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olha de Saopaulo
圣保罗报
2) Estado de S. Paulo, O
圣保罗州报
3) Sao Paulo City
圣保罗市
1.
Analysis 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Sao Paulo City of Brazil in Urbanization;
城市化进程中巴西圣保罗市环境问题探析
5) South Saint Paul
南圣保罗
补充资料:圣保罗
圣保罗 So Paulo 巴西第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圣保罗州首府。位于巴西东南部,南距外港桑托斯53千米,东北距里约热内卢330多千米,北距首都巴西利亚860多千米。市区面积1624平方千米,人口约1010万,大圣保罗面积7957平方千米,人口约1528万。为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居民中白种人占62%,其中主要是意大利后裔,少数为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后裔,黑人占11%,混血种人占26%,其他占1%。
自然概况 地处巴西高原东南边缘大崖壁的马尔山山麓;铁特河、塔曼杜阿泰河、皮涅鲁斯河汇合处。由山麓、丘陵和冲积河谷组成。地面较为平坦,海拔700~850米。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受高原地形和大西洋影响,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8℃,冬暖夏凉,最冷月(7月)平均气温14℃,最热月(2月)平均气温21℃;年平均降水量1384毫米,夏季多雨,冬季稍干,气候条件优越。该城邻近米纳斯吉纳斯州丰富的铁、锰、镍等矿区以及咖啡、棉花、甘蔗等产区,附近水力资源丰富,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建制沿革 ①建制阶段。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554年1月25日在此建立基督教传教村,因当天是教徒圣保罗的皈依日,故名。1560年设镇。17世纪成为葡萄牙殖民者掠取内地金、银、钻石等财富的基地。1683年取代圣维森特成为封地首府。1711年设市。1822年在此宣布巴西独立,后成为圣保罗州首府。1836年人口达2.22万。②咖啡繁荣阶段。1850年以后,咖啡种植园迅速兴起,大量移民迁入。自1860年起,为适应咖啡运输需要,兴建了通向沿海和内陆的铁路网,成为全国最大的咖啡贸易中心。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扩建,包括河流的取直、改道等工程。人口由1872年的3.1万增至1900年的24万。20世纪初随工业发展,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建筑、家具、造纸、纺织、食品等轻工业主要分布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和莫奥卡-桑托斯的铁路沿线;机械、化肥、药品、运输工具等工业多分布在容迪亚伊-桑托斯铁路沿线;化学工业则集中在铁特河两岸;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帕拉伊巴谷地;并在该城附近修建水电站。人口急剧增加,1940年已达130万人。③工业化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外国投资增加,重工业比重增大,工业结构趋向多元化。传统工业及新兴工业得到扩大和发展,其中汽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发展尤为迅速。在近海地区库巴唐建立了大型炼油厂和钢铁联合企业,城市周围形成了一些新的工业区。至1955年,人口首次超过里约热内卢,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 经济 圣保罗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工业城市。全市有6.5万家工业企业 ,集中了全国劳动力的13%,产业工人的1/3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以及国民收入的35%。工业部门结构完整,为全国食品、纺织、机械、化学工业中心。纺织、化学、塑料、药品等工业的产量占全国50%;全国面粉加工中心,加工能力占全国1/3;汽车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电气设备与电讯器材、橡胶、机械等工业的产量占全国的3/4以上;钢铁、石油化工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本市工业布局具有地区专业化的特点。轻工业主要分布在市内;化学、塑料工业在铁特河两岸;南郊有冶金、汽车、化学、玻璃等工业;东郊有冶金、机械、金属加工、电气和机电工业等;西郊有食品、纺织、金属加工等工业。城市电力则由附近河流上的水电站以及城西北600多千米的乌鲁布蓬加瀑布的大型水电站供给。为圣保罗州发达农业区的农产品贸易和加工中心。城南外港桑托斯港为世界最大咖啡输出港和全国第二大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同类人数的1/3。各种贸易极盛。也是国内和国际的金融中心之一,设有许多外国银行的分行。 全国重要交通枢纽,铁路和公路四通八达,并有高速公路通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和贝洛奥里藏特。建有几处大型国际机场。市内交通发达,有3条地铁。 文化 全国文化中心,拥有3所大学和许多科学研究机构。建于1934年的圣保罗大学位于西郊皮涅罗斯河南岸,附近设有布坦塔学院,为蛇类及毒素研究中心。有建于1894年的圣保罗历史和地理研究所,为该市最老的研究机构。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