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tramolecular selectivity
分子内选择性
2) selective intermolecular force
选择性分子间力
4) molecule selecting property
分子选择
1.
The majo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izes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MIPM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molecule selecting property of the MIPMS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them as solid phase extraction sorbents.
而未印迹的空白聚合物则无此分子选择
5) separative selection
选择性分选
6) ionic/molecular selective microelectrode
离子/分子选择性微电极
补充资料:分子间力
分子式:
CAS号:
性质:又称分子间作用力,简称分子力。是除去离子键、金属键和共价键之外的分子间和集团间相互作用力的总称,主要包括离子、带电集团、偶极子、诱导偶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氢键力、疏水集团相互作用力及非键电子推斥力等等。大多数分子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范围为0.3至0.5nm。上述分子间力造成分子之间有相互吸引及相互排斥作用。为方便起见,常采用半经验公式表示分子间力f与两分子中心距离r等因素之间的关系f=λ/rs-μ/rt(s>t)。式λ、μ、s、t是由实验确定的常数。上式第一项代表分子间斥力,第二项代表分子间引力。f~r图中的虚线1及虚线2分别表示引力和斥力随距离r的变化。实线3表示合力即分子间力f随距离r的变化情况。在r=r0=处引力和斥力相互抵消,此处称为平衡位置。在r>r0。范围内,分子间力表现为引力;在r<r0范围内,分子间力表现为斥力(图暂缺)。
CAS号:
性质:又称分子间作用力,简称分子力。是除去离子键、金属键和共价键之外的分子间和集团间相互作用力的总称,主要包括离子、带电集团、偶极子、诱导偶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氢键力、疏水集团相互作用力及非键电子推斥力等等。大多数分子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范围为0.3至0.5nm。上述分子间力造成分子之间有相互吸引及相互排斥作用。为方便起见,常采用半经验公式表示分子间力f与两分子中心距离r等因素之间的关系f=λ/rs-μ/rt(s>t)。式λ、μ、s、t是由实验确定的常数。上式第一项代表分子间斥力,第二项代表分子间引力。f~r图中的虚线1及虚线2分别表示引力和斥力随距离r的变化。实线3表示合力即分子间力f随距离r的变化情况。在r=r0=处引力和斥力相互抵消,此处称为平衡位置。在r>r0。范围内,分子间力表现为引力;在r<r0范围内,分子间力表现为斥力(图暂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