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ongzhou huobi
东周货币
2) Ostmark
[英]['ɔ:stmɑ:k] [美]['ɔst,mɑrk]
东德货币
3) Eastern Zhou minted coinage
东周铸币
5) cycle of money
货币周转
补充资料:东周货币
中国最早的金属铸币。最初出现于春秋晚期,战国时期进入发达的阶段。在春秋时代以前,交换中主要用货贝、麻布、工具或铜块之类的实物作为等价物。春秋晚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实物货币逐渐被具有固定形状、重量的金属铸币所代替。东周铸币有布币、刀币、圆钱和金银铸币等。东周各国流通的钱币也各有特点。金属铸币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经济的重要发展和历史的进步。
著录和研究 中国研究古钱币的历史颇为悠久。早在唐、宋时期,东周钱币已引起一些学者的注意。由于钱币上的文字不易辨认,宋人往往把战国时的钱币说成是神农氏、太昊氏时代的遗物。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钱录》中,仍把战国时魏的安邑布定为神农氏所作。清道光时,金石学家鉴别古器物和辨认古文字的成就大大超过前人,古钱学家已正确地判断出不少刀布不过是列国时的货币。同时,东周钱币资料的搜集和著录也取得很大成就,如咸丰、同治时,李佐贤的《古泉汇》、《续泉汇》中,著录的东周刀布、圆钱及钱范多达2000余品,并按其形制分门别类。其分类法一直沿用到今天。20世纪30年代,丁福保融会各家钱谱并加若干补充,编成《古钱大辞典》一书,所收资料相当丰富,对东周钱币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通过采集或发掘,获得了大量的钱币资料。因为有出土地点和墓葬、地层作依据,在推断钱币的铸造年代及其流通范围等方面有很大进展,并且随古文字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前人误释的钱文也陆续有所纠正。这一切成就,使东周钱币的研究逐渐摆脱旧的古钱学的影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种类和国别 东周时代各大国诸如东周、三晋、燕、齐、楚、秦等均曾大量铸币,有铜币,也有金银币。
铜币 东周货币中以铜币最为普及,是当时中原各国流通的主要货币。按铜币的形制又可分为布币、刀币、圆钱、铜贝4种:
① 布币。指铜制的铲形币。又名刀布或钱布。战国以前,曾用麻布为交换煤介,后来人们出于习惯,把新出现的铜币也称为布。布又可分为2种类型:一为空首布,此种布币是铲状工具的缩小,故柄上仍保留有銎,所谓"空首"即指此而言,是布币中最早的形式。山西侯马晋城遗址附近春秋晚期的地层中,出土有耸肩、尖足的空首布,通高约13厘米左右,还发现有泥质的铸范,这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布币。1937年,河南汲县山彪镇魏墓中出土空首布600余枚,与侯马所出相似,表明耸肩尖足空首布当是晋或魏的货币。另外,在河南洛阳、孟津等地的墓葬或窖藏中也发现不少的空首布,这种布系周人所造,柄和足较短,肩为斜肩或平肩,足为桥形,有的布上有"东周" 2字。周空首布流通时间较长,从战国早期一直延续到战国晚期。
二是平首布,从空首布演化而成。铲柄不复有銎,变成一铲状的铜片。这种布容易铸造,携带和使用也很方便,流通于整个战国时代。除三晋外,周、燕等国也有发行。其形制不一,可分为方足、尖足和圆足三大类。
方足布又可细分为3种不同类型:(a)圆肩、方肩的桥足布,这是方足布中最早的一类。大小不等,最大的通高约为10厘米,最小者仅4厘米。布上有安邑、梁、山阳、共、垣、蒲坂等魏、韩城邑名。此种货币已有母子相权的现象,如安邑布即有二釿、一釿、半釿3种。釿是战国时的重量名称,实测一釿约合今14克。(b)方足小布,通高约4.5厘米,裆为方形。这种布铸造数量多,流通时间长。出现于布上的城邑名称近百个,常见者有安阳、 长子、皮氏、马雍、铸、彘、宅阳、 平阳、襄垣、高都、平阴、襄平等。这些地名大多属三晋,有少数属燕或周。(c)楚布,这种布布身较长,分大小两种,首上均有孔,钱文难识,一般称之为殊布。多出土于今浙江、江苏等处,估计是楚国所造而专通行用于今长江下游的一种钱币。
尖足布分大小两种:大布通高约18厘米,布上地名有邯郸、晋阳、大阴、蔺等;小布通高约5厘米,钱文常见的地名有晋阳、蔺、大阴、武安、西都、武平等30余个。两种布上的地名绝大部分属赵。大布发现较少,小布则在今山西、内蒙古、河北、东北等地常有发现。同方足小布一样,有的还标上为半釿,这反映当时半釿最便于使用,铸造最多。这种布一直通行到秦统一之前。
圆足布的首、肩、足都是圆角的,又可分不带孔和带孔的两种:不带孔的有晋阳、离石、兹氏等布。带孔的首和两足端各有一孔,俗称三孔布,布上有安阳、阳等地名,背面有一两或十二朱之类的背文。十二朱为半两,因此有人以为这种布币或和秦制有关。这种布年代较晚,可能在战国晚期。实物流传下来者很少。
战国时铸造平首布主要用泥、石、铜等材料制范,包头曾出过安阳布的石范,河南新郑发现有泥质的殊布范。传世品中见有铜质和铁质的布币范。
② 刀币。战国时齐、燕、赵等国都通用刀币。将钱币铸成刀形,表明齐、燕一带过去曾以刀为交易的媒介物。各国刀币各有特点,齐刀体大厚重,通长约17厘米。刀上有"齐法化"、"安阳之法化"、"即墨之法化"等面文,铸作颇精,多出土于山东济南、兖州以东地区。燕的刀币较齐刀轻小,正面有一"明"字,俗称为明刀,流通范围甚广,近几十年来,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都有发现,并已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处。明刀出土时常常是成百上千,可见这是战国时发行量很大的一种钱币。赵国钱币虽以布币为主,但也兼行刀币。赵刀和明刀大小相似,唯刀身略为挺直,刀面上铸有邯郸、白人等地名,在河北、山西、内蒙古均有出土。除上述几种刀币外,还有一种尖首刀,多发现于河北、辽南、山东等地,刀上仅有"六"、"八"等字,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刀币为何国所造。战国时铸造刀币主要用泥范或石范,易县燕下都遗址中曾出土泥质的明刀范,一范能铸明刀5枚。河北平山县出土过石质的刀范。山东临淄出土过较多的泥质及石质齐刀范。传世品中还有铜质的齐刀范母。
③圆钱。战国时三晋、周、燕、齐、秦都发行过圆钱。三晋和周的圆钱为圆孔,大约出现于战国早期。三晋圆钱上的地名有垣、共、离石、襄阴、漆垣等;周的圆钱上有安臧、东周等文字。三晋和周的圆钱出于今山西、河南等地。齐也用圆钱,但形制不同于三晋和周,有方孔和周郭,分益六货、益四货、益二货、益货大小4种,济南以东不少地方都有出土。燕的圆钱和齐一样是带方孔的,但有的无周郭,分明四、明刀、一刀3种,多出于辽东、内蒙古和河北一带,尤以一刀出土数量为最多。齐、燕圆钱均属战国晚期之物。秦的圆钱有两甾和文信,均为方孔,也是战国末所铸造,在四川、陕西均有出土。
④铜贝。这是仿照货贝形状制成的铜币。钱为椭圆形,通高约1.8厘米,重约3克左右,正面有阴文的君、圻等字。过去人称这种钱为蚁鼻钱或鬼脸钱,多出土于湖北、湖南、江苏及豫南、鲁南一带,应是楚国铸造的,在安徽发现有这种钱的铜质铸范。
金、银币 《战国策》记载君主对臣下的赏赐或赠与有用黄金三百镒或千镒的,说明黄金在当时流通领域中居于颇为重要的地位。《管子》则更明确地说:"黄金为中币,刀币为下币",表明当时黄金和铜币同时被投入流通领域。出土的战国金币分金版和金饼 2种。金版是楚的货币,在长方形或锭形的金版上打上十几个或几十个郢爰、陈爰之类的戳印,故又称为郢爰金或郢爰。郢爰在安徽、江苏两省发现较多。含金量一般都在90%以上,最多者达99%。因使用时按需要而随意切割。故出土实物大小不一。金饼分圆形金饼和马蹄金两种。在江陵楚墓中曾有包金的铅饼10枚以作为冥币,据此推测当时也以金饼为货币。河南扶沟与郢爰金同出者确有圆形金饼和马蹄金,这些金币每块约重200多克。安徽寿县所出的金饼,每块重达 500克左右。金饼和马蹄金在使用时都可切割成小块,属于计重货币,和铸币有所不同。河南扶沟和金币同出者还有18件铲形银币,战国时银币资料仅此一例。
参考书目
李佐贤:《古泉汇》,利津李氏石泉书屋,1864。
王毓铨:《我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科学出版社,1957。
郑家相:《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三联书店,1958。
著录和研究 中国研究古钱币的历史颇为悠久。早在唐、宋时期,东周钱币已引起一些学者的注意。由于钱币上的文字不易辨认,宋人往往把战国时的钱币说成是神农氏、太昊氏时代的遗物。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钱录》中,仍把战国时魏的安邑布定为神农氏所作。清道光时,金石学家鉴别古器物和辨认古文字的成就大大超过前人,古钱学家已正确地判断出不少刀布不过是列国时的货币。同时,东周钱币资料的搜集和著录也取得很大成就,如咸丰、同治时,李佐贤的《古泉汇》、《续泉汇》中,著录的东周刀布、圆钱及钱范多达2000余品,并按其形制分门别类。其分类法一直沿用到今天。20世纪30年代,丁福保融会各家钱谱并加若干补充,编成《古钱大辞典》一书,所收资料相当丰富,对东周钱币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通过采集或发掘,获得了大量的钱币资料。因为有出土地点和墓葬、地层作依据,在推断钱币的铸造年代及其流通范围等方面有很大进展,并且随古文字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前人误释的钱文也陆续有所纠正。这一切成就,使东周钱币的研究逐渐摆脱旧的古钱学的影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种类和国别 东周时代各大国诸如东周、三晋、燕、齐、楚、秦等均曾大量铸币,有铜币,也有金银币。
铜币 东周货币中以铜币最为普及,是当时中原各国流通的主要货币。按铜币的形制又可分为布币、刀币、圆钱、铜贝4种:
① 布币。指铜制的铲形币。又名刀布或钱布。战国以前,曾用麻布为交换煤介,后来人们出于习惯,把新出现的铜币也称为布。布又可分为2种类型:一为空首布,此种布币是铲状工具的缩小,故柄上仍保留有銎,所谓"空首"即指此而言,是布币中最早的形式。山西侯马晋城遗址附近春秋晚期的地层中,出土有耸肩、尖足的空首布,通高约13厘米左右,还发现有泥质的铸范,这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布币。1937年,河南汲县山彪镇魏墓中出土空首布600余枚,与侯马所出相似,表明耸肩尖足空首布当是晋或魏的货币。另外,在河南洛阳、孟津等地的墓葬或窖藏中也发现不少的空首布,这种布系周人所造,柄和足较短,肩为斜肩或平肩,足为桥形,有的布上有"东周" 2字。周空首布流通时间较长,从战国早期一直延续到战国晚期。
二是平首布,从空首布演化而成。铲柄不复有銎,变成一铲状的铜片。这种布容易铸造,携带和使用也很方便,流通于整个战国时代。除三晋外,周、燕等国也有发行。其形制不一,可分为方足、尖足和圆足三大类。
方足布又可细分为3种不同类型:(a)圆肩、方肩的桥足布,这是方足布中最早的一类。大小不等,最大的通高约为10厘米,最小者仅4厘米。布上有安邑、梁、山阳、共、垣、蒲坂等魏、韩城邑名。此种货币已有母子相权的现象,如安邑布即有二釿、一釿、半釿3种。釿是战国时的重量名称,实测一釿约合今14克。(b)方足小布,通高约4.5厘米,裆为方形。这种布铸造数量多,流通时间长。出现于布上的城邑名称近百个,常见者有安阳、 长子、皮氏、马雍、铸、彘、宅阳、 平阳、襄垣、高都、平阴、襄平等。这些地名大多属三晋,有少数属燕或周。(c)楚布,这种布布身较长,分大小两种,首上均有孔,钱文难识,一般称之为殊布。多出土于今浙江、江苏等处,估计是楚国所造而专通行用于今长江下游的一种钱币。
尖足布分大小两种:大布通高约18厘米,布上地名有邯郸、晋阳、大阴、蔺等;小布通高约5厘米,钱文常见的地名有晋阳、蔺、大阴、武安、西都、武平等30余个。两种布上的地名绝大部分属赵。大布发现较少,小布则在今山西、内蒙古、河北、东北等地常有发现。同方足小布一样,有的还标上为半釿,这反映当时半釿最便于使用,铸造最多。这种布一直通行到秦统一之前。
圆足布的首、肩、足都是圆角的,又可分不带孔和带孔的两种:不带孔的有晋阳、离石、兹氏等布。带孔的首和两足端各有一孔,俗称三孔布,布上有安阳、阳等地名,背面有一两或十二朱之类的背文。十二朱为半两,因此有人以为这种布币或和秦制有关。这种布年代较晚,可能在战国晚期。实物流传下来者很少。
战国时铸造平首布主要用泥、石、铜等材料制范,包头曾出过安阳布的石范,河南新郑发现有泥质的殊布范。传世品中见有铜质和铁质的布币范。
② 刀币。战国时齐、燕、赵等国都通用刀币。将钱币铸成刀形,表明齐、燕一带过去曾以刀为交易的媒介物。各国刀币各有特点,齐刀体大厚重,通长约17厘米。刀上有"齐法化"、"安阳之法化"、"即墨之法化"等面文,铸作颇精,多出土于山东济南、兖州以东地区。燕的刀币较齐刀轻小,正面有一"明"字,俗称为明刀,流通范围甚广,近几十年来,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都有发现,并已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处。明刀出土时常常是成百上千,可见这是战国时发行量很大的一种钱币。赵国钱币虽以布币为主,但也兼行刀币。赵刀和明刀大小相似,唯刀身略为挺直,刀面上铸有邯郸、白人等地名,在河北、山西、内蒙古均有出土。除上述几种刀币外,还有一种尖首刀,多发现于河北、辽南、山东等地,刀上仅有"六"、"八"等字,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刀币为何国所造。战国时铸造刀币主要用泥范或石范,易县燕下都遗址中曾出土泥质的明刀范,一范能铸明刀5枚。河北平山县出土过石质的刀范。山东临淄出土过较多的泥质及石质齐刀范。传世品中还有铜质的齐刀范母。
③圆钱。战国时三晋、周、燕、齐、秦都发行过圆钱。三晋和周的圆钱为圆孔,大约出现于战国早期。三晋圆钱上的地名有垣、共、离石、襄阴、漆垣等;周的圆钱上有安臧、东周等文字。三晋和周的圆钱出于今山西、河南等地。齐也用圆钱,但形制不同于三晋和周,有方孔和周郭,分益六货、益四货、益二货、益货大小4种,济南以东不少地方都有出土。燕的圆钱和齐一样是带方孔的,但有的无周郭,分明四、明刀、一刀3种,多出于辽东、内蒙古和河北一带,尤以一刀出土数量为最多。齐、燕圆钱均属战国晚期之物。秦的圆钱有两甾和文信,均为方孔,也是战国末所铸造,在四川、陕西均有出土。
④铜贝。这是仿照货贝形状制成的铜币。钱为椭圆形,通高约1.8厘米,重约3克左右,正面有阴文的君、圻等字。过去人称这种钱为蚁鼻钱或鬼脸钱,多出土于湖北、湖南、江苏及豫南、鲁南一带,应是楚国铸造的,在安徽发现有这种钱的铜质铸范。
金、银币 《战国策》记载君主对臣下的赏赐或赠与有用黄金三百镒或千镒的,说明黄金在当时流通领域中居于颇为重要的地位。《管子》则更明确地说:"黄金为中币,刀币为下币",表明当时黄金和铜币同时被投入流通领域。出土的战国金币分金版和金饼 2种。金版是楚的货币,在长方形或锭形的金版上打上十几个或几十个郢爰、陈爰之类的戳印,故又称为郢爰金或郢爰。郢爰在安徽、江苏两省发现较多。含金量一般都在90%以上,最多者达99%。因使用时按需要而随意切割。故出土实物大小不一。金饼分圆形金饼和马蹄金两种。在江陵楚墓中曾有包金的铅饼10枚以作为冥币,据此推测当时也以金饼为货币。河南扶沟与郢爰金同出者确有圆形金饼和马蹄金,这些金币每块约重200多克。安徽寿县所出的金饼,每块重达 500克左右。金饼和马蹄金在使用时都可切割成小块,属于计重货币,和铸币有所不同。河南扶沟和金币同出者还有18件铲形银币,战国时银币资料仅此一例。
参考书目
李佐贤:《古泉汇》,利津李氏石泉书屋,1864。
王毓铨:《我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科学出版社,1957。
郑家相:《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三联书店,1958。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