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
1)  Guangzhou Qin-Han zaochuangongchangyizhi
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
2)  Shipbuilding Site of Qin Dynasty in Guangzhou
广州秦代造船遗址
3)  The site of the shipbuilding workshop in the Qin Dynasty
秦代造船工场遗址
4)  Lishantang site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秦汉骊山汤遗址
1.
According to Lishantang site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most of one layer buildings were civil constructions which its outter was main wall and its inner was timber frame;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ructure which three sides were cob walls were also discovered in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which manifested the one layer constructions at that time had various forms.
依据秦汉骊山汤遗址,当时一般为单层的居住建筑,大多采用外围承重墙、内为木构架的土木混合结构;但考古也发现有内部木构架、三边夯土墙(带有壁柱)的结构,说明秦汉时期的单层建筑结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5)  Qin-Han Changcheng yizhi
秦汉长城遗址
6)  Pottery Model of a Vessel of the Han Dynasty from Guangzhou
广州汉代陶船
补充资料: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
      秦始皇统一岭南至西汉初文、景期间的造船工场遗址。位于广州市区中心的中山四路西段,旧称"禺山",是汉代以来堆积形成的一片东西长约 300米的坡地。遗址埋在坡地下5米深处,南距今珠江北岸1300米。1974年发现,1975年广州市文物管理处作了试掘,揭出一部分船台区和木料加工场地。1号船台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2190±90年(即公元前 240±90)。遗址上层出有秦半两、汉初半两钱,秦汉瓦当及西汉初年陶器等物。造船工场规模巨大,船台结构较先进,充分表明2000多年前中国造船技术设备和生产能力已达到很高水平。
  
  造船工场建造在灰黑色的沉积粘土层上(初步鉴定属海相地层)。船台区有 3个呈东西走向平行排列的造船台,其中两个船台各揭出一段,结构相同。1号船台在南,由两行平行的大木板组成滑道,下面用大小两种枕木垫承,滑板上竖置架承船体的木墩,两两相对,间距不等,构成一个造船台。船台中宽1.8米,船台滑板与枕木没有用钉或榫卯固定,故宽窄可随需要调整。已揭露出长29米,呈水平状,东端已到尽头。往西88米处钻探仍见滑板,估计船台的长度在100米以上。2号船台居中,中宽2.8米,仅揭露出一小段。北面第3号船台未揭露。船台木料经鉴定,木墩用格木,滑板用樟木(香樟)和格木,大枕木用杉木,小枕木用蕈树(阿丁枫)。格木质坚可承重压,樟木耐腐,杉木有弹性,宜作垫枕。按船台现存的宽度推算,两船台可分别建造身宽5~8米,载重25~30吨的木船。
  
  在1号船台南侧揭露出一部分造船木料加工场地,场地上有造船的剩板余木,靠西边有一个由木桩、横木构成的"弯木地牛"(井字形木架,用来烤弯造船木料的设备)。船台区及加工场地上散落着大量炭屑和小木片。另外,在 1号船台还出土有铁凿、铁锛、铁挣凿、木垂球、磨刀石等造船工具。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