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按毛额编制预算
1)  gross budgeting
按毛额编制预算
2)  prepared on a gross basis
按毛额编制
3)  annualized budgeting
按年预算编制
4)  programme budgeting
按方案编制预算
5)  project budgeting
按项目编制预算
6)  Budgeting [英]['budʒitiŋ]  [美]['bʊdʒətɪŋ]
预算编制
1.
Computer-based Budgeting and Investment Calculations;
造纸企业基于计算机的预算编制和投资计算
2.
Through establish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that take management as the most outstanding characters, perfecting budgeting system and setting up accountability system, the university will have a perfect framework and effective enforcing means to perform the duty-shifting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建立以管理为突出特征的财务管理系统,完善预算编制,推行责任会计制度,是高校财务管理职能转化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补充资料:国家预算编制原则
      国家预算编制的准绳。
  
  不同社会和不同国家,预算编制有其各自的原则。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各国强调政府预算的完整性、包括性、年度性、可靠性和公开性。①完整性,指预算要包括全部财政收支,不应有预算以外的财政收支;②包括性,指预算要包括预算单位的一切收支,该收支不是以差额而是以总额列入预算;③年度性,指预算要按年度编制,不对本年度之后的财政收支作任何事先规定;④可靠性,指预算的编制和批准所依据的情况必须可靠,政府预算所列数据必须符合实际;⑤公开性,指全部预算收支必须经过议会审查批准。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为了适应国家干预经济的要求,资本主义国家又提出了加强政府行政机构预算主动权的原则。
  
  中国国家预算的编制除了力求体现完整性、可靠性和公开性等一般原则外,还根据社会主义的特点坚持以下原则:①贯彻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原则。国家预算规定年度国家财政收支的来源和规模,反映社会主义客观经济规律,代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②正确处理国家预算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关系的原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社会主义国家有计划地组织、管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重要手段,它规定着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国家预算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计划的主要财务计划。遵循经济决定财政的规律,国家预算要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根据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和事业指标进行测算和确定。另一方面,国家预算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也要有所制约。正确安排预算收支计划,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实现提供物质保证,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稳定协调发展。③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的原则。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是国民收入分配和使用的基本比例关系。国家预算是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中心环节,对积累与消费比例的形成有巨大的制约作用。在预算编制中要兼顾人民的长远利益和目前利益,把发展生产、增加积累和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结合起来。④坚持当年预算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财政赤字会导致建设事业的物资保证不足和生产、分配、消费的脱节,冲击国家计划,引起市场物价波动,影响人民生活,给国民经济造成不良后果。为了应付各种意外情况,保证预算收支平衡的实现,国家预算要建立后备基金。后备基金主要有两种形式:①国家预算预备费,用以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因临时需要而增加的支出;②国家预算周转金,用以保证预算资金季节性周转的临时垫支,防止预算执行中的收支脱节。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