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iong Yi
熊毅(1910~1985)
2) Luogeng Hua(1910-1985)
华罗庚(1910-1985)
3) Xiong Daren
熊大仁(1910~1981)
4) bear
[英][beə(r)] [美][bɛr]
熊
1.
Comparison of taking bear gall with cannulation or not;
熊有管与无管取胆的对比分析
2.
Effects of compound green additive on the quality and output of bear bile;
复合绿色饲料添加剂对熊胆汁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5) The Bear
《熊》
1.
Antinomy in Sorrow——On the Metaphor of Boon s Killing the Bear in William Faulkner s The Bear;
悲壮之中的悖论——论福克纳小说《熊》中“布恩屠熊”之隐喻
2.
“The Bear”:Calling for Natural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Morality——On McCaslin in William Faulkner s The Bear;
“熊”:呼唤自然意识和社会道德——威廉·福克纳《熊》的主人公解读
3.
Faulkner s Reflection on White American Civilization Through The Bear;
从《熊》看福克纳对美国白人文明的反思
6) The Bear
熊
1.
The Paradigm of The Bear and Faulkner s Literary Anxiety;
《熊》的创作范式及福克纳对人类的焦虑
2.
This thesis takes three representative woks——Coleridge’s The Rhy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Melville’s Moby Dick and Faulkner’s The Bear as examples, focuses on eco-ethics .
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就是文学作品中经久不衰的母题,本文以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麦尔维尔的《白鲸》和福克纳的《熊》三部在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例,以生态伦理为切入点来考察三部作品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衍变过程,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来论述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关系的演进,从文学的侧面再现人类生态伦理思想衍变过程中的几种主要形态,有着一定的新意和可行性。
补充资料:熊毅(1910~1985)
中国土壤学家。1910年4月13日生于贵州贵阳,1985年 1月24日卒于江苏南京。1932年在北平大学农学院毕业,后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技正、室主任。1947年赴美攻读土壤矿物学,获密苏里大学硕士和威斯康星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1年归国,历任中国科学院土壤队队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土壤及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土壤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等职。他还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当选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会员。他最早研究中国土壤的胶体化学和矿物学状况,基本阐明了中国土壤中粘粒矿物的分布规律;主持中国盐渍土的研究工作,阐明了旱、涝、盐、碱与地下水的关系,提出了综合治理黄淮海平原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中国首次采用井灌并排综合治理旱涝盐碱,获得成功。他以生态学观点研究中国太湖地区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对土壤肥力概念提出了独到见解。50年代中期,他领导了华北平原的土壤调查工作。一生撰写和主持编写论著220余篇,主要有《中国土壤》、《华北平原土壤》和《土壤胶体》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