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iangshan Wangshi Mudi
象山王氏墓地
2) cemetery of the Liang princes
梁王墓地
3) Huangshan graveyard
黄山墓地
1.
The Huangshan graveyard,distributing in the Huangshan village and Penghu village in Yingcheng,six kilometers to the northeast of Jingzhou ancient city,was excavated by the Jingzhou Mu-nicipal Museum from June,2002 to October,2004.
黄山墓地位于荆州古城东北约6公里的郢城镇黄山村和澎湖村境内,2002年6月至2004年10月,为配合襄荆高速公路建设,荆州博物馆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600余座。
4) Fanshan site
反山墓地
1.
Through analyzing the burial jadewares,this thesis undertakes a chronological study of the tombs in Fanshan(反山)and Yaoshan(瑶山)site and concludes that the tombx in the Yaoshan(瑶山)site had an earlier orign and an earlier end than that of the Fanshan site.
本文主要通过随葬玉器的分析,对反山、瑶山墓地的墓葬作出了年代学的研究,认为瑶山墓地的起始和结束年代比反山墓地要早。
5) Yaoshan site
瑶山墓地
6) Shizishan Chu King's Mausoleum
狮子山楚王墓
补充资料:象山王氏墓地
东晋尚书、左仆射王彬的家族墓葬群。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北郊幕府山西南的象山上。1965~1970年,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先后发掘了7座,除2号墓系南朝墓外,余均为东晋墓。据墓志,1号墓是王彬的第4子、征西大将军行参军、赣令王兴之夫妇墓,王兴之卒于咸康六年(340),其妻宋和之卒于永和四年(348)。3号墓是王彬的长女王丹虎,升平三年(359)卒。5号墓是王兴之的元子王闽之,升平二年卒。6号墓是王彬的继室夫人夏金虎,太元十七年(392)卒。据王兴之和王丹虎墓志,确知王彬应葬于两者之间,但墓早已破坏。王彬官至尚书、左仆射,年五十九卒。死后赠特进卫将军、加散骑常侍,谥曰肃。据考证:7号墓应属东晋早期,可能即为其次兄王廙之墓。王廙官至平南将军、荆州刺史、武陵侯,死后丧还建康。王氏原籍琅邪临沂,是东晋政权的主要统治支柱之一。已发掘的王氏族葬区达5万平方米以上,随葬品较丰富,对研究东晋时期的土族门阀制度、丧葬制度等具有重要价值。
墓室 均系砖结构。 7号墓为平面呈凸字形的四隅券进式穹窿顶墓,由棺室和甬道两部分构成,全长5.3米,宽3.22米,高3.42米。左右壁呈弧形稍向外鼓,左、右、后3壁中间各砌直棂假窗,其上又各砌一个凸字形的小壁龛,内各置一青瓷小碗。甬道为券顶,以门槽为界分内外两进。以砖封门。1、2、4、6号墓均为平面呈凸字形的券顶墓,分棺室和甬道两部分。3号和5号墓是平面长方形、不设甬道的券顶墓。有的墓壁也砌有直棂假窗和凸字形小壁龛,6号墓在棺室前部尚砌有长方形的砖台。各墓均有铺地砖两层,一般都有通向墓外的砖排水沟,如王丹虎墓前有5层砖砌成的排水沟,发掘时残存17米以上,有的墓内四壁还涂有石灰。
随葬品 共出土随葬品230余件,可分为青瓷器、陶器、铜器、铁器以及金银、玛瑙、琥珀、水晶、玉石等。3号墓还出土主要成分为硫化汞的丹丸200余粒、贝壳状饰几千粒、珍珠几十粒。7号墓出土玻璃杯2只、嵌金钢石金环1只,属国外输入品,是反映当时中外贸易交往的重要实物。青瓷器共57件,釉色以青灰为主,其次为青绿和黄绿色,某些器物的上部和器盖上缀酱色釉斑点。器形有盘口壶、鸡首壶、罐、碗、唾壶以及香熏、灯、洗、盘、盆、虎子、羊等。 7号墓在棺室和甬道之间陈放陶榻,长1.12米,宽0.65米,高0.214米,器形之大亦属少见,其上置陶凭几、陶盘、陶耳杯、瓷香熏、瓷唾壶和陶砚等日常生活用器和文具,当是主人的神位所在。
参考书目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人台山东晋兴之夫妇墓发掘报告,《文物》1965年6期。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象山东晋王丹虎墓和2、4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65年10期。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象山5号、6号、7号墓清理简报,《文物》1972年11期。
墓室 均系砖结构。 7号墓为平面呈凸字形的四隅券进式穹窿顶墓,由棺室和甬道两部分构成,全长5.3米,宽3.22米,高3.42米。左右壁呈弧形稍向外鼓,左、右、后3壁中间各砌直棂假窗,其上又各砌一个凸字形的小壁龛,内各置一青瓷小碗。甬道为券顶,以门槽为界分内外两进。以砖封门。1、2、4、6号墓均为平面呈凸字形的券顶墓,分棺室和甬道两部分。3号和5号墓是平面长方形、不设甬道的券顶墓。有的墓壁也砌有直棂假窗和凸字形小壁龛,6号墓在棺室前部尚砌有长方形的砖台。各墓均有铺地砖两层,一般都有通向墓外的砖排水沟,如王丹虎墓前有5层砖砌成的排水沟,发掘时残存17米以上,有的墓内四壁还涂有石灰。
随葬品 共出土随葬品230余件,可分为青瓷器、陶器、铜器、铁器以及金银、玛瑙、琥珀、水晶、玉石等。3号墓还出土主要成分为硫化汞的丹丸200余粒、贝壳状饰几千粒、珍珠几十粒。7号墓出土玻璃杯2只、嵌金钢石金环1只,属国外输入品,是反映当时中外贸易交往的重要实物。青瓷器共57件,釉色以青灰为主,其次为青绿和黄绿色,某些器物的上部和器盖上缀酱色釉斑点。器形有盘口壶、鸡首壶、罐、碗、唾壶以及香熏、灯、洗、盘、盆、虎子、羊等。 7号墓在棺室和甬道之间陈放陶榻,长1.12米,宽0.65米,高0.214米,器形之大亦属少见,其上置陶凭几、陶盘、陶耳杯、瓷香熏、瓷唾壶和陶砚等日常生活用器和文具,当是主人的神位所在。
参考书目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人台山东晋兴之夫妇墓发掘报告,《文物》1965年6期。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象山东晋王丹虎墓和2、4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65年10期。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象山5号、6号、7号墓清理简报,《文物》1972年11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