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ɑlɑqinfu
玛拉沁夫(1930~ )
2) Ma Laqinfu
玛拉沁夫
1.
Ma Laqinfu is the son of grassland,grassland’s latex brighten him up,grassland’s needfire lighten his eyes.
玛拉沁夫是草原的儿子,草原的乳汁哺育他成长,草原的篝火照亮他的眼睛,使他熟悉了草原的心灵和风采,草原始终是他创作的支柱,是他生命中的歌,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3) Rachmaninoff
拉赫玛尼诺夫
1.
On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Rachmaninoff s Piano Concerto;
论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的艺术特征
2.
Rachmaninoff and his "Prelude in ~#C Minor";
拉赫玛尼诺夫与他的《~#C小调钢琴前奏曲》
3.
Rachmaninoff and His Song of Art;
拉赫玛尼诺夫和他的艺术歌曲
4) Rakhmaninov
拉赫玛尼诺夫
1.
An Analysis of Performing Rakhmaninov s Prelude in C Sharp Minor;
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前奏曲》演奏分析
2.
A Brief Analysis of Sergey Rakhmaninov s Romance;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浅析
3.
The Research of Rakhmaninov s Piano Prelude;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研究
5) Rachmaninov
拉赫玛尼诺夫
1.
Rachmaninov s Complex about Death;
拉赫玛尼诺夫的死亡情结
2.
Sergej Rachmaninov (1873-1943) was an outstanding composer, pianist and conductor.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是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
3.
Sergey Rachmaninov, a Russian composer in the Late Romantic, composed a large amount of pieces in his life.
拉赫玛尼诺夫是浪漫主义后期的俄罗斯作曲家,他一生中创作了很多乐曲,但最著名的钢琴独奏曲就是24首前奏曲。
6) The Brothers of Karamazov
《卡拉玛佐夫兄弟》
1.
This essay is an application of Ivanov\'s critical method to probe into The Brothers of Karamazov,a masterpiece by the famous 19th century Russian novelist Dostoyevsky,in an attempt to reveal the thematic and artistic uniqueness of the novel,namely the "symbolization of reality and the realization of symbols.
本文以此为批评方法,深入剖析了19世纪俄罗斯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卡拉玛佐夫兄弟》,揭示该小说在思想和艺术上表现出的独特性,即"现实的象征化与象征的现实化"。
补充资料:玛拉沁夫(1930~ )
现代蒙古族作家。辽宁省吐默特旗人。幼时家境贫困,只读了几年书。1945年参加八路军,受到部队生活的锻炼;他还参加过内蒙古解放初期急风暴雨般的阶级斗争,担任过基层领导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蒙古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深厚的生活积累,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1951年,发表处女作《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受到文艺界的重视。1952年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得到许多著名作家的指导,开阔了艺术视野,提高了观察生活的能力与艺术表现能力。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79年后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民族文学》杂志副主编、主编。
玛拉沁夫主要从事小说创作。1956年长篇小说《在茫茫的草原上》(后更名为《茫茫的草原》)上部出版,这部小说反映了内蒙古察哈尔草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内蒙古自治运动和解放战争初期所进行的尖锐复杂的斗争,以及同民族上层分子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终于获得解放的斗争生活。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独特生活道路和个性的人物。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抒情笔调是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它是解放后第一部反映蒙古族人民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曾获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0周年文艺评奖文学一等奖。此外,先后出版的还有短篇小说集《春的喜歌》(1954)和《花的草原》(1962)、中篇小说《第一道曙光》(1980)、《玛拉沁夫小说散文选》(1982)等。
玛拉沁夫也从事散文与电影文学创作。散文集有《远方集》,电影文学作品有《草原晨曲》、《沙漠的春天》和《祖国啊,母亲》。
玛拉沁夫的创作,着力描写的是草原生活,以及蒙古族人民的性格,其作品绐终没有离开歌颂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团结这一主题。茅盾在《〈花的草原〉序》中曾说,"玛拉沁夫的作品,好处就在它们都是从生活出发",他的作品“民族情调和地方色彩是浓郁而鲜艳的”,"写草原风光,笔墨轻灵而明丽"。玛拉沁夫的有些作品已被译成英、俄、日、法、世界语等文字。
玛拉沁夫主要从事小说创作。1956年长篇小说《在茫茫的草原上》(后更名为《茫茫的草原》)上部出版,这部小说反映了内蒙古察哈尔草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内蒙古自治运动和解放战争初期所进行的尖锐复杂的斗争,以及同民族上层分子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终于获得解放的斗争生活。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独特生活道路和个性的人物。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抒情笔调是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它是解放后第一部反映蒙古族人民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曾获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0周年文艺评奖文学一等奖。此外,先后出版的还有短篇小说集《春的喜歌》(1954)和《花的草原》(1962)、中篇小说《第一道曙光》(1980)、《玛拉沁夫小说散文选》(1982)等。
玛拉沁夫也从事散文与电影文学创作。散文集有《远方集》,电影文学作品有《草原晨曲》、《沙漠的春天》和《祖国啊,母亲》。
玛拉沁夫的创作,着力描写的是草原生活,以及蒙古族人民的性格,其作品绐终没有离开歌颂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团结这一主题。茅盾在《〈花的草原〉序》中曾说,"玛拉沁夫的作品,好处就在它们都是从生活出发",他的作品“民族情调和地方色彩是浓郁而鲜艳的”,"写草原风光,笔墨轻灵而明丽"。玛拉沁夫的有些作品已被译成英、俄、日、法、世界语等文字。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