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惠氏天胡荽
1)  Hydrocotyle wilfordi [Wilford's pennywort]
惠氏天胡荽
2)  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
天胡荽
1.
Analysis of chemical consititu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 by GC-MS;
江西产天胡荽挥发油的GC-MS分析
2.
Quality Standard of 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
天胡荽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3.
Objective:To establish a method on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es in 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
目的 :建立植物天胡荽与破铜钱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同时测定并比较两种植物中总黄酮含量的差异。
3)  Hydrocotyle L
天胡荽属
1.
The comparative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fruits from 10 species of 3 genera (Hydrocotyle L.
经对中国伞形科天胡荽亚科 (Hydrocotyloideae)中天胡荽属 (HydrocotyleL 。
4)  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天胡荽
5)  Hydrocotyle sibthorpoioides Lam
黔产天胡荽
1.
To study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volatile oil from Hydrocotyle sibthorpoioides Lam.
为了研究黔产天胡荽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初步探讨其抑菌活性 ,本文采用了水蒸气蒸馏法从天胡荽中提取挥发油 ,并用GC MS法采用最佳分析条件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 ,GC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 ;采用滤纸片法 ,探讨了其对多种细菌的抑制活性。
6)  Hydrocotyloideae
天胡荽亚科
1.
Fruit anatomical characters of Hydrocotyloideae (Apiaceae) in China and its systematic significance;
中国伞形科天胡荽亚科果实解剖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补充资料:天胡荽
【通用名称】
天胡荽
【其他名称】
【中文名】
: 天胡荽(《千金·食治》)
【类 别】
: 全草类
【异名】
鸡肠菜(《千金·食治》),滴滴金(《生草药性备要》),翳草(《医林纂要》),铺地锦(《潮州府志》),肺风草(《质问本草》),破铜钱(《植物名实图考》),满天星(《草木便方》),明镜草(《分类草药性》),翳子草、盘上芫茜(《岭南采药录》),细叶钱苗口(《广州植物志》),落地金钱(《贵州民间方药集》),过路蜈蚣草、鱼察子草(《福建民间草药》),花边灯盏(《广西中兽医药植》),天星草、猫爪草(《南宁市药物志》),地星宿(《贵阳民间药草》),伤寒草、鼠迹草(《广西中药志》),盆荽(《生草药实用撮要》),匿虫草、镜面草(《四川中药志》),遍地青、铜钱草、四片孔(《湖南药物志》),盆上芫茜、假芫茜(《广东中药》),小叶金钱草、小叶破铜钱、小叶钱凿草、野芹菜、克麻藤(《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遍地锦、蔡达草、地钱草(《福建中草药》)。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天胡荽的全草,洗净,阴干或鲜用。
【植物形态】
天胡荽 多年生草本。茎纤弱细长,匍匐,平铺地上成片,秃净或近秃净;茎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圆形或近肾形,直径0.5~1.6厘米,基部心形,5~7浅裂,裂片短,有2~3个钝齿,上面深绿色,光滑,下面绿色或有柔毛,或两面均自光滑以至微有柔毛;叶柄纤弱,长0.5~9厘米。伞形花序与叶对生,单生于节上;伞梗长0.5~3厘米;总苞片4~10枚,倒披针。形,长约2毫米;每伞形花序具花10~15朵,花无柄或有柄;萼齿缺乏;花瓣卵形,呈镊合状排列;绿白色。双悬果略呈心脏形,长1~1.25毫米,宽1.5~2毫米;分果侧面扁平,光滑或有斑点,背棱略锐。花期4~5月。 生于路旁草地较湿润之处。分布辽宁、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江西、四川、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采集】
夏秋间采收全草,洗净,晒干。
【药材】
干燥全草,根呈细圆柱形,外表淡黄或灰黄色。茎细长弯曲,黄绿色,节处残留细根或根痕。叶多皱缩或破碎,圆形或近肾形,掌状5~7浅裂或裂至叶片中部,淡绿色,具扭状叶柄。有香气。 产江苏、浙江、四川、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等地。 本品在江西亦作金钱草入药,参见"江西金钱草"条。 在四川地区,毛叶天胡荽与本种同样使用。其叶片较大,直径可达2.5厘米,深裂,疏被长柔毛或较多。
【化学成份】
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挥发油、香豆素。
【性味】
苦辛,寒。 ①《生草药性备要》:"苦,寒。" ②《医林纂要》:"辛,平。" ③《南宁市药物志》:"辛,平,有小毒。"
【功用主治】
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黄疸,赤白痢疾,淋病,小便不利,目翳,喉肿,痈疽疔疮,跌打瘀肿。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肾炎、百日咳、尿路结石、脚癣、带状疱疹、结膜炎、丹毒。 ①《千金·食治》:"疗痔。"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癞,臭耳,鼻上头风,痘眼去膜,消肿,敷跌打大疮。" ③《草木便方》:"治头疮,白秃,风瘙,疥癞。" ④《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治肾脏炎、黄疸。外用揉擦伤肿,塞鼻可消眼炎,取汁滴耳中治中耳炎。" 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钩虫病。外用捣涂酒渣鼻。" ⑥《南宁市药物志》:"治瘰疬毒疮,无名肿毒,跌打筋伤,哮喘。" ⑦《本草推陈》:"治急性扁桃腺炎及咽喉炎,疥癣,蛇咬伤,痈疽,漆疮,风湿痛,挫伤等。"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捣汁。外用:捣敷、塞鼻或捣汁滴耳。
【选方】
①治肝炎发黄:鲜地星宿五钱至八钱(干的三至五钱),茵陈蒿五钱。煎水吃,日服三次。(《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急性黄疸型肝炎:鲜天胡荽一至二两,白糖一两,酒水各半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③治阳黄黄疸及小儿风热:天胡荽捣烂,加盐少许,开水冲服。(《广西中药志》) ④治小儿夏季热:鲜天胡荽适量,捣汁半小碗,每服三至五匙,每日服五、六次。(《江西草药》) ⑤治痢疾:满天星,蛇疙瘩,刺梨根,石榴皮。煎服。(《四川中药志》) ⑥治红淋症:地星宿、萹蓄各四两。捣烂取汁兑白糖服。(《贵阳民间药草》) ⑦治肾结石:天胡荽一至二两,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⑧治小便不通:鲜地星宿一两,捣烂挤水,加白糖一两服,或煎水兑白糖服。(《贵阳民间药草》) ⑨治小儿疳积:地星宿五钱至一两,蒸鸡肝或猪肝吃。(《贵阳民间药萆》) ⑩明目、去翳:翳草揉塞鼻中,左翳塞右孔,右翳塞左孔。(《医林纂要》) ⑾治风火眼痛:天胡荽、旱莲草各等分。捣烂敷。(《广西中药志》) ⑿治跌打瘀肿:天胡荽捣烂,酒炒热,敷撩患处。(《广西中药志》) ⒀治荨麻疹:天胡荽一至二两,捣汁以开水冲服。(《福建中草药》) ⒁治发癍及疔,热极,色紫黑者:天胡荽六至七钱,放碗内捣烂,不使水走散,再加洗米水煎沸冲入,去渣饮之,将渣敷发癍及发疔处,热从小便出。(《岭南采药录》) ⒂治缠腰蛇(带状疱疹):鲜天胡荽一握,捣烂绞汁一杯,加雄黄末一钱,涂患处,日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⒃治喉炎:天胡荽-至二两,煎水或捣汁加食盐少许含漱。(《福建中草药》) ⒄治齿缝出血:鲜天胡荽一握,用冷开水洗净,捣烂浸醋,含在口中;五分钟吐出,日含三至四次。(《福建民间草药》) ⒅治头疮白秃:满天星,牛耳大黄,木槿皮。捣涂。(《四川中药志》) ⒆治耳烂:满天星鲜草揉汁涂。(《四川中药志》) ⒇治百日咳:天胡荽五钱,捣烂和蜜糖开水冲服。(《湖南药物志》)
【临床应用】
急性黄疸型肝炎 试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数十例,服药3~5剂即退黄。服法:新鲜天胡荽(满天星)1~2两,加水及糯米酒各半炖服。每剂炖2次,上、下午空腹各服1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