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无线电近发引信
1)  radio proximity fuse
无线电近发引信
2)  radio proximity fuze
无线电近炸引信
1.
Recognizing slow target on ground is one of difficult research topic in radio proximity fuze signal processing field.
识别地面低速目标是无线电近炸引信信号处理研究的难点之一。
2.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high frequency circuit noise character of a radio proximity fuze by using the spectrum analysis method.
以某无线电近炸引信为例,应用谱分解理论对该引信高频电路的噪声特性进行了分析,推导了无线电近炸引信高频电路的噪声公式,并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提出了降低高频电路噪声的措施。
3.
This article analyze the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noise character of a radio proximity fuze, and investigate the low noise design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 and the reflect wave from the target.
以某无线电近炸引信为例,分析了该引信的噪声特性,并根据噪声分析的结果以及该引信的回波信号的特征进行了低噪声设计研究,根据对低噪声设计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提出低噪声设计原则是有效的、可行的。
3)  radio proximaty fuze
无线电/近炸引信
4)  radio proximity fuze
无线电近发信管
5)  radio fuze
无线电引信
1.
Design of Chirp signal of radio fuze based on DDS;
基于DDS的无线电引信Chirp信号生成方案设计
2.
Plate-target scattering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based on air radio fuze
基于对空无线电引信的平板目标特性建模及仿真
3.
It probes into and applies the software radio technology to the radio fuze,it can remedy the original radio system s being various in style,being difficult to exchange,and upgrading defect.
简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特点,及其为解决不同体制、不同频段无线通信的互通和频率资源紧张等问题所起的作用,探讨了将软件无线电技术应用到无线电引信中,从而改变原有无线电引信存在的体制单一、品种繁多、难以互换、不能更新等缺陷。
6)  radio fuse
无线电引信
1.
Design of dynamic simulator of radio fuse;
无线电引信动态模拟器的设计
2.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sm pulse to radio fuse
无线电引信的电磁脉冲效应
3.
The paper introduces function of delay time in radio fuse and gives a few methods that how to determine delay time of radio fuse.
简要介绍了无线电引信延迟时间的作用,提出了几种确定延迟时间的方法,通过对无线电引信延迟时间的计算,得出确定最佳延迟时间的方法。
补充资料:无线电
无线电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电磁波,其频率300GHz以下(下限频率较不统一,在各种射频规范书,常见的有三3KHz~300GHz,9KHz~300GHz,10KHz~300GHz)。无线电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信号的技术。

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

麦克斯韦最早在他递交给英国皇家学会的论文《电磁场的动力理论》中阐明了电磁波传播的理论基础。他的这些工作完成于1861年至1865年之间。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RudolfHertz)在1886年至1888年间首先通过试验验证了麦克斯韦尔的理论。他证明了无线电辐射具有波的所有特性,并发现电磁场方程可以用偏微分方程表达,通常称为波动方程。

1906年圣诞前夜,雷吉纳德·菲森登(ReginaldFessenden)在美国麻萨诸塞州采用外差法实现了历史上首次无线电广播。菲森登广播了他自己用小提琴演奏“平安夜”和朗诵《圣经》片段。位于英格兰切尔姆斯福德的马可尼研究中心在1922年开播世界上第一个定期播出的无线电广播娱乐节目。

发明

关于谁是无线电台的发明人还存在争议。

1893年,尼科拉·特斯拉(NikolaTesla)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首次公开展示了无线电通信。在为“费城富兰克林学院”以及全国电灯协会做的报告中,他描述并演示了无线电通信的基本原理。他所制作的仪器包含电子管发明之前无线电系统的所有基本要素。

古列尔莫·马可尼(GuglielmoMarconi)拥有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无线电技术的专利,英国专利12039号,“电脉冲及信号传输技术的改进以及所需设备”。

尼科拉·特斯拉1897年在美国获得了无线电技术的专利。然而,美国专利局于1904年将其专利权撤销,转而授予马可尼发明无线电的专利。这一举动可能是受到马可尼在美国的经济后盾人物,包括汤玛斯·爱迪生,安德鲁·卡耐基影响的结果。1909年,马可尼和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KarlFerdinandBraun)由于“发明无线电报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3年,在特斯拉去世后不久,美国最高法院重新认定特斯拉的专利有效。这一决定承认他的发明在马可尼的专利之前就已完成。有些人认为作出这一决定明显是出于经济原因。这样二战中的美国政府就可以避免付给马可尼公司专利使用费。

1898年,马可尼在英格兰切尔姆斯福德的霍尔街开办了世界上首家无线电工厂,雇佣了大约50人。

无线电的用途

无线电的最早应用于航海中,使用摩尔斯电报在船与陆地间传递信息。现在,无线电有着多种应用形式,包括无线数据网,各种移动通信以及无线电广播等。

以下是一些无线电技术的主要应用:

通信

声音

*声音广播的最早形式是航海无线电报。它采用开关控制连续波的发射与否,由此在接收机产生断续的声音信号,即摩尔斯电码。
*调幅广播可以传播音乐和声音。调幅广播采用幅度调制技术,即话筒处接受的音量越大则电台发射的能量也越大。这样的信号容易受到诸如闪电或其他干扰源的干扰。
*调频广播可以比调幅广播更高的保真度传播音乐和声音。对频率调制而言,话筒处接受的音量越大对应发射信号的频率越高。调频广播工作于甚高频段(VeryHighFrequency,VHF)。频段越高,其所拥有的频率带宽也越大,因而可以容纳更多的电台。同时,波长越短的无线电波的传播也越接近于光波直线传播的特性。
*调频广播的边带可以用来传播数字信号如,电台标识、节目名称简介、网址、股市信息等。在有些国家,当被移动至一个新的地区后,调频收音机可以自动根据边带信息自动寻找原来的频道。
*航海和航空中使用的话音电台应用VHF调幅技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