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虎门、广州之战
1)  Humen-Guɑngzhou zhi Zhɑn
虎门、广州之战
2)  Humen war
虎门战役
3)  Battle of Shouzhou
寿州之战
1.
On the Historic Position of the Battle of Shouzhou between Later Zhou Dynasty and Southern Tang Dynasty;
后周南唐寿州之战及其历史地位
4)  the war in HengZhou
衡州之战
5)  Qinzhou zhi Zhɑn
秦州之战
6)  Ruzhou zhi Zhɑn
汝州之战
补充资料:虎门、广州之战
      鸦片战争期间,中国清军在广东虎门、广州地区抗击英军入侵的作战。
  
  清道光二十年(1840)夏,英国为打开中国贸易大门,借口清朝销毁鸦片,发动侵华战争。英军自广东沿海北犯,攻陷浙江定海后,在天津大沽口与清政府商定于广东举行谈判。十一月,钦差大臣琦善抵达广东,因英国全权代表义律(即C.埃利奥特)所提条件苛刻,清廷决定从各省调兵,准备武力抵抗。英军为迫使清方就范,率先向清军沙角、大角炮台发起进攻。这两座炮台筑于虎门口东西两侧的山上,是虎门要塞的第一重门户。沙角炮台由副将陈连陞率兵600余人据守,大角炮台由千总黎志安率兵150余人守卫。十二月十五上午,英舰7艘、轮船4艘、舢板10余只,载英军1500余人,分左右支队,开始进攻。右支队以舰炮轰击沙角炮台正面,压制清军炮火,陆战队抄袭炮台侧后,抢占制高点,用野炮俯击。清军腹背受敌,伤亡惨重,陈连陞壮烈牺牲,炮台失陷。大角炮台也被英军左支队占领。
  
  道光帝得知沙角、大角炮台失陷,决定对英宣战,任命御前侍卫内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赴广东前线指挥作战。义律探悉清方调兵遣将,便中断谈判,于二十一年二月初五,出动舰船18艘,准备再次进攻,并抢占了未设防的下横档。在其北里许的上横档岛上,清军筑有横档、永安炮台;东岸武山上,筑有威远、靖远和镇远炮台;西岸南沙山上,筑有巩固炮台;六座炮台共安各式大炮260余门。这里是虎门要塞的第二重门户,由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3500余名清军及数千水勇驻守。初六晨,下横档的英军炮击上横档,英舰4艘围攻横档、永安炮台,英军于两侧登陆,守军纷纷撤离,上横档遂被英军占领。与此同时,英两艘主力舰轰击威远、靖远和镇远炮台,英军3000余人从炮台翼侧登陆,分路包抄,守军不支而溃;关天培于靖远炮台督战,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最后以身殉国,三座炮台相继失守。下午,巩固炮台亦失。英军占领虎门要塞后,溯江而上,连陷乌涌、猎德、二沙尾诸炮台,兵临广州城下。
  
  
  三月二十三,奕山抵达广州,决定以城东南、西南为防御重点,将清军分拨四郊守卫。四月初一夜,奕山调遣水勇1700余人,驾乘民船、小艇,兵分三路,对泊于二沙尾和白鹅潭一带的英舰船实施火攻,由于英军早有戒备,未能取得预期战果。初四下午,英军2700余人,分作左右纵队,对广州城发起进攻:右纵队360人进攻城西南的沙面商馆;左纵队2300多人迂回到清军设防薄弱的城西北缯步一带登陆。初五,英军向城北发起进攻,四方等炮台陷入敌手,清军纷纷退入城内,广州城完全暴露在英军的炮火之下。初六,奕山急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乞和,与义律签订了屈辱的《广州和约》。中旬,英舰船撤出广州、虎门地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