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杨度(1874~1932)
1)  Yɑng Du
杨度(1874~1932)
2)  Yang Guoshu
杨国枢 (1932~  )
3)  Yang Du
杨度
1.
A Comment on Yang Du s Proposition of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评杨度民国初年的君主立宪主张
4)  Shen Shou
沈寿 (1874~1921)
5)  Lin Bɑishui
林白水(1874~1926)
6)  Chen Jiɑgeng
陈嘉庚(1874~1961)
补充资料:杨度(1874~1932)
      清末反对礼教派的主要人物之一。字晢子,号虎公,晚年学佛,又号虎禅师。湖南省湘潭县石塘人。戊戌变法期间,接受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的维新思想,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清廷统治。1906年主编《中国新报》,发表《金铁主义说》,主张君主立宪。他曾反对暴力和革命,主张通过不流血的君主立宪,把中国改造为能与帝国主义列强角逐的经济和军事大国。这种改良主义理论,遭到章炳麟(1869~1936)等革命派的抨击。同年,杨度又写《中国宪政大纲应吸收东西各国之所长》和《实施宪政程序》两文,与梁启超的《东西各国宪政之比较》一起上奏。第二年,清政府将政治考察馆改为宪政编查馆,杨任该馆提调,参与沈家本主持的修律工作。
  
  1910年,清资政院会议期间,杨度出席,解释宪政编查馆核定《大清新刑律》的宗旨。他指出中国必须在法律上消除家族的各种特权,国家和人民之间,是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国家对人民要有"教之之法"和"养之之法",国家要给人民以"营业、居住、言论等等自由",人民"对于国家担负责任"。这一名为"国家主义"实质上仍是"金铁主义"的法律理论,遭到以劳乃宣为代表的守旧派的抨击。
  
  从清末到民初,杨度始则反对共和革命,继则参加复辟活动,他的君主立宪救国理论在实践中处处碰壁,最后彻底破产。"五四"运动以后,在苦闷徬徨中,工农革命运动使他看见了中国的未来。他长期与李大钊(1889~1927)等共产党人接触,世界观也有了根本的转变。1929年秋,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党的批准,成为秘密党员,为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