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哈德成(1888~1943)
1)  Ha Decheng
哈德成(1888~1943)
2)  Zhɑng Decheng
张德成(1888~1967)
3)  Detianqiusheng
德田秋声(1871~1943)
4)  Zaha Hadid
扎哈·哈迪德
1.
From the Dynamic Composing to the Overall Design of Non-linearity and Fluid Style —— Interpreting the Design Vocabulary of Zaha Hadid’s Two Works for Competition;
从“动态构成”到“非线性流体式整体设计”——解读扎哈·哈迪德两个竞赛方案设计语汇
2.
Itsuko Hasegawa and Zaha Hadid:comparison of twowoman architectural masters;
长谷川逸子与扎哈·哈迪德:当今两位女建筑大师的比较
3.
Development of Zaha Hadid s Design Idea and Logic of Her Formal Language;
浅析扎哈·哈迪德设计思想之衍变及形式语言之逻辑
5)  Ahad.Ha-am
阿哈德·哈姆
6)  Volhard-Erdmann thiophene synthesis
福尔哈德-埃德曼噻吩合成法
补充资料:哈德成(1888~1943)
      中国伊斯兰教学者、著名阿訇。名国桢,字以行。经名希拉伦丁。回族。陕西南郑人。出身经学世家。通晓阿拉伯、波斯、乌尔都、英语等多种语文。本世纪初,上海伊斯兰教界人士为了同伊斯兰国家交流宗教文化,创办协兴公司,哈德成作为公司成员驻科伦坡达11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借朝觐之便,沿途在各伊斯兰教国家学习、考察。1924年回国后,任上海浙江路清真寺教长,与马晋卿、沙善余、伍特公、刘彬如等上海穆斯林知名人士,发起成立中国回教学会,并创办会刊《月报》,逐期连载与伍特公等合译的《古兰经》(前 3卷)初稿。1928年倡议创办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培养伊斯兰教职人员,并先后选派马坚等 6名学生去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抗战初期,他在上海租界帮助穆斯林群众和有关人士从事抗日活动,发起组织两个难民收容所。日军侵占上海后,他拒绝敌伪引诱,化名马国成,逃离沦陷区,千里辗转到达云南沙甸,与学成归国的学生马坚一起致力于《古兰经》的翻译等伊斯兰文化事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