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佩兹伐条件
1)  Petzval condition
佩兹伐条件
2)  Petzval's condition
珀兹伐条件
3)  Lorentz condition
洛伦兹条件
4)  Lipschitz condition
利普希兹条件
5)  Lipschitz condition
李普希兹条件
6)  generalized Lorentz's condition
广义洛伦兹条件
补充资料:洛伦兹
洛伦兹(1853~1928)
Lorentz,Hendrik Antoon

   荷兰物理学家。1853年7月18日生于阿纳姆,1928年2月4日卒于哈勒姆。少年时就对物理学感兴趣,还广泛地阅读历史和小说,并熟练地掌握多门外语。1870年他考入莱顿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和天文。1875年获博士学位。1877年莱顿大学聘请他为理论物理学教授(这个职位最早是为J.D.范德瓦尔斯设的),在该校任教35年,他对物理学的贡献都是在这期间作出的。1912年他辞教职到哈勒姆担任博物馆顾问,并兼任莱顿大学名誉教授。 1919~1926年他还在荷兰政府的教育部门工作。1921年起任高等教育部部长。1911~1927年担任索尔维物理学会议的固定主席。洛伦兹除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外,还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朗福德奖章和科普利奖章。法国巴黎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都曾授予他名誉教授称号,他还被选为德国物理学会会员和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爱因斯坦曾称他为“我们时代最伟大和最崇高的人”。
   洛伦兹在物理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他的电子论。他的博士论文是用J.C.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来处理光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问题。文末,他提到把光的电磁理论与物质的分子理论结合起来的前景,这就是他后来创立电子论的根源。1878年他发表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论文,认为以太是静止的,无所不在的,而普通物质的分子则都含有带电的谐振子,导出了分子折射率的公式(洛伦兹-洛伦茨公式)。1892年他开始发表电子论的文章,认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含有电子,电子对于以太是完全透明的,以太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归结为以太与物质中电子的相互作用。1895年他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力公式。1892年他研究过地球穿过静止以太所产生的效应,为了说明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结果,他独立地提出了长度收缩的假说。1895年他发表了长度收缩的准确公式,即在运动方向上,长度收缩因子为!!!L2089_1。1896年P.塞曼发现放在磁场中的光源其光谱线发生分裂(塞曼效应)。洛伦兹立即用他的电子论对此现象作了定量解释。为此,他和塞曼共获190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899年他论述了惯性系之间坐标和时间的变换问题,并得出电子质量与速度有关的结论。1904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变换公式(J.-H.庞加莱首先称之为洛伦兹变换)和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式,并指出光速是物体相对于以太运动速度的极限。在1911年他指出,用经典物理学所涉及的最普遍方式无法导出符合实际的黑体辐射公式,这无疑是对普朗克量子论的一种变相承认和有力促进。他在热力学、物质分子动理论和引力理论等方面都有过贡献。1878年他曾指出物理学研究的目的是找出一些基本的原理,使得所有的现象都能用这些原理来解释。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