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地方军勋章
1)  Territorial Decoration
地方军勋章
2)  air medal
空军勋章
3)  Legion of merit
军功勋章
4)  A military decoration.
军队勋章
5)  air medal
[军]空军勋章
6)  Navy Cross
海军十字勋章
补充资料:地方军


地方军
regional army

  difang}un地方军(re gional~y)执行地区性军事任务的部队。亦称地方部队。是军队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地方军由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及其所属部队构成。平时,主要担负警卫本地区重要目标、训练民兵、开展群众工作、协同公安机关维持社会治安等任务;战时,配合野战军作战,带领、指挥民兵就地坚持斗争,以及随时准备补充或改编为野战军。有些国家还赋予地方军防守领土的任务等。 在中国,地方军起源很早。据史料记载,商朝的各宗族和西周的各诸侯、有些卿大夫都建有军队,担负保护各宗族、各诸侯的利益,维持地方治安,但都要服从王室的指挥。这是地方军的早期形态。秦汉以后,历代王朝为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加强地方治安,都建立了规模不等的地方军。这些地方军名号繁多,秦朝称郡兵、县卒,汉朝称郡国兵,魏、晋称州郡兵,隋朝称州兵,宋朝称厢兵,明朝有镇戍地方的卫所军。编制因地制宜,战斗素质相对较弱,是这些地方军的共同特点。如汉朝的郡国兵,根据所在郡县的地理特点编练不同编制和装备的部队;宋朝的厢兵多老弱,训练少,素质差,除维护地方治安外,主要担负修城、造桥、筑路、疏河等杂役,战斗力弱;明朝地方军,虽然开始装备部分铜铣、火炮,但由于屯田任务过重,战斗力不强。清朝后期,各省编练的地方军,开始从国外购买或仿造各种步枪、机枪,仿照西方军队的组织编制,使地方军逐渐具有近代军队的特性。中华民国时期,地方军名目繁乱,编制和隶属关系不统一。国民党政府的地方军曾统一称保安部队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地方军,初创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一时期,各根据地的地方红军,数量较少,武器装备简陋。抗日战争时期,为开辟、扩大、巩固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决定实行主力军地方化,由部分主力旅兼军分区,部分主力团转属军分区建制,形成区有中队、县有大队、军分区有独立团或支队的地方军体系,有力地配合主力部队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各根据地都有一定数量的地方兵团。在东北,还抽调相当数量的主力部队到各军区、军分区,负责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在保卫根据地和配合主力军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各省(市、自治区)建立地方军,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之一。根据不同任务的需要,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分别编有数量不等的独立师、独立团和独立营。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