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otanical horticulture
植物园艺学
2) Hort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
园艺植物病理学
3) breeding science of horticultural crops
园艺植物育种学
4) horticultural plant
园艺植物
1.
Application and advance of molecular markers in horticultural plants;
分子标记在园艺植物上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2.
Progress in water stress physiology and drought tolerance mechanism of horticultural plant;
园艺植物水分胁迫生理及耐旱机制研究进展
3.
SRAP and TRAP are the recently developed molecular marker systems that are simple,convenient,efficient and highly repeatable and have been widely adopted in genetics,breeding and germplasm research of horticultural plants.
SRAP与TRAP是最近发展的新型分子标记系统,具有简便、高效、重复性好等优点,已在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和种质资源研究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5) horticultural plants
园艺植物
1.
Advances in the injury mechanism of acid rain on horticultural plants;
酸雨对园艺植物危害机理的研究进展
2.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influence of light intensity on photosynthesis of horticultural plants;
光照强度对园艺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
3.
SBAP is a new kiod of molecular marker system,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horticultural plants during recent years.
SBAP是一种新型的分子标记系统,已广泛应用与园艺植物上。
6) Introduction to Principles Applied to Horticultural Plant Study
《园艺植物科学研究导论》
1.
The contents enclosed in the textbook Introduction to Principles Applied to Horticultural Plant Study(IPHPS) are necessary theory and practical methods for horticultural plant research.
《园艺植物科学研究导论》课程所授内容是进行园艺植物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理论知识。
补充资料:植物园
搜集、种植各种植物,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并供群众游息的园地。它向人们展示千变万化的植物世界和日新月异的植物科学研究成果,从而使人们增长知识,还以丰富的植物种类和美妙的园林外貌给人以美的享受,故已成为现代城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各种植物园的具体性质则因建园的目的、任务而各有侧重。
概况 公元前138年,中国汉武帝刘彻扩建长安(今西安)上林苑时,栽植了远方所献珍贵果树、奇花、异草2000多种,可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园雏形。宋代司马光所著《独乐园记》中提到的"采药圃",已类似现代的药用植物园。西方从公元 1世纪安东尼厄斯·卡斯特在罗马建立的花圃起,到文艺复兴后16~17世纪英国杰拉德在霍尔本城建立的植物园,也以药用植物为主要搜集内容。随着植物开发利用的扩大和植物科学的发展,世界植物园的数目逐渐增多。但初期增长缓慢,至19世纪仅增至96处。20世纪后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60年代共有544处,而至1986年已达1200处以上。世界现存最早的植物园是意大利的帕多瓦植物园。
任务和类型 展览、介绍、研究和利用自然界丰富的植物资源,尤其是野生植物资源,是植物园的基本任务。因此,所有植物园都将植物种质资源包括稀有、珍贵和濒危种类的搜集、鉴定和保存作为其工作的首要一环。同时,植物园也是进行植物引种驯化的重要园地,在使外地植物适应本地生长条件、增加和改造本地栽培植物种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许多著名植物园还多进行有关植物分类、生理、形态、生态以及植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而结合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普及,则几乎是一切植物园的共同工作。其方式包括布置各种植物展览区,辅以标本、模型、图表、文字等的示意说明;举办专题讲座、放映幻灯、录像或电影;出版书刊和举办训练班等。
植物园大体可分为综合性与专业性两类。一般代表国家或地区的较大型的植物园多属综合性植物园;而专业性植物园则规模较小,内容也较单一,但特点却较突出。此外,还可按植物种类分为树木园、药用植物园、芳香植物园、沙生植物园、森林植物园等;按生态地理分为高山植物园、沙漠植物园、热带植物园等。如按隶属系统,世界植物园可分为4种类型:①科研系统植物园。规模较大,历史悠久,是植物学综合性研究的基地,约占世界植物园总数的10%。②教育系统植物园。多为大学生物系、植物系、园艺系、园林系等所附设,侧重于教育。其中有的采用简单的排列方式,陈列活的标本植物,称作标本园,约占总数的40%。③园林系统植物园。多为配合城市绿化建设,进行科学普及和提供游息园地的约占总数35%。④生产系统植物园。如林业部门的树木园、农业部门的作物种类和品种园、卫生部门的药用植物园及轻工业部门的芳香植物园等,侧重于科研生产,约占总数的15%。
规划设计 植物园的选址依其不同的类型和任务而定。侧重科普、游览的,以设于交通方便的近郊为宜;侧重科研的则可设于远郊。都要求水源充足,土层深厚,地形有一定的起伏变化。
世界植物园的规模因其性质及建园目的不同而悬殊很大。最小的植物园,如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药物学院的温室药用植物园仅185.8平方米。最大的达11333公顷以上,如澳大利亚的图伍姆巴植物园。但绝大多数均在100公顷以下。植物园的区划一般可分对外开放的展览区或科普游览区和不对外开放的科研试验区两部分。规划设计力求科学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恰当结合,体现出一定的园林特色。展览区的分区大体有以下类型:①按植物学学科分区,如树木园、植物分类区、植物地理区、植物生态区、植物形态区、水生、阴生、沙生植物区等。②按用途分区,如经济植物区、药用植物区、芳香植物区、果树植物区等。③为城市园林绿化服务而示范的分区,如绿篱、草坪、地被、花期不断和花园庭院示范区、防污植物区以及专类花园、盆景植物区等。④其他分区,如民族植物区、栽培植物进化区等。
各种植物园的用地分配比例不一,国际上的一般比例为:展览区45~60%,实验研究区10~15%,苗圃及栽培繁殖温室7~10%,服务及管理区7~10%,建筑、道路和广场15~20%,森林及自然保护区则不定。植物园的道路系统,应能对参观者起导游作用。
世界植物园 较著名的有:
英国丘园 见丘园。
美国阿诺德树木园 见阿诺德树木园。
加拿大蒙特利尔植物园 成立于1932年,面积66.77公顷,收集植物 2万余个种和变种。该园重视科普教育,分区较多。展览温室内部缀以山石瀑布、小桥流水,配植丰富多采的植物种类,形成各种自然景观。
苏联科学院总植物园 1945年建于莫斯科,总面积388.5公顷(其中近2/3面积为天然林)。收集植物 2万个种和变种,蜡叶标本200万份。该园进行植物引种驯化、栽培方法、改良品种、远缘杂交育种及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研究,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城市绿化计划,并对全苏联植物园的科学研究实行统一领导,为全苏最高植物科学研究机构。
印度尼西亚茂物植物园 始建于1817年,位于距首都雅加达60公里的茂物王宫后面,面积88公顷。附属的芝波打斯植物园,面积60公顷,另有天然林1200公顷。为世界最著名的热带植物园之一,收集植物1600余种,蜡叶标本135000余份。也是全印尼植物园的领导中心。主要任务为引种栽培和选育热带、亚热带观赏植物和经济植物。该园培育的观赏花卉热带兰和经济植物金鸡纳树等驰名全球,在蕨类、棕榈类、凤梨科植物等的收集方面也较著名。
中国的植物园 中国现代植物园建立较晚。早期建立的除台湾省台北植物园外,还有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立的南京中山植物园和1934年建于九江的庐山植物园。1954年后,除在抗日战争时间遭到严重破坏的南京和庐山两个植物园得到恢复、充实和扩大外,还相继建立了杭州、北京、昆明、沈阳、广州、武汉、哈尔滨、海南(儋县)、桂林、西安、西双版纳(勐伔)、南宁、贵州(贵阳)、厦门、甘肃民勤、赣南、南岳、上海等各种类型的植物园或树木园。1986年,全国的植物园已达70处以上。
概况 公元前138年,中国汉武帝刘彻扩建长安(今西安)上林苑时,栽植了远方所献珍贵果树、奇花、异草2000多种,可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园雏形。宋代司马光所著《独乐园记》中提到的"采药圃",已类似现代的药用植物园。西方从公元 1世纪安东尼厄斯·卡斯特在罗马建立的花圃起,到文艺复兴后16~17世纪英国杰拉德在霍尔本城建立的植物园,也以药用植物为主要搜集内容。随着植物开发利用的扩大和植物科学的发展,世界植物园的数目逐渐增多。但初期增长缓慢,至19世纪仅增至96处。20世纪后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60年代共有544处,而至1986年已达1200处以上。世界现存最早的植物园是意大利的帕多瓦植物园。
任务和类型 展览、介绍、研究和利用自然界丰富的植物资源,尤其是野生植物资源,是植物园的基本任务。因此,所有植物园都将植物种质资源包括稀有、珍贵和濒危种类的搜集、鉴定和保存作为其工作的首要一环。同时,植物园也是进行植物引种驯化的重要园地,在使外地植物适应本地生长条件、增加和改造本地栽培植物种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许多著名植物园还多进行有关植物分类、生理、形态、生态以及植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而结合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普及,则几乎是一切植物园的共同工作。其方式包括布置各种植物展览区,辅以标本、模型、图表、文字等的示意说明;举办专题讲座、放映幻灯、录像或电影;出版书刊和举办训练班等。
植物园大体可分为综合性与专业性两类。一般代表国家或地区的较大型的植物园多属综合性植物园;而专业性植物园则规模较小,内容也较单一,但特点却较突出。此外,还可按植物种类分为树木园、药用植物园、芳香植物园、沙生植物园、森林植物园等;按生态地理分为高山植物园、沙漠植物园、热带植物园等。如按隶属系统,世界植物园可分为4种类型:①科研系统植物园。规模较大,历史悠久,是植物学综合性研究的基地,约占世界植物园总数的10%。②教育系统植物园。多为大学生物系、植物系、园艺系、园林系等所附设,侧重于教育。其中有的采用简单的排列方式,陈列活的标本植物,称作标本园,约占总数的40%。③园林系统植物园。多为配合城市绿化建设,进行科学普及和提供游息园地的约占总数35%。④生产系统植物园。如林业部门的树木园、农业部门的作物种类和品种园、卫生部门的药用植物园及轻工业部门的芳香植物园等,侧重于科研生产,约占总数的15%。
规划设计 植物园的选址依其不同的类型和任务而定。侧重科普、游览的,以设于交通方便的近郊为宜;侧重科研的则可设于远郊。都要求水源充足,土层深厚,地形有一定的起伏变化。
世界植物园的规模因其性质及建园目的不同而悬殊很大。最小的植物园,如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药物学院的温室药用植物园仅185.8平方米。最大的达11333公顷以上,如澳大利亚的图伍姆巴植物园。但绝大多数均在100公顷以下。植物园的区划一般可分对外开放的展览区或科普游览区和不对外开放的科研试验区两部分。规划设计力求科学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恰当结合,体现出一定的园林特色。展览区的分区大体有以下类型:①按植物学学科分区,如树木园、植物分类区、植物地理区、植物生态区、植物形态区、水生、阴生、沙生植物区等。②按用途分区,如经济植物区、药用植物区、芳香植物区、果树植物区等。③为城市园林绿化服务而示范的分区,如绿篱、草坪、地被、花期不断和花园庭院示范区、防污植物区以及专类花园、盆景植物区等。④其他分区,如民族植物区、栽培植物进化区等。
各种植物园的用地分配比例不一,国际上的一般比例为:展览区45~60%,实验研究区10~15%,苗圃及栽培繁殖温室7~10%,服务及管理区7~10%,建筑、道路和广场15~20%,森林及自然保护区则不定。植物园的道路系统,应能对参观者起导游作用。
世界植物园 较著名的有:
英国丘园 见丘园。
美国阿诺德树木园 见阿诺德树木园。
加拿大蒙特利尔植物园 成立于1932年,面积66.77公顷,收集植物 2万余个种和变种。该园重视科普教育,分区较多。展览温室内部缀以山石瀑布、小桥流水,配植丰富多采的植物种类,形成各种自然景观。
苏联科学院总植物园 1945年建于莫斯科,总面积388.5公顷(其中近2/3面积为天然林)。收集植物 2万个种和变种,蜡叶标本200万份。该园进行植物引种驯化、栽培方法、改良品种、远缘杂交育种及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研究,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城市绿化计划,并对全苏联植物园的科学研究实行统一领导,为全苏最高植物科学研究机构。
印度尼西亚茂物植物园 始建于1817年,位于距首都雅加达60公里的茂物王宫后面,面积88公顷。附属的芝波打斯植物园,面积60公顷,另有天然林1200公顷。为世界最著名的热带植物园之一,收集植物1600余种,蜡叶标本135000余份。也是全印尼植物园的领导中心。主要任务为引种栽培和选育热带、亚热带观赏植物和经济植物。该园培育的观赏花卉热带兰和经济植物金鸡纳树等驰名全球,在蕨类、棕榈类、凤梨科植物等的收集方面也较著名。
中国的植物园 中国现代植物园建立较晚。早期建立的除台湾省台北植物园外,还有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立的南京中山植物园和1934年建于九江的庐山植物园。1954年后,除在抗日战争时间遭到严重破坏的南京和庐山两个植物园得到恢复、充实和扩大外,还相继建立了杭州、北京、昆明、沈阳、广州、武汉、哈尔滨、海南(儋县)、桂林、西安、西双版纳(勐伔)、南宁、贵州(贵阳)、厦门、甘肃民勤、赣南、南岳、上海等各种类型的植物园或树木园。1986年,全国的植物园已达70处以上。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