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以消费者身分交易
1)  dealing as consumer
以消费者身分交易
2)  consumer transaction
消费者交易
3)  online trade consumer
在线交易方式消费者
4)  consumer secured transaction
消费者有担保交易
5)  fitness consumer
健身消费者
1.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nsuming behavior for fitness consumers——Investigation of consumers from commercial body-building clubs in Nanjing;
健身消费者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来自南京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的调查
6)  taking consumers as the basis
以消费者为本
补充资料:消费方式
      人们消费消费对象的方法、途径和形式的有机总体。这一概念主要说明在一定的环境的制约下,消费者对消费对象是如何进行消费使用的。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消费方式是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重要方面。它既是消费者与消费对象发生自然关系的方式,又是消费者作为社会的人在消费生活中形成一定社会关系的方式。因此,消费方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
  
  消费方式的自然属性主要取决于自然条件(包括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生理等因素)和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即生产力水平。消费者作为一定自然条件下的人,需要一定的与其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消费对象和消费方式,也能够通过改造自然生产出满足人们需要的消费对象;人们在生产出消费对象的同时,也创造出使用消费对象的工具、手段、方式和方法;对特定的消费对象(如劳务),也要求以特定的方式来消费。因此,消费方式的自然规定性及其变化,始终是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及其发展相适应的。
  
  消费方式的社会属性取决于人们的社会关系,主要是:①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关系性质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者收入及消费对象价格等。②社会政治和法律因素。包括与一定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以及法律制度等。③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包括社会历史传统、文化传统、社会意识、风俗习惯,以及消费者民族文化、地区文化、年龄、职业、家庭的特点等。上述三种因素中,经济因素是规定消费方式社会性质的基本因素。
  
  消费方式是消费者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与消费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消费方式的形成及变化,要受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而且也受处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消费者的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比如,在商品经济中,消费者为什么购买,购买什么,怎样购买等,除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外,还受消费者本身的个性、情感、偏好等主观因素的制约。消费过程是消费者主观与消费对象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消费方式的自然性质和社会性质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方式是消费者在一定条件下,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占有、支配和使用的全部行为的总和。
  
  客观条件存在着某些一致性,消费者也存在某些共同的消费心理,因而,一定的消费方式反映着一定条件下消费者进行消费的一些共同的基本准则。但是,人们所处的环境的特殊性,消费者需求与偏好的相互差别,又使得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千差万别。因此,一定的社会消费方式只能是存在于消费者千差万别的具体消费方式之中,并且是对消费者千差万别的具体消费方式中的共同基本准则的概括。
  
  个体直接进行的消费和集体统一组织的消费  消费方式可以区分为消费者个体直接进行的消费和社会集体统一组织的消费两种基本形式。前者是消费者(包括具有消费决策权利的个人、家庭等)既作为消费生活的组织者,又作为消费者而进行的消费,它通过直接独立占有和支配消费对象而实现;后者是由社会集体作为消费生活的统一组织者,组织消费者进行的消费行为。
  
  消费者个体自己直接进行消费的必要性,主要出自两方面的原因:①消费是消费者个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消费者需要的千差万别,要求社会必须尊重其自行安排生活的权利;②消费者有独立的物质利益,拥有独立的消费权利。
  
  社会集体统一组织消费的必要性,也出自两方面的原因:①某些消费对象就其自然属性来说,不可能分割为众多单位供消费者单独消费,只能以社会公共消费的形式进行消费;或者以社会公共消费形式进行消费取得的消费效果更佳。这类消费对象往往由社会提供,并由社会规定消费准则,统一组织消费者消费。这类消费对象的消费往往不采取向消费者逐一收费,即不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进入消费,如电视、广播等公共消费设施。②社会为了实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福利等社会目标,必须对消费者的某些消费给予一定的统一组织,保证消费者共同的消费权利和规定相应的消费责任。比如为了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或为了实现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社会以免费、低价或补贴的形式向消费者提供教育、劳动保险、医疗等劳务和计划生育、医药卫生用品等物质消费品,使其不完全经过市场买卖而具有社会公共消费的性质。
  
  个体直接进行的消费和集体统一组织的消费,在满足生活需要上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但在消费基金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两者也有矛盾的一面。在分配消费基金时,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根据这两种基本消费形式的地位与作用,使两者保持适当的比例。
  
  制约消费方式的因素  消费方式是人类整个生活方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某种消费方式的形成,不是人们主观随意选择的结果,而是受多种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决定和影响。①它取决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一定的生产方式。个体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个体的消费方式。而当个体的生产方式向社会化生产方式转变时,个体的消费方式也就向社会化的消费方式转变。②适应一定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也决定着一定的消费方式。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资产阶级消费方式具有极大的奢侈性和庸俗性;而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人们在实现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实现精神文明,强调消费要有益于身心健康和社会进步。③消费方式还要受到产品自然属性的制约,每一种特定的产品都采用特定的方法来消费。如观赏电影,就要有放映电影的电源、拷贝和相应的放映设施。④消费方式还要受国家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规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消费方式并不是消极地被生产等因素决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会反过来给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以积极的影响,促进(或阻碍)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人民生活需要充分地得到满足。
  
  

参考书目
   刘方棫:《消费经济概论》第5章,第2节,贵州人民出版社,贵阳,1984。
   尹世杰主编:《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第8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