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hengdu Wanfosi shizaoxiang
成都万佛寺石造像
2) Shifuosi
石佛寺
1.
Using social public resources data and data declared by national authoritative organization,dynamics of quantity and value of forest ecosystem soil conservation were assessed in Shifuosi.
对北京市石佛寺浅石山区引进绿化树种的适应性及长期以来对土壤养分元素的影响效果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引进树种长势均匀,取得了良好成效,混交林、乔灌草结合的配置模式对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的改善作用明显。
3) Bronze and Iron Buddhist Sculptures in the Shengshouwannian Temple, Emei Mountain
峨眉山圣寿万年寺铜铁佛像
4) shifosi reservoir
石佛寺水库
1.
Fuzzy optimization of concrete fine aggregate preparation scheme in Shifosi reservoir;
石佛寺水库混凝土细骨料制备方案的模糊优选
2.
Taking Shifosi reservoir as an example, the page introduces a mode of the compound layout well of water supply to Shenyang city through the joint regulation and storage of annual regulation plain reservoir and groundwater, that is a combination of deep and shallow wells and radiation wells.
本文以石佛寺水库为例,介绍了年调节平原型水库与地下水联合调蓄向沈阳市供水的复合式布井模式,即深浅组合井与辐射井相结合。
3.
Shifosi Reservoir in Shenyang was studied as a case to simulate the influence of reservoir water levels to groundwater,put forward the different schemes of well placement.
本文以沈阳石佛寺水库为例,应用该软件模拟了水库不同蓄水高度对地下水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不同的布井方案,预测水库不同蓄水高度情形时的地下水可开采量。
5) the Qianfo gorroto
千佛寺石窟
1.
Because of the physical and biologic airslake, the watery corration and the contrived destroy, the Qianfo gorroto was damaged badly.
千佛寺石窟因物理、生物风化和水的侵蚀以及人为的破坏而损坏严重,为从根本上解决并防止损害的进一步发展,应从改善环境、治理生物病害、岸体加固和水害防制等方面入手。
6) Quyang Xiudesi shizaoxiang
曲阳修德寺石造像
补充资料:成都万佛寺石造像
万佛寺的细砂岩石雕佛教造像,包括南朝宋、梁和北周、隋、唐等历代纪年作品。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万佛寺遗址。自清光绪八年(1882)以来陆续出土,总数达200余躯,已大部破损。现主要收藏在四川省博物馆,是研究中国南朝及四川地区佛教雕刻的重要实物资料。
万佛寺相传创建于东汉延熹年间,梁时称安浦寺,梁武帝子、鄱阳王萧恢乃曾于该寺造释迦像一躯。唐称净众寺,宋称净因寺,明称净因寺、竹林寺、万佛寺、万福寺等。明末寺毁未再重建。据北宋初黄休复著《益州名画录》,知该寺曾遭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废佛之厄,宣宗时再造。出土石像大都少头断臂或无身,有纪年者除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尊胜幢1件外,均在会昌五年以前,说明石像毁于这一事件,并在此后予以瘗埋。
造像题材 可判定题材的实例不多,根据现有资料,其题材变化可大致分为宋──梁和北周──唐两个阶段。宋元嘉二年 (427)净土变造像,为南朝纪年的最早一例,但早已流往国外。有梁武帝纪年的石造像共 5件,占纪年造像的首位。其中普通四年 (522)佛弟子康胜释迦文石像一躯的发愿题记中,有"愿现在眷属常安稳舍身受形,常见佛闻法,及七世父母合一切有形之类,晋同此愿,早得成佛,广度一切"之句。梁陈二代,舍身归佛思想盛行,史载梁武帝曾4次舍身入寺。该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舍身思想深入民间的程度。中大通元年 (529)鄱阳王世子造石像和中大通五年上官□光造石像、大同三年(537)侯朗造佛像一躯,都是释迦像。中大同三年(548)造像题记为"敬造官(观)世菩萨一(躯)□□游神净土□兜率供养佛现",则将观世音菩萨与兜率净土信仰相结合,颇为罕见。供养主像题材单纯,缺乏北方流行的释迦·多宝、维摩·文殊与交脚弥勒菩萨等。但齐梁造像组合却较复杂。普通四年造像组合,是一立佛、四弟子、四菩萨、二天王;中大同三年立观世音菩萨的胁侍组合,也有四弟子、四菩萨、二力士。这种现象,在同一时期的中原地区少见。北周以后,万佛寺出土石造像多为观音菩萨,如北周天和二年 (576)、唐开元二十五年 (737)菩萨像等。这种单体观音菩萨像正反映了部分下层群众的信仰要求。
造像风格 齐梁石造像,面形方正,潇洒秀丽,装饰繁细,通肩衣多褶襞,无袒右肩衣,具有地方特色。普通四年释迦立像,头光及身光处各有一、二周莲花纹,外翔飞天。龛侧菩萨着靴、登履,颔下有须。龛下刻六伎乐。龛背面线刻出侍从簇拥的帝后、卧于床帐及手执拂尘的人物等供养群像,人物皆穿南朝流行的褒衣博带式冕服。这种服式,首见于四川博物馆藏茂县出土的南齐永明元年(483)"无量寿当来弥勒成佛二世尊像",早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 (486)服制改革而出现。大同三年释迦立像,则反映了北朝造像影响的增大,佛衣在胸前结带,下襟披覆整个佛座上,与北魏晚期龙门石窟的造像很接近。此时的菩萨像,也采用了天衣自两肩垂下交叉于腹部,再反悬肘上的做法。北周以后的造像,则糅合了北方浑厚、质朴的作风和当地的传统,形成一种面目圆润,造型丰腴挺秀的新风格。四川博物馆藏一件唐代力士像,袒露上身,胸佩颈圈,下着裙,肌肉怒张、有力。另一馆藏倚坐观音菩萨像,发辫四束披肩,头载三珠冠,璎珞粗大繁丽,坐于束腰高方座上,座下设莲花足踏,整体作风与广元皇泽寺大佛窟唐代造像相近,显示了南北造像风格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书目
刘志远、刘廷壁:《成都万佛寺石刻艺术》,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5。
万佛寺相传创建于东汉延熹年间,梁时称安浦寺,梁武帝子、鄱阳王萧恢乃曾于该寺造释迦像一躯。唐称净众寺,宋称净因寺,明称净因寺、竹林寺、万佛寺、万福寺等。明末寺毁未再重建。据北宋初黄休复著《益州名画录》,知该寺曾遭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废佛之厄,宣宗时再造。出土石像大都少头断臂或无身,有纪年者除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尊胜幢1件外,均在会昌五年以前,说明石像毁于这一事件,并在此后予以瘗埋。
造像题材 可判定题材的实例不多,根据现有资料,其题材变化可大致分为宋──梁和北周──唐两个阶段。宋元嘉二年 (427)净土变造像,为南朝纪年的最早一例,但早已流往国外。有梁武帝纪年的石造像共 5件,占纪年造像的首位。其中普通四年 (522)佛弟子康胜释迦文石像一躯的发愿题记中,有"愿现在眷属常安稳舍身受形,常见佛闻法,及七世父母合一切有形之类,晋同此愿,早得成佛,广度一切"之句。梁陈二代,舍身归佛思想盛行,史载梁武帝曾4次舍身入寺。该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舍身思想深入民间的程度。中大通元年 (529)鄱阳王世子造石像和中大通五年上官□光造石像、大同三年(537)侯朗造佛像一躯,都是释迦像。中大同三年(548)造像题记为"敬造官(观)世菩萨一(躯)□□游神净土□兜率供养佛现",则将观世音菩萨与兜率净土信仰相结合,颇为罕见。供养主像题材单纯,缺乏北方流行的释迦·多宝、维摩·文殊与交脚弥勒菩萨等。但齐梁造像组合却较复杂。普通四年造像组合,是一立佛、四弟子、四菩萨、二天王;中大同三年立观世音菩萨的胁侍组合,也有四弟子、四菩萨、二力士。这种现象,在同一时期的中原地区少见。北周以后,万佛寺出土石造像多为观音菩萨,如北周天和二年 (576)、唐开元二十五年 (737)菩萨像等。这种单体观音菩萨像正反映了部分下层群众的信仰要求。
造像风格 齐梁石造像,面形方正,潇洒秀丽,装饰繁细,通肩衣多褶襞,无袒右肩衣,具有地方特色。普通四年释迦立像,头光及身光处各有一、二周莲花纹,外翔飞天。龛侧菩萨着靴、登履,颔下有须。龛下刻六伎乐。龛背面线刻出侍从簇拥的帝后、卧于床帐及手执拂尘的人物等供养群像,人物皆穿南朝流行的褒衣博带式冕服。这种服式,首见于四川博物馆藏茂县出土的南齐永明元年(483)"无量寿当来弥勒成佛二世尊像",早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 (486)服制改革而出现。大同三年释迦立像,则反映了北朝造像影响的增大,佛衣在胸前结带,下襟披覆整个佛座上,与北魏晚期龙门石窟的造像很接近。此时的菩萨像,也采用了天衣自两肩垂下交叉于腹部,再反悬肘上的做法。北周以后的造像,则糅合了北方浑厚、质朴的作风和当地的传统,形成一种面目圆润,造型丰腴挺秀的新风格。四川博物馆藏一件唐代力士像,袒露上身,胸佩颈圈,下着裙,肌肉怒张、有力。另一馆藏倚坐观音菩萨像,发辫四束披肩,头载三珠冠,璎珞粗大繁丽,坐于束腰高方座上,座下设莲花足踏,整体作风与广元皇泽寺大佛窟唐代造像相近,显示了南北造像风格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书目
刘志远、刘廷壁:《成都万佛寺石刻艺术》,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5。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