英、杰南德尔·古马尔、耶谢巴尔,诗人那迦尔琼纳、穆格迪波特、格达尔纳特·阿格勒瓦尔,剧作家乌本德勒纳特·阿谢格、拉姆古马尔·沃尔马等人,都有作品问世,同时出现了一些流派,如阿格叶耶在40年代倡导的"实验主义",就是标榜在文学领域中进行新的"实验"。这一派作家在50年代颇为活跃,大多表达个人的孤独、彷徨之感,或者努力作自我表现的"实验"。60年代初,阿格叶耶的一些追随者又提出了"新诗"、"新小说"的口号以取代"实验主义",到70年代趋于沉寂。
在探索新途径的过程中,50年代出现了“边区文学”。那迦尔琼纳在1952年写的长篇小说《伯尔金玛》是一个开端,勒努在1954年写的《肮脏的边区》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是"边区小说"风靡一时。所谓"边区小说"是指作家选择某一农村地区作为故事背景,着重描写这一地区居民的生活、斗争和风土人情,地方色彩较浓。有的批评家认为"边区小说"实际上是普列姆昌德写农村生活题材的继续和发展。后来由于作家不熟悉农村生活,作品中描写的内容与实际生活有距离,有些作品且成了迎合市民趣味的东西,所以到60、70年代也逐渐由盛而衰了。
参考书目
伯·古伯德著:《现代印地语文学一瞥》,班加罗尔, 1952。
赫·伯·德维威蒂著:《印地语文学》,德里,1954。
西·辛·觉杭著:《印地语文学的八十年》,孟买, 1954。
拉·修格尔著:《印地语文学史》,贝拿勒斯,1955。
森希尔纳南德主编:《印地语文学史大系》,贝拿勒 斯,195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