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帧间编码技术
1)  interframe coding technique
帧间编码技术
2)  interframe coding
帧间图像编码技术
3)  intermode coding
帧间编码
1.
To reduce computation complexity,a fast intermode coding algorithm was proposed by analyzing the statistics of inter-macroblock coding types ratio and their applicability in different QCIF video sequence.
为了降低计算复杂度,在实验统计了各种宏块编码模式在不同QCIF视频序列中所占的比例及分析各种编码模式的适用性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快速帧间编码算法,它采用优先判断SKIP模式和图像纹理相结合的方法,在基于H。
4)  inter-frame coding
帧间编码
5)  interframe coding
帧间编码
6)  inter coding
帧间编码
补充资料:图像编码
      传输图像信息的代码形式。它在接收端可重现图像。在图像信息传输过程中,例如把卫星拍摄的空间探测图片传输到地面上来,必须保持合理的保真度和最大限度地压缩传输的数据量,这就需要对图像信息进行合理的编码。最基本的图像编码方法是脉冲码调制,简称 PCM(见调制技术)。这是一种点处理技术的数字编码方法:首先对连续的视频信号采样和量化,然后赋予每一量化值一组固定字长的比特代码,称为码字。为了避免重建图像上量化分级之间出现光亮度跳变现象(灰度轮廓效应),被传输图像的灰度等级要取64~256级,即每个像素需要6~8个二进制数位。如果一幅图像包含有1024×1024像素,灰度等级为64级,则所需总位数为6×220。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有3个灰度值(红、绿、蓝),其总位数是黑白图像的3倍。代码比特数越大,图像传输时间就越长、存储量也越大。图像编码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每个像素所用的平均位数,称为平均比特数。图像编码的任务在于:①在保证一定图像保真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平均比特数。图像的最优编码就是在不丢失图像信息的条件下,平均比特数为最小的编码。②用接收的代码所恢复的图像是唯一的。为了减少代码位数,又不致产生严重的灰度轮廓效应,对通常的PCM编码量化方法可作些改进,如伪噪声量化、改良灰度量化、粗细量化等,它们都能在位数较少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少一些灰度轮廓效应,但也伴随着图像的某些退化现象。还有一些其他方式的编码方法,如适合于图像的、边缘和灰级都较少的行程编码方法,用像素灰级预测值和实际值的差值进行量化的微分脉冲码调制(DPCM)的编码方法,以及属于一种最优统计编码的霍夫曼编码方法。在某些图像数据很大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适当地丢失一些图像信息(有些为肉眼所不能分辨的),以换取更小的平均比特数。这里涉及畸变的度量方法和图像的统计描述问题,是正在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