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university yearbook
高校年鉴
1.
In this paper,the writer give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make university yearbooks compiling standard,accurate and comprehensive and show a university s face at present.
高校年鉴编撰是对学校一年内各方面信息的综合概括,对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Annals School
年鉴学派
1.
This essay analy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Annals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kind.
环境史家与年鉴学派共同方面在于对“人”的角色及其活动的更新和丰富。
4) Annales School
年鉴学派
1.
Comparative Study on New Historicism and Annales School;
新历史主义与年鉴学派比较研究
2.
The Annales school had .
年鉴学派,这个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学派,在继承传统史学科学化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史学的科学化进程,问题史学、跨学科研究、时段论使年鉴学派无论在认识论、方法论还是在历史时间观上都实现了对传统史学的超越,从而推动了史学的发展。
5) institutional evaluation
学校评鉴
1.
From the viewpoint of quality assurance,educational evaluation must cover outcomes assessment,institutional evaluation and accreditation.
针对台湾师范大学新近成立“教育评鉴及发展中心”,讨论一个大学教育评鉴研究机构的设立目标及研究任务,强调从质量保证角度,教育评鉴宜涵盖成果评量、学校评鉴及认可认证三个领域。
6) Tongjian Xuexiao
通鉴学校
补充资料:年鉴
汇辑一年内事物进展新情况和统计资料,按年度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年鉴属信息密集型工具书,具有资料翔实、反映及时、连续出版等特点。主要作用是向人们提供一年内全面、真实、系统的事实资料,便于了解事物现状和研究发展趋势。
年鉴的编纂始于欧洲。英国哲学家培根在其1267年出版的《大著作》中已使用外国年鉴中有关天体运动的材料,这说明至少在13世纪中叶欧洲已有类似年鉴的出版物。 当时欧洲一 部颇有影响的年鉴是由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雷格蒙塔努斯(1436~1476)于1457年编纂出版的,主要记载时令节气、天文气象等。 以后, 德、英、法、意、美等国曾出版了数以千计的各类年鉴,著名的如《世界年鉴》、 《咨询年鉴》、 《惠特克年鉴》和《政治家年鉴》等。在西文各类年鉴中,冠以yearbook的为数较多, 一般既有文字叙述, 也有统计资料,如《联合国年鉴》; 称almanac的则以统计资料见长,如《读者文摘年鉴》; 称annual 的一般以文字叙述为主,如《外科年鉴》。各类年鉴的编纂方式虽各有侧重,但称谓时有混用,区分并不严格。
在中国,《宋史·艺文志》曾著录有《年鉴》一卷,但原书早佚,无从知其内容。现代形式的年鉴是在辛亥革命后出现的。1913年上海神州编译社出版的《世界年鉴》是中国最早的中文年鉴。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和申报印书馆分别出版的《中国年鉴》、《申报年鉴》则是最早由中国人编纂的年鉴。1979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和政治改革,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类年鉴的出版量逐年增长。据全国年鉴研究中心统计,年鉴出版种数已从1980年的6种发展到1990年底的405种。
年鉴一般可分综合性和专业性两大类。综合性年鉴内容广泛,反映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进展情况,如全国性的《中国年鉴》、《中国百科年鉴》,地域性的《广州年鉴》、《湖南年鉴》等。专业性年鉴主要反映某一学科或某一行业,介绍与该学科或行业有关的各种情况,为专业工作者提供方便,如《中国出版年鉴》、《中国轻工业年鉴》等。中国的年鉴出版事业正按学科、部门和地区形成系列,向着多层次方向发展。
年鉴主要是由编纂单位根据选题计划组织众多作者撰写的,少量内容来源于当年的政府公报、其他重要文献和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在选材上,它要求系统全面、客观正确以及浓缩精炼。在编纂结构上,要求布局合理,基本框架稳定,其常设的栏目有:文献 (包括文件和法规)、概况、文选和文摘、大事记、论争集要、统计资料、人物志、机构简介、附录等。
年鉴的编纂始于欧洲。英国哲学家培根在其1267年出版的《大著作》中已使用外国年鉴中有关天体运动的材料,这说明至少在13世纪中叶欧洲已有类似年鉴的出版物。 当时欧洲一 部颇有影响的年鉴是由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雷格蒙塔努斯(1436~1476)于1457年编纂出版的,主要记载时令节气、天文气象等。 以后, 德、英、法、意、美等国曾出版了数以千计的各类年鉴,著名的如《世界年鉴》、 《咨询年鉴》、 《惠特克年鉴》和《政治家年鉴》等。在西文各类年鉴中,冠以yearbook的为数较多, 一般既有文字叙述, 也有统计资料,如《联合国年鉴》; 称almanac的则以统计资料见长,如《读者文摘年鉴》; 称annual 的一般以文字叙述为主,如《外科年鉴》。各类年鉴的编纂方式虽各有侧重,但称谓时有混用,区分并不严格。
在中国,《宋史·艺文志》曾著录有《年鉴》一卷,但原书早佚,无从知其内容。现代形式的年鉴是在辛亥革命后出现的。1913年上海神州编译社出版的《世界年鉴》是中国最早的中文年鉴。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和申报印书馆分别出版的《中国年鉴》、《申报年鉴》则是最早由中国人编纂的年鉴。1979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和政治改革,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类年鉴的出版量逐年增长。据全国年鉴研究中心统计,年鉴出版种数已从1980年的6种发展到1990年底的405种。
年鉴一般可分综合性和专业性两大类。综合性年鉴内容广泛,反映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进展情况,如全国性的《中国年鉴》、《中国百科年鉴》,地域性的《广州年鉴》、《湖南年鉴》等。专业性年鉴主要反映某一学科或某一行业,介绍与该学科或行业有关的各种情况,为专业工作者提供方便,如《中国出版年鉴》、《中国轻工业年鉴》等。中国的年鉴出版事业正按学科、部门和地区形成系列,向着多层次方向发展。
年鉴主要是由编纂单位根据选题计划组织众多作者撰写的,少量内容来源于当年的政府公报、其他重要文献和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在选材上,它要求系统全面、客观正确以及浓缩精炼。在编纂结构上,要求布局合理,基本框架稳定,其常设的栏目有:文献 (包括文件和法规)、概况、文选和文摘、大事记、论争集要、统计资料、人物志、机构简介、附录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