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固体酱油
1)  Solidified soy(/soybean)sauce
固体酱油
2)  low salt solid sauce
低盐固态酱油
1.
Effects of iodated salt and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quality of low salt solid sauce;
碘盐及发酵温度对低盐固态酱油质量的影响
2.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low salt solid sauce's sterilization temperature to sauce flavour and quality;
低盐固态酱油灭菌温度对酱油风味及质量影响的研究
3)  preservative system of a sauce
酱油防腐体系
1.
A study of the microbes and effiency of the preservative system of a sauce
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挑战实验和抗二次污染方面对广东省某调味品厂生产的酱油防腐体系的效能进行了研究。
4)  Soy Sauce
酱油
1.
Detemination of 4-Methylimidazol in Soy Sauce by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metry;
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酱油中4-甲基咪唑含量
2.
Optimization of determination condition for flavor compounds in soy sauce by SPME-GC;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测定酱油香味成分条件的优化
3.
Study on content of Fe in soy sauce with spectrophotsmetry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强化酱油中铁含量的正交实验研究
5)  sauce [英][sɔ:s]  [美][sɔs]
酱油
1.
Evaluation of Detection Uncertainty of Lead in Sauce Detected with Flame AAS;
火焰原子吸收测定酱油中铅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2.
Study on new technology of sauce fermentation with mixed multi-microorganisms by a stairway;
多菌混合阶梯发酵酱油新工艺研究
6)  Soy [英][sɔi]  [美][sɔɪ]
酱油
1.
Determination of Lead in Soy by Hydride Generation-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酱油中的铅
2.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kojic acid in soy based on silica sol-gel chemically modified electrode;
基于硅溶胶-凝胶化学修饰电极直接测定酱油中的曲酸
3.
Determination of Eight Inorganic Elements in Soy and Comparison of its Quality;
酱油中8种无机元素含量的测定及其品质的比较
补充资料:固体酱油

酱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因为它是液体,包装和携带均不方便。为了边远山区群众、地质工作者和边防人员生活的特殊要求,固体酱油的生产也确属需要。固体酱油和酿造酱油质量及风味大致相同,它滋味鲜美,食用方便,价格经济,用温开水溶化就能溶成酱油,是日常生活中烹调的方便调味品。

固体酱油亦称酱油膏,由北京市酿造三厂生产,该厂在生产工艺、设备技术、实际操作技术方面摸索出一些经验。

原料配方 豆粕60%,麸皮40%,配比6∶4。

原料经过处理,接种曲进行通风制曲(25小时);采用低盐固态发酵法,水浴保温(45~50℃)发酵周期20天,浸出二级酱油。无盐固形物14~55%即可。

按每一次浓缩投料计算膏体配比:酱油1200公斤,精盐154公斤,味精3.2公斤,白砂糖32公斤(注意味精必须在浓缩成膏体时加入,搅拌均匀,否则失去调味的作用)。

工艺流程 第一次浓缩:

酿造酱油→计量吸到浓缩罐内→浓缩到标准。

蒸汽压力:0.5~0.8公斤/厘米2;罐内品温:65~70℃;真空度:660~700毫米汞柱;浓缩时间:3~4小时;浓缩标准:40~42°bé。

第二次浓缩:

加入辅料→开动搅拌机→开水泵浓缩→成膏出罐→成品包装

蒸汽压力:0.4~0.6公斤/厘米2;罐内品温:50~55℃;真空度:680~700毫米汞柱;浓缩时间:3.5~4.5小时。

制作方法 1.第一次浓缩:先开真空泵(多级水泵),关闭后打开抽吸酱油的阀门,真空达到400毫米汞柱可吸入酱油。其后关闭阀门;给蒸汽,开搅拌(吸酱油时注意防止漏油),然后按顺序进行操作。

2.浓缩要求:罐内吸入油后,首先开动搅拌机,再开汽升温,但开始给气压不能超过0.5公斤/厘米2,逐渐升压至0.8公斤/厘米2。如果是真空泵,开冷却水待水温升至25℃以上时,便可逐步给大小,此时要有专人观察罐内的酱油变化情况和品温上升情况,待罐内的温度上升到45℃左右,此时如不控制品温的上升,酱油由于汽体的蒸发和真空加大,产生泡沫过多,很容易跑油。因此速将气门关小或根据情况开关汽门,待酱油泡沫消失,真空度达到700毫米汞柱时,再将气门逐步加大到压力0.6~0.8公斤/厘米2,但罐内温度不能超过65℃,这样浓缩到2.5~3小时左右。此时观察罐内的酱油浓度,认为适合时,便可先关闭气门,等待5~10分钟后,再停真空泵或多级水泵,最后再停搅拌,恢复常态,再把罐内酱油放入地池或大缸里,准备进行第二次浓缩(波美度:40~42°)。

3.第二次浓缩:把浓缩好的一遍油中加入辅料、精盐、白糖,充分搅拌均匀,吸入第二次浓缩罐内,关好吸油阀门,再开搅拌机,开水泵给真空、通蒸汽,汽压掌握在0.4~0.6公斤/厘米2。真空度680~720毫米汞柱以上。为严防罐内跑油,操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断检查各部位的机器运转,特别要随时观看蒸汽阀门,最高不得超过0.8公斤/厘米2,品温不得超过55℃,防止品温过高影响酱油本身的风味。但真空在后期低于700毫米汞柱以下,不但浓缩时间延长,也不易形成膏体状。

4.固体膏出罐:第二次浓缩时间,一般在4~5小时。提前做好出罐的准备,铺好木盘,准备好工具,随时观察电流表指针达到a6或接近a6,证明罐内膏体浓度加大,及时停止供气、抽真空、搅拌机,然后打开罐上的螺丝,使膏体罐和上层脱解,及时加入味精,搅拌均匀,等待出罐(注意安全)。

5.固体膏保温:固体膏出罐后,放入木盘及时搬进暖室保温(室温度36~40℃)。出罐后要注意把罐底及边角全部刮光刷净,否则影响下一罐的浓缩时间和膏体的质量。

6.包装:切膏、包装前首先把盐、纸盒、塑料袋、玻璃纸准备好,校正秤,称量准确,不得缺斤少两。每块膏的重量为500克,把制好的酱油膏及时装入塑料袋内,封口要严,不漏气,装盒要平整,外层玻璃纸少沾胶水,不出皱纹,成品包装要干净美观。

7.酱油膏保存:成品酱油膏装箱入库,存放在干燥、通风处,防止潮湿和远离汽管,严防高温变质。

质量标准(以每100克计算) 无盐固形物:33~40%;氨基酸态氮:1.8~2.0%;还原氮8~10%:全氮3.6%;水:6~8%。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