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心无本体
1)  xinwubenti
心无本体
2)  ontology based on nothing
无化本体
1.
This is a progress of the free action,and the sober conscience,loneliness,dreaming and drunkenness is his existing mode and forms the ontology based on nothing.
而其中的清醒、孤独、梦幻和沉醉作为“自由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实际上构成了无化本体论。
3)  noumenon(Xinxing-Benti)
心性本体
4)  Intrinsic good
本体仁心
5)  "heart" ontology
"心"本体论
6)  heart ontology
心本体
补充资料:心无本体
      中国明末清初哲学家黄宗羲提出的一个命题。出自《明儒学案·自序》:"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其本体。"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心指思维器官,《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亦指认识作用,王守仁说:"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本体指本然状态,王守仁把天理、良知当作心的本体,其四句教的第一句便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工夫一词,宋明学者多用为道德践履或精神修养之义。黄宗羲所说的心,是认识的主体;本体,是本然状态;工夫,乃指主观努力和体会。"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其本体",主要用以反对先验论,否认一切关于"心之本体"的观点。黄宗羲想用这一命题说明,人的认识本来不存在天生具有的道德意识或任何知识,做学问不要执定成局,而要充分发挥心的认识作用,通过不同的途径去认识、把握真理。他编《明儒学案》,正是以这种态度对待各家学说的。他在该书《序》中说:"羲为《明儒学案》上下,诸先生深浅各得,纯疵互见,要皆功力所至,竭其心之万殊者,而后成家,未尝以懵懂精神冒人糟粕。于是为之分源别派,使其宗旨历然。"还说:"工夫即本体"。这一命题把道德意识及知识看作后天学习和践履的结果,表现出唯物主义的倾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