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喀麦隆共和国
1)  The Republic of Cameroon
喀麦隆共和国
2)  Cameroon;Republic of Cameroon
喀麦隆;喀麦隆共和国
3)  Cameroon [英][,kæmə'ru:n]  [美][,kæmə'run]
喀麦隆
1.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case study of Chad-Cameroon oil and pipeline project;
建筑业环境问题研究及喀麦隆乍得石油管道工程的案例分析与应用(英文)
2.
Analysis of Power Supply Shortages in Cameroon;
喀麦隆国家电力市场分析
4)  Cameroonian [英][,kæmə'ru:niən]  [美][,kæmə'runɪən]
喀麦隆人
5)  Kamerun National Democratic Party
喀麦隆国家民主党
6)  cameron effect
喀麦隆效果
补充资料:喀麦隆
喀麦隆
Cameroon

   非洲中西部共和国。全称喀麦隆共和国。面积47.55万平方千米。人口1220万(1992)。约有216个部族,主要为富尔贝人、巴米累克人、赤道班图人(包括芳人和贝蒂人)、俾格米人、西北班图人(包括杜阿拉人)。法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主要民族语言有富拉尼语、雅温得语、杜阿拉语和巴米累克语等200种,均无文字。60%信原始宗教,35%信基督教新教或天主教,5%信伊斯兰教。首都雅温得。
   
   

喀麦隆国旗 国徽


   
   

首都雅温得街景


   
   西北接尼日利亚,东北界乍得,东邻中非、刚果,南与加蓬、赤道几内亚接壤,西南濒几内亚湾。海岸线长354千米。境内大部地区为高原,平原仅占国土的12%。近海处的喀麦隆火山海拔4070米,是全国以至西非地区的最高峰,萨纳加河是喀麦隆第一大河,还有尼昂河、洛贡河、贝努埃河等。西部沿海和南部地区属典型的赤道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往北过渡到热带草原气候。喀麦隆火山西麓年降水量达1万毫米,为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地图:喀麦隆


   
   公元5世纪起喀麦隆境内先后形成一些部落王国和部落联盟的国家。1472年葡萄牙殖民者来到伍里河,发现大量对虾,故称伍里河为喀麦隆(葡语意为虾)河。16世纪起,荷、英、法、德等殖民公司相继侵入。1884年德国殖民者诱迫西部沿海地区的杜阿拉国王签订了“保护条约”,使该地成为德国的“保护国”。1902年7月10日英法签订《米尔纳-西门协定》,瓜分了喀麦隆。1922年国际联盟将东西喀麦隆分交法、英“委任统治”。1946年12月,联合国大会决定仍由法、英分别“托管”。1956年夏,在喀麦隆每年2~3月都要举行一次捕鱼竞赛,图为捕鱼竞赛时的盛况喀麦隆人民联盟
   
   

在喀麦隆每年2~3月都要举行一次捕鱼竞赛,图为捕鱼竞赛时的盛况


   在东喀麦隆发动武装斗争,法殖民者被迫作出让步。1957年4月颁布喀麦隆新法规,同年5月组成喀麦隆自治政府。喀麦隆法国托管区根据联合国决议于1960年1月1日独立,成立喀麦隆共和国。另一方面,1961年2月11~12日,喀麦隆英国托管区北部和南部分别举行公民投票。结果北部于同年6月1日并入尼日利亚 ;南部于10月1日与喀麦隆共和国合并,组成喀麦隆联邦共和国。1972年5月20日,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取消联邦制,成立中央集权的喀麦隆联合共和国。1984年1月改国名为喀麦隆共和国。
   1972年5月20日经公民投票通过的宪法,1991年4月作第五次修改。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免总理和总理提名的部长,颁布法律和法令,必要时可提前举行总统选举,宣布紧急状态,主持最高国防会议、最高司法会议和有关国际关系问题的会议。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总统缺位时,由议长代行总统职务。总理是政府首脑,领导政府工作,负责执行法律,行使制订规章权,任命行政官员。
   喀麦隆实行一院制,国民议会为最高立法机构。1992年11月组成政府,总理S.A.阿舒 。总统P.比亚,1982年就任,后继续连任。主要政党有①喀麦隆人民民主联盟。前身是喀麦隆民族联盟,1966年成立,1985年改现名。②全国民主进步联盟。1990年成立。③喀麦隆人民联盟,1948年成立。④保卫共和民主运动。1991年成立。
   喀麦隆为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自然条件较优越。独立后实行“有计划的自由主义”、“自主自为平衡发展”和“绿色革命”3项经济发展原则,国民经济持续增长。1986年以后,由于国际市场石油和初级产品价格下跌,喀麦隆财政收入锐减,生产萎缩,经济陷入困境。对此,政府采取一些紧急措施。1988年9月,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署了结构性调整协议。1992~1993年度国内生产总值3.023万亿非洲法郎。通用货币:中非金融合作法郎,581.4非洲法郎兑1美元(1994)。
   自然资源较丰富。已查明的主要矿藏有铝矾土、铁。此外有铀、黄金、钻石、铜、锌、铅、锰、白钨、钼、镍等。森林约占全国面积的40%。水力资源丰富。
   工业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水平已跃居黑非洲前列。耕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8%。被誉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粮仓。
   喀麦隆政府重视旅游的开发。主要旅游区有贝努埃、瓦扎和布巴恩吉达等天然动物园。
   交通运输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陆海空立体交通网。公路和铁路交通运输占全国运输总量的85%以上。铁路总长1115千米,采用1米宽窄轨;公路总长约3.3万千米。水运主要海港为杜阿拉、林贝和克里比。杜阿拉吞吐量占总吞吐量的96%。主要河港为加鲁阿港。喀麦隆航空公司有定期航班通往欧洲和非洲16个国家。
   喀麦隆对外贸易实行开放政策,强调贸易伙伴多样化。同10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与30个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
   出口物资主要有可可、咖啡、木材 、原油、铝制品等;进口物资主要是工业设备和企业消费物资等。主要贸易伙伴有法、荷、德、美、日、意、比等。
   教育经费在政府预算支出中一直保持首位。高等院校有雅温得大学。
    《喀麦隆论坛报》是唯一的全国性官方日报。成立于1977年7月的喀麦隆通讯社,后扩大业务,成为喀麦隆新闻出版社。喀麦隆广播电台用法文、英文及6种地方语言广播。另有地方广播电台多家。喀麦隆国家电视台建立于1986年,发射网可覆盖全国领土的80%。1988年成立全国电视制作中心。
   奉行独立、不结盟和广泛国际合作政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积极推进非洲团结和合作,主张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喀麦隆同法国有传统的密切关系。两国签有合作条约和有关经济、货币、财政、军事、司法等10多项合作协定。法国为喀麦隆最大援助国。喀麦隆是法国在黑非洲法语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喀麦隆重视发展同美国的关系,美国也把喀麦隆列为重点发展关系的非洲国家。
   对非洲国家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同尼日利亚、赤道几内亚通过协商解决了边界问题。喀麦隆为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关税和经济联盟、乍得湖委员会等区域性组织的成员国。
   喀麦隆与中国于1971年3月26日建交。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