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eisz ring oven
魏斯环炉
2) Weiss reflex
魏斯反射
3) Weiss sign
魏斯症
4) Peter Weiss (1916~1982)
魏斯,P.
5) August Weismann (1834~1914)
魏斯曼,A.
6) Max·weiler
马克斯·魏勒
补充资料:魏斯,P.
瑞典剧作家、小说家、画家。生于德国柏林附近的诺瓦韦斯,1945年加入瑞典国籍。魏斯当过演员,从事过绘画和写作,用瑞典文创作了第一批文学作品。自50年代起,改用德文写作,1960年成为职业作家,曾获多种文学奖金。
魏斯的戏剧创作多取材于历史文献,为了追求剧场效果,他广泛地采用了对话、独白、评论、演说、歌唱、舞蹈、哑剧等多种表现手段。他的著名剧本《马拉被杀记》(1964)采用戏中戏的形式,把法国大革命的领袖让·保尔·马拉被谋杀的过程呈现于舞台,表现了极端个人主义与革命理想之间的尖锐冲突。剧本《调查》(1965)采用审案戏的形式,反映了纳粹分子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对犹太人和苏联战俘的残酷迫害,被称为"舞台报告"。重要剧作还有《关于越南的讨论》(1968)、《托洛茨基在流亡中》(1970)、《荷尔德林》(1971)以及根据卡夫卡同名小说改编的《诉讼》(1975)等。
魏斯是联邦德国60年代"纪实戏剧"的代表人物,最初他在奥地利作家卡夫卡超现实主义潮流影响下进行戏剧创作,后很快发展成德语国家"政治戏剧"的重要代表。他把史诗剧、荒诞戏剧和纪实戏剧的手法、技巧统统吸收来,形成一种"总体戏剧"风格。在艺术上他着重塑造群体形象,忽视个性描写。魏斯的小说作品有《与父母告别》(1961)、《逃亡的终点》(1962)等。
魏斯的戏剧创作多取材于历史文献,为了追求剧场效果,他广泛地采用了对话、独白、评论、演说、歌唱、舞蹈、哑剧等多种表现手段。他的著名剧本《马拉被杀记》(1964)采用戏中戏的形式,把法国大革命的领袖让·保尔·马拉被谋杀的过程呈现于舞台,表现了极端个人主义与革命理想之间的尖锐冲突。剧本《调查》(1965)采用审案戏的形式,反映了纳粹分子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对犹太人和苏联战俘的残酷迫害,被称为"舞台报告"。重要剧作还有《关于越南的讨论》(1968)、《托洛茨基在流亡中》(1970)、《荷尔德林》(1971)以及根据卡夫卡同名小说改编的《诉讼》(1975)等。
魏斯是联邦德国60年代"纪实戏剧"的代表人物,最初他在奥地利作家卡夫卡超现实主义潮流影响下进行戏剧创作,后很快发展成德语国家"政治戏剧"的重要代表。他把史诗剧、荒诞戏剧和纪实戏剧的手法、技巧统统吸收来,形成一种"总体戏剧"风格。在艺术上他着重塑造群体形象,忽视个性描写。魏斯的小说作品有《与父母告别》(1961)、《逃亡的终点》(1962)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