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李开先(1502~1568)
1)  Li Kɑixiɑn
李开先(1502~1568)
2)  Li Kaixian
李开先
1.
One stands for Li Kaixian, who is one of the famous men of letters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other is in favor of an anonymous writer.
有关《断发记》的作者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为李开先作,一为无名氏作,其中李开先作《断发记》为大多数人的看法。
3)  A Study of Li Kaixian s Dramas
李开先戏曲研究
4)  The contribution of Li Kaixian's Operatic Criticism
李开先曲论之贡献
5)  Mr. Li!Mr. Li!
李先生!李先生!
6)  Li Xiannian
李先念
1.
The Study of Li Xiannian s Thought in Finance and Trade;
李先念财政贸易思想研究
补充资料:李开先(1502~1568)
      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字伯华,号中麓。山东章丘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吏部考功主事、员外郎、郎中,后升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嘉靖十年(1531),运饷至宁夏,深感边事堪忧,慨然有"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之志"。嘉靖二十年(1541),李开先目睹朝政腐败,抨击夏言内阁,被罢官。他壮年归田,"龙泉时自拂,尚有气如虹",希望朝廷重新起用,但又不肯趋附权贵,所以只能闲居终老。
  
  嘉靖初年,李开先与王慎中、唐顺之、赵时春等并称"八才子"。李开先的文学主张和以王慎中、唐顺之等为代表的唐宋派接近。他不满"前七子"所掀起的复古潮流,赞扬感情真挚,"随笔随心","常言常意"而不加雕琢的民歌俗谣。他认为真诗只在民间。他用了极大的功夫搜集和制作"士大夫所不道"的市井俗曲。他推崇与正统诗文异趣的戏曲小说,幼年"颇究心金元词曲"。他主张戏曲语言"俗雅俱备","明白而不难知"。
  
  嘉靖二十六年(1547),李开先写成传奇《登坛记》和《宝剑记》。《登坛记》未见流传。今存《宝剑记》共52出,写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取材于小说《水浒传》而有所改动。林冲原任征西统制之职,"只知忠君爱国,不解附势趋时",因上本弹劾童贯而被谪降为提辖。又参奏太尉高俅,因而高俅以看宝剑为名,将林赚入白虎节堂,问成重罪。林妻张贞娘,拚死击鼓鸣冤。林冲后被刺配沧州充军。解差受高俅密令,欲在野猪林杀害林冲,幸为鲁智深所救。陆谦、傅安奉命赶赴沧州,火烧草料场,林冲被逼无奈,杀死奸细,投奔柴进。柴进荐其上梁山聚义。高俅之子高朋图谋霸占张贞娘,以林冲造反相要挟,欲强逼成婚。林母自尽,王妈妈帮贞娘逃出汴城。侍女锦儿代嫁,在洞房中自尽。贞娘逃亡中被尼姑所救,在白云庵出家。梁山英雄起兵攻打汴京,朝廷震恐,招安林冲、宋江等人,加封官职,并将高俅父子问成死罪,解至军前,任林冲发落。林冲报仇后,在白云庵与张贞娘相遇,夫妻团圆。《宝剑记》中林冲与高俅等人的矛盾,是由于林冲一再上本参奏童贯、高俅等奸臣树党营私,祸国殃民,而不单纯由于高衙内图谋林妻张贞娘。因而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比小说《水浒传》的描写有更深的社会意义。《宝剑记》有雪蓑渔者序,说此剧"坦窝始之,兰谷继之,山泉翁正之,中麓子成之"。说明此剧是李开先根据他人的剧本改编而成。雪蓑渔者又说此剧"有所托焉。以发其悲涕慷慨抑郁不平之衷"。在《宝剑记》中,李开先身受政治打击而罢职闲居的郁愤情绪时有流露;对封建统治的黑暗有所揭露;对明代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也有曲折的反映。《宝剑记》第37出,写林冲夜奔梁山,表现了林冲"专心投水浒,回首望天朝"的复杂心情,在昆曲和京剧中盛演不衰。明陈与郊的《灵宝刀》传奇系根据《宝剑记》改编。
  
  另有《断发记》传奇一种,现存万历刊本,题李开先作。演隋末李德武因罪流放岭南,其妻裴淑英坚决不改嫁,断发绝食以示决心,后与李德武重会的故事。
  
  李开先著有杂剧《园林午梦》、《打哑禅》、《搅道场》、《乔坐衙》、《昏厮迷》和《三枝花大闹土地堂》6种,收于《一笑散》中,现仅存首2种。《园林午梦》写一渔翁在园林中午睡,梦见崔莺莺、红娘与李亚仙、秋桂斗嘴,各论贵贱而贵贱难分。《打哑禅》写老和尚与屠夫打哑禅,彼此强作理解,实则颠倒是非。这两部作品宣传富贵利达和语言文字皆归于空的虚无哲理,追求无欲无梦的"至人"境界,表现了作者思想中的消极因素。
  
  李开先收藏戏曲作品极富,在当时有"词山曲海"之称。他曾根据家藏元剧1000余本,和门人共同精选订定16种,成《改定元贤传奇》。他还校刊乔梦符和张小山的散曲,并编选《市井艳词》、《诗禅》等。
  
  李开先著有几种散曲集,颇具特色。仿民歌《傍妆台》作《中麓小令》 100首,仿民歌《一江风》作《卧病江皋》110首,都有"喻言托兴","愤世疾邪",同情人民的内容。散曲《四时悼内》,悼念妻子,情意深切。他的诗文有《闲居集》传世,其中不乏忧国忧民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辑印他的作品《李开先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