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生育率调节办法
1)  fertility-regulating methods
生育率调节办法
2)  fertility regulation agent
生育调节剂
3)  birth limitation rate
节制生育率
4)  eneygy conservation power generating and distribution code
节能发电调度办法
5)  rate regulation algorithms
速率调节算法
6)  Coordinating methods
协调办法
补充资料:生育率
      总出生数与相应人口中育龄妇女人数之间的比例。亦称育龄妇女生育率。因分析目的不同,生育率可分为一般生育率、分年龄生育率、孩次生育率、分年龄孩次生育率、标准化生育率、总和生育率、累计生育率、终身生育率等类型。
  
  一般生育率  指每1000育龄妇女的全年活产婴儿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 B为包括已婚、未婚育龄妇女的全年活产婴儿数;指年中15~49岁的女性人数,即育龄妇女的平均人数。有些国家称15~44岁的妇女为育龄妇女,分母取。
  
  出生率因受性别、年龄及其他人口特征的结构影响,难以充分反映人口的生育水平。而一般生育率将生育量与人口中同它关系最密切的育龄妇女数相比,就摆脱了上述结构影响,相对可靠地反映出人口的生育水平。
  
  对生育率作细致分析时发现,一些影响男性人口的社会经济因素也能导致生育水平的变动,并可按男性育龄人口计算出生率,即
  
  
  
  式中为年中15~54岁男性平均人数。男性的育龄期较长,一般情况下,男性的一般生育率显然低于女性,经验表明:
  
  
  
  0.8(或0.9)GFRf=GFRm
  
  一般生育率受各年龄妇女生育水平、已婚比例、育龄群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需分清各因素在生育率变动中的作用。
  
  分年龄生育率  指一定年龄组中每1000妇女的全年活产婴儿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Bα为α年龄组妇女的全年活产婴儿数,为α年龄组妇女平均人数或年中人数,fα为α年龄组妇女生育率。年龄组常取5岁一组,亦可取1岁一组。
  
  分年龄生育率在不同年龄组有明显的差别,一般情况下,20~29岁的生育率处于育龄期间的最高值,如表1。
  
  资料表明,20~29岁的生育率占全部生育率的80%以上,而且越是低生育地区,这项比例越高。(见表1)
  
  年龄组生育率的起伏,能明显反映晚婚、晚育及控制生育的效果。计算年龄组生育率对预测人口趋势有重要作用。
  
  孩次生育率  指婴儿属于其母亲的第几次活产数。全年活产婴儿数B可表述为
  
  
  
    B=B1+B2+...+Bα
  式中1、2、...α为孩次;每1000个育龄妇女全年生育第i孩次的活产婴儿数,称为i孩次生育率fi
  
  
  
   
  
  生育率的孩次结构,是生育率特征的重要方面。例如1981年中国的一孩生育率为 39.42‰、二孩生育率为21.40‰、三孩及以上生育率为22.52‰。可见严格控制多育,进一步降低中国妇女生育率仍有很大余地。
  
  同孩次的生育率在年龄分布上很不均衡,在一定的生育水平下,这种不均衡性又是相对稳定的。
  
  分年龄孩次生育率  每1000个 α岁的育龄妇女全年生育第i孩次的活产婴儿数,记为。
  
  
  
  
   式中为α岁妇女全年生育的i孩次活产婴儿数;为α岁妇女的平均人数。分年龄孩次生育率的变化是描述生育率转变过程的重要方面。(见表2)
  
  标准化生育率  按标准人口的妇女年龄结构,对不同人口的分年龄生育率加权平均得出的生育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 fα为α岁妇女的生育率;为标准人口的 α岁妇女的人数。
  
  一般生育率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即分年龄生育率与育龄妇女的年龄结构。对比两地或不同时期生育率水平时,有必要从一般生育率中消除年龄结构的影响,即采用统一的标准人口的年龄结构计算生育率,这称作生育率的标准化。(见表3)
  
  资料表明,分年龄生育率都是乙地较低,但一般生育率反而甲比乙低,这一矛盾现象是因乙地生育旺盛的年轻育龄妇女的比重较大引起的。这种被年龄结构所扭曲了的生育率对比关系,在标准化过程中得到调整。若取标准人口的年龄结构,分别计算两地的一般生育率,可得标准化生育率:甲地63.75‰,乙地58.64‰。这就使一般生育率与分年龄生育率保持高低一致的关系。
  
  一般取与两个地区有关的人口当作标准人口,如比较各省市生育率时,可取全国人口作标准人口。
  
  标准化生育率亦用来描述生育率变动趋势,假设以1964年中国女性人口的结构,对近30年中国的一般生育率进行标准化,可得生育率趋势(见表4)。
  
  生育率标准化后显示,直至70年代中国加强计划生育以后,生育率才发生急剧转变。
  
  以上生育率标准化方法称为直接方法。在资料受限制情况下,还可采用间接方法求标准化生育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B为某地全年活产婴儿数;为该地α岁女性人口数;Fα为标准人口的α年龄组生育率;F为标准人口的一般生育率,如对以下资料对比两地生育率(见表5)。又设甲地全年出生婴儿72944人,乙地出生64890人,同期标准人口的一般生育率为78‰,以间接方法得出的标准化生育率为
  
  
    甲地:
  
    乙地:
  
  总和生育率  若一队列妇女按一定年份的年龄组生育率度过整个育龄期,她们终身平均生育的孩子数称为总和生育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fα为α岁妇女生育率;TFR为总和生育率。若生育率资料为5岁一组,则
  
  
  
   
  
  在只有全年活产婴儿数,缺少婴母年龄分布资料时,可用间接方法推算总和生育率,公式为
  
  
   式中Fα为标准人口的分年龄生育率;B为某地全年活产婴儿数,为该地α岁女性人口数。
  
  总和生育率实质上是一种标准化生育率,它对每个分年龄生育率都加了"等权"。因此不受妇女年龄结构的影响,能用它表明不同地区生育水平的差异,或一地生育水平的转变过程。总和生育率随分年龄生育率而变动,能综合反映一定人口的生育水平,对有计划地控制生育、制订人口规划、预测人口趋势有重要作用。
  
  累计生育率  一群妇女按一定年份的分年龄生育率,经历育龄期的过程中,到达一定年龄时的平均累计生育量。如年龄的累计生育率为
  
  
  
    累计生育率随年龄而变动,显然,育龄期结束时的累计生育率等于总和生育率。
  
  累计生育率描述育龄过程中妇女生育量的积累过程,对不同年龄妇女的生育状况,与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如教育、就业、扶养关系、健康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时,需采用累计生育率。
  
  终身生育率  度过育龄期后一批同龄妇女平均每人生育的孩子数。亦称完全生育率。经回顾性调查,可获得超过育龄期的同龄妇女群曾经生育的孩子数,公式为
  
  
    式中Bα为α岁妇女曾生育过的活产婴儿总数;为α岁妇女总人数;fe为α岁妇女的终身生育率。在具备详尽的生育史资料时,亦可由分年龄生育率推算终身生育率。若将同批妇女在不同年份(即不同年龄上)所经历的分年龄生育率加总,即能得出该批妇女的终身生育率,算式为
   
  式中y为该妇女在15岁时的日历年份;为y 年15岁女性的生育率,余类推。
  
  终身生育率在不同时期、不同空间对比,可反映生育水平的变动趋势与地区差别。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