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李箕永(1895~  )
1)  Lijiyong
李箕永(1895~  )
2)  Yi Kiyong
李箕永
1.
The Changes of Attitude toward Women in Yi Kiyong s Novels;
从李箕永小说女性形象看其性别意识的演变
3)  Li Ruqi
李汝祺(1895~1991)
4)  Li Jinghɑn
李景汉(1895~1986)
5)  Bojili
簸箕李
1.
Water sediment Distribution and Experience of Optimum Dispatching in the Bojili Irrigation District;
簸箕李引黄灌区水沙分布及优化调度的经验
6)  Bojili Irrigation District
簸箕李灌区
1.
The actually measured data from Bojili Irrigation District in Shandong Province are used to check the established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long-distance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water diversion canal;of which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low sediment-carrying law of the main canal of Bojili Irrigation District is better simulated by the model.
采用山东省簸箕李灌区实际资料对建立的引黄渠道泥沙远距离输送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簸箕李灌区干渠水流输沙规律。
补充资料:李箕永(1895~  )
      朝鲜小说家。字民村。生于忠清南道牙山,家境贫寒,在天安郡中严里一佃户集居的村子里度过童年。幼时在私塾习汉文,11岁进私立宁进学校,1910年毕业。他自幼喜读古典小说,后又读了一些当时流行的新小说。1914至1918年在朝鲜南方各地流浪,做过矿工、苦力和短工。回到故乡后,任教会学校教员和银行雇员。1922年赴日本半工半读,接触到俄国古典文学和进步文学,尤其喜欢高尔基的小说。1923年回国。1924年在《朝鲜之光》杂志社工作。1925年参加朝鲜无产阶级文学团体"卡普",并负责出版部工作。1931年和1934年两次被捕入狱。1944年避居在江原道金刚郡的山村里,直到1945年解放。后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副议长、朝鲜文学艺术总同盟委员长。1955年获国家颁发的劳动勋章。
  
  李箕永于1924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哥哥的秘密信》,以后陆续创作短篇小说《贫穷的人们》、《老鼠的故事》、《民村》、《农夫郑道令》和《五个儿女的父亲》等。这一时期的作品仍带有新倾向派文学的某些特点,偏重于对现实黑暗的揭露和批判。1928至192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元甫》和《造纸厂村》,表明他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时?凇K氏碌娜宋镆丫皇侨稳嗽赘畹呐ィ且芽冀杏凶橹亩氛?1933年发表中篇小说《鼠火》,接着出版长篇小说《故乡》。1934年在狱中完成长篇小说《人间课堂》和《春》的构思,40年代初出版。《故乡》是朝鲜早期革命文学的一部重要作品,以20世纪20年代末朝鲜农村为背景,写出受压迫人们的觉醒、新一代农民的成长、农村的减租斗争、城市工人罢工以及他们的互相支援和联合斗争的胜利,特别是具有初步社会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金喜俊这一人物形象的出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后朝鲜发生的深刻社会变化。
  
  1945年朝鲜解放以后,李箕永写了《开辟》和以朝鲜祖国解放战争为题材的《江岸村》等短、中篇小说,还创作了 20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他擅长于写农民生活,解放后的几部重要作品,都属于农村题材。1948年写的长篇小说《土地》,是朝鲜第一部全面反映土地改革的作品。全书包括土改、开荒、收获 3个部分,着力塑造了雇农郭巴威的形象,描写了他解放前后不同的命运,反映了世世代代受压迫的农民的翻身解放。长篇小说《图们江》以贫苦农民朴熊孙父子两代人的生活道路为主线,在充满重大历史事件的广阔背景上,反映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朝鲜的民族解放斗争。李箕永的创作不事铺陈,不重渲染,表现出一种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他善于运用农民生动的俗语和流行的谚语,作品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故乡》和《土地》在50年代已经译成中文出版。
  
  

参考书目
   李相泰:《李箕永创作研究》,1959。
   朝鲜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文学研究室编:《朝鲜文学通史》(下),1959。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