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Zhɑng Kun
张琨(1917~ )
2) Zhɑng Shɑnkun
张善琨(1905~1957)
3) Zhɑng Ping
张平(1917~1986)
4) Zhang jigao
张季高(1917~ )
5) Zhɑng Ding
张仃(1917~ )
6) Liu Kun
刘琨
1.
The Situation of Bing Prefecture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Jin Dynasty——Focused on Liu Kun being Appointed Acting Grand Administrator of Bing Prefecture;
永嘉乱后的并州局势——以刘琨刺并为中心
2.
A Classic Expereince of Liu Kun of West-Jin Dynasty;
论西晋诗人刘琨的经典化历程
3.
The fruit of the recent 10 years and the future in the study of Liu Kun;
刘琨研究的近十年成果及未来
补充资料:张琨(1917~ )
当代汉藏语言学家。字次瑶。美籍华人,生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1934~1938年在清华大学中文系攻读,获文学士学位。毕业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并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47年留学美国,1949年获耶鲁大学硕士学位,1955年获耶鲁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1951年起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执教,历任讲师、 副教授、 教授。1963年转至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任中国语言学、汉藏语教授迄今。40年代期间,对中国的苗、瑶、藏、纳西诸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实地调查和比较深入的研究。1947年写出《苗瑶语声调问题》的重要论文,奠定了苗瑶语声调研究的基础。赴美国后,除继续研究苗瑶语,发表《原始苗瑶语声调的构拟》(1973)、《原始苗语的声母》(1976)等论文外,侧重对于藏语和嘉戎语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著,如《拉萨话元音的和谐》(1968)、《嘉戎语的历史音韵研究》(1975)、《藏语在汉藏语比较语言学中的地位》(1978)、《藏语口语中的时与体》(1981)、《苗瑶、藏缅及汉语前置鼻音的塞音声母:是扩散的结果还是同语系的证据?》等,对汉藏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作出一定贡献。所编写出版的《藏语口语读本》(1964~1981),已成为西方语言学家了解藏语拉萨方言的津梁。此外,与李霖灿合编的《纳西象形文字字典》(1944)一直是纳西语文研究的重要工具书。他在汉语史研究方面,对切韵音系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切韵所反映的音应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去考察,即既有齐梁的时代性,又包含南、北的方言性。这一论点已获得语言学界许多学者的重视或赞同。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