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琶杰(1902~1962)
1)  Pɑjie
琶杰(1902~1962)
2)  Li Fangxun
李方训 (1902~1962)
3)  Chen Xiɑoxiɑ
陈肖霞(1962~  )
4)  Pipa
琵琶
1.
About the Tone Variation in Pipa Performance;
谈琵琶演奏中的音色变化
2.
Heart-striking Tunes: An Analysis of Pipa Rhyme Adapted from a Tang Dynasty Poem;
千古绝唱沁心扉 抑扬跌宕谱新声——琵琶独奏曲《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赏析
3.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 Tone Color of Pipa;
琵琶音色的分类解析与综合应用
5)  arpeggio [英][ɑ:'pedʒiəʊ]  [美][ɑr'pɛdʒɪo]
琶音
1.
This article introduce the popular cello scale and arpeggio books(include scale and arpeggio part of Daily Exer- cises and Violoncello Method)of United State of American,let the reader get information of American cello teaching and use it in Chinese cello teaching.
本篇所列举的书籍是中国至今为止从未出版发行,但在美国较为普遍、常用的音阶、琶音书籍(包括《大提琴每日练习》、《大提琴技巧》等书中的音阶、琶音部份)的全面而详尽的概述,让读者从中了解到美国大提琴教育在技术训练方面的最新资料。
2.
The training and practice of gamut , semi-gamut, arpeggio etc,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piano teaching.
在钢琴教学中,音阶、半音阶、琶音、属七和减七和弦琶音、双八度以及双三度等这些技术类型的训练占着重要的地位。
3.
The practice of the basic techniques of musical scale,arpeggio and chord has not been duly highlighted in the course of piano education.
在钢琴教学中,音阶、琶音、和弦作为钢琴基本技巧练习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6)  lute [英][lu:t]  [美][lut]
琵琶
1.
The Comparison Study on the Lute Arts of Pudong School and Wang School;
浦东派、汪派琵琶艺术比较研究
2.
In Qin Dynasty, lute refers to a straight-neck drum with a sound box-also called Qin-Lute,first round,then,pear-shaped.
琵琶,在古代是所有弹弦乐器的总称。
3.
The music art of lute (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 came from the minorities in the west region in the Tang dynasty, giving the audiences and scholars in the central region unusual novel feelings.
唐代传自西域的琵琶艺术,为当时的中原听众平添了异样的新奇之感,因而博得了文人学士的喜好,写作了大量有关琵琶的诗歌。
补充资料:琶杰(1902~1962)
      蒙古族民间诗人、曲艺演员。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回苏屯贫苦牧民家庭。自幼喜爱说唱艺术。8岁被迫到王府为奴,后当喇嘛。曾三次逃出寺院,最后一次被定为叛逆罪名,送交官府治罪。因他擅长说书,得以从轻判罪。奉命每年在庙会上无偿演唱,并且终身不得结婚。琶杰18岁正式踏上了民间艺人的道路,走遍了昭、哲、锡、察四盟的20多个旗,为广大牧民说书歌唱。在他的演唱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和对反动统治者的反抗精神,因而博得了牧民们的喜爱。1945年前,琶杰以说唱中国古典小说《三国》、《两汉演义》、《隋唐》、《水浒》等长篇为主,同时也编唱了《桑杰塔力雅齐》、《色布金》、《白虎哥哥》等歌曲,以及《盖丽布尔召》、《骏马赞》、《故乡赞》、《苏日赞》等好来宝唱段,用以讽刺反动统治者的腐化生活。
  
  1945年后,他一面积极参加家乡的民主革命以及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一面热情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写出了《看见我的故乡啊就自豪》的长诗。以后又创作了《英雄的格斯尔可汗》、《镇压恶魔的故事》、《呼日勒巴特尔》等各种形式的作品,并且用蒙语说书形式讲说了《白毛女》。在他极为丰富的创作中,《两只羊羔的对话》和《牧童哈敦巴特尔》,以鲜明的主题,巧妙的艺术手法,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琶杰作品集《英雄的格斯尔可汗》分别以蒙文和汉文出版。琶杰的好来宝有着诗一般的语言,词汇丰富生动,正反面人物形象鲜明。表演时似说似唱,韵律协调自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琶杰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内蒙古分会副主席等职。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