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蒙特利尔学会
1)  mengteli'er xuehui
蒙特利尔学会
2)  mengteli'er wenxueshe
蒙特利尔文学社
3)  Montreal [英][,mɔntri'ɔ:l]  [美][,mɑntrɪ'ɔl]
蒙特利尔
1.
The “Diagnose” of the Public Libraries Network of Montreal and its Inspirations;
蒙特利尔的公共图书馆评估及其启示
2.
The Dynamics of Change in an Exiled Pagoda:Vietnamese Buddhism in Montreal;
变革之活力在异乡的寺庙——加拿大蒙特利尔越南人的佛教活动
3.
Montreal locate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Quebec, Canada, which is the primary city of economy, culture and transportation in Canada.
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重要的经济、文化、运输中心,其高质量的城市生活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4)  Underground Space
蒙特利尔市
1.
Success Story for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Montreal;
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地下城规划与建设
5)  Montreal Protocol
蒙特利尔议定书
1.
Interpretation and review for decision XIX/6 of the nineteenth meeting of the Parties to the Montreal Protocol
《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第19次会议第XIX/6号决定及相关决议的解读与述评
2.
Based on Montreal Protocol, its later amendments and the national scheme of China’s ODS phasing out (the revised draft), makes an overall discussion of the prospect and historic status of HCFCs in China’s refriger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industry.
以《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修正案和《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 (修订稿 )》为依据 ,全面论述了HCFC制冷剂在我国的使用前景及在我国制冷空调行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6)  Montreal Protocol
《蒙特利尔议定书》
1.
According to the Montreal Protocol Copenhagen Amendment,China will carry out effective control and phase-out of HCFCs from 2013.
依据《蒙特利尔议定书》哥本哈根修正案,中国将从2013年实质性控制和淘汰HCFCs。
补充资料:蒙特利尔学会
      20世纪30年代初在蒙特利尔倡导加拿大新诗运动的用英语写作的诗人小组。他们大多是麦吉尔大学的师生,编辑出版介绍现代派诗歌的杂志。他们的思想受17世纪哲理诗、法国象征主义以及托·艾略特著作的影响,主张改革诗的形式,用现代的词汇和比喻,深入挖掘现实生活中的题材。它的核心人物是诗人、评论家马·斯密斯(1902~
  )。他在麦吉尔大学就读时开始研究英国新兴的现代派诗歌,写过评论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专论。后去英国爱丁堡大学研读哲理诗,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创办《麦吉尔双周刊》和《蒙特利尔使者》杂志,推动了加拿大现代派诗歌创作。1936年开始在美国密执安大学任教。他是《加拿大诗歌》(1943)和《牛津加拿大诗集》(1958)的主要编辑人。早期的作品有短小优美的自由体的风景诗,也有嘲弄现代文明的讽刺诗,主要诗集为《不死鸟的消息》(1943)。
  
  亚·莫·克莱因(1909~1972)与斯密斯同为《麦吉尔双周刊》的主要编辑。他生于蒙特利尔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毕业于麦吉尔大学。1933至1954年曾从事律师工作。他推崇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编辑过犹太人刊物,是犹太民族主义运动支持者。他出版过诗集《没有一个犹太人......》(1940)和《诗集》(1944)等。早期作品多与犹太人生活有关,文笔幽默而有力。在《希特勒祸害》(1944)中则以愤怒的激情揭露了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摇椅》(1948)描述了魁北克加拿大法语民族的生活,流露出怀旧感伤的情绪。此书获得总督奖。中篇小说《第二个画卷》(1951)以象征手法表现了犹太人寻找理想家园的主题。
  
  其他成员为弗·司各特(1899~
  )和利·肯尼迪(1907~
  ),他们都是《加拿大信使》杂志的编辑。司各特曾协助斯密斯编辑《麦吉尔双周刊》,并在麦吉尔大学任教。他以文才敏锐见长,作品内容包括政治、自然、爱情等,但以抒情诗较佳,诗集有《序曲》(1945)。肯尼迪的诗有艾略特、庞德的影响,常带有宗教色彩。《尸衣》(1933)是他唯一的诗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