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秦汉时期教育
1)  qinhɑn shiqi jiɑoyu
秦汉时期教育
2)  Qin and Han Dynasties
秦汉时期
1.
Studies on developmental features of theories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zang-fu viscera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秦汉时期脏腑辨证学说发展特点研究
2.
Migration of Qiang People and Their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s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秦汉时期羌族的内徙与经济社会的变迁
3.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Traffic in Sontheast China Dwring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秦汉时期江南地区海上交通的发展
3)  Qin and Han Dynasty
秦汉时期
1.
Shaanxi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Propagation in Qin and Han Dynasty;
陕西秦汉时期道路交通发展与文化传播
2.
Research on the Idea of Agricul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and Famine Relief in Qin and Han Dynasty;
秦汉时期农业减灾救荒思想研究
3.
Issues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in Regions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in Qin and Han Dynasty;
秦汉时期岭南历史地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4)  Qin-Han dynasties
秦汉时期
1.
Southward Migration and The Economic Effect During Qin-Han Dynasties;
秦汉时期北人南迁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2.
In Qin-Han dynasties the land exploita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lood of Yellow River.
秦汉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方式与黄河水灾关系十分密切:黄土高原作为农业区,黄河水灾频繁;黄土高原作为畜牧区,黄河得以安流。
3.
In Qin-Han Dynasties,Frequent fluctuations in grain prices,plus or minus a larger,far more than volatility during the period of stability,especially at the turn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and the Han Dynasty,is the end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period of soaring grain prices.
秦汉时期粮价波动频繁,上下浮动幅度较大,波动时期远远超过稳定时期,尤其秦汉之交、两汉之际、东汉末年是粮价暴涨时期。
5)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秦汉时期
1.
From uncivilized State to civilized Society:The Transportation and Yue Nationality of Lingnan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走出蛮荒——交通与秦汉时期的岭南越族社会浅析
2.
Comment on the Ethnic Interactivities during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3.
The guiding principle,war plan,command characteristics,and tactics plan expressed in the typical strategic plans such as Reply Between the Guests,Reply in Hanzhong and so on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embody the following features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the strategic plan.
秦汉时期《客卿对》、《汉中对》、《草庐对》、《平吴疏》、《平陇蜀策》等典型战略预案的指导思想、战争运筹、指挥特征、战术方案诸内容,反映了秦汉统一战争中战略预案制定上所呈示的共性特征:能够立足于长远,放眼于全局,具有前瞻性;能够建立在最复杂的战略背景之上,致力于完成战略上的根本转折;能够充分考虑到军事行动的各种变数,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能够随着战争的进程而做适当的充实或调整,从而推动统一大业不断由胜利走向胜利。
6)  Qin-Han Period
秦汉时期
1.
Women education is valued in the Qin-Han period.
秦汉时期的女子教育在内容、形式和特点等方面都受到其时社会性质的制约。
2.
Qin-Han period was a time of feudal unity in China and all the uniform measures and the setting up of traffic network made it advantageous for the postal system to further develop and to be perfect.
秦汉时期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大一统时期,各项统一措施的实施和交通网的建立为邮传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提供了有利条件。
补充资料:秦汉时期教育
      公元前 221年,秦王赢政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立国13年,被陈胜、吴广发动的农民起义推翻。经楚汉战争,刘邦消灭项羽势力,于公元前 202年建立汉王朝(史称西汉,或称前汉)。公元 8年,外戚王莽代汉称帝,国号新,西汉灭亡。公元23年,农民起义推翻王莽"新政",皇族刘秀窃夺农民起义果实?诠?25年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或称后汉)。公元 220年,曹丕代汉称帝,东汉灭亡。秦、汉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建立统一的国家教育制度进行探索的时期。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实行吏师制,取消学校;汉朝则以秦为鉴,在儒家思想指导下,重视学校,推行教化,并首创太学和郡国学,为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秦王朝时期的教育 秦王赢政兼并六国后,为适应统一的封建国家政治的需要,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许多重大的措施。
  
  整理和统一文字 中国文字产生很早,新石器时代即出现彩陶刻划文字。殷商出现甲骨文字。西周始有大篆(亦称籀文),及至战国,各国文字虽同本于大篆,但因长期的封建割据,各国文字受方音的影响,出现许多不同方音的假借字,同时各国书法形体也有差异。"文字异形",对推行统一政令不利。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下令整理和统一文字,规定以统一前秦国小篆(亦称秦篆)为统一的书体,"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母敬分别编写《苍颉篇》、《爰历篇》 和 《博学篇》字书,作为标准文字的范本,并供学童识字之用。 字书四字为句,押韵, 便于诵记,为中国蒙学识字课本之先驱。整理统一后的文字,笔画多求简省,形体亦力求规范,今存的《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及峄山、会稽刻石的摹本,可窥其一斑。与小篆通行的同时,民间又有隶书的出现。隶书在小篆基础上改曲笔为直笔,变圆形为方形,化繁画为简易,使书写更为方便。秦王朝刑罚苛严,公文浩繁,隶书之兴,适其需要。今出土的秦简,书体多用隶书,即可证明。整理和统一文字,是秦王朝对中国历史作出的一大功绩。
  
  推行封建礼教 秦孝公用法家思想为指导,实行变法,把"公"和"忠"作为最高的道德规范,排斥儒家的孝、悌、仁、义等德规范。由于变法的胜利,巩固了地主阶级的新秩序,故自秦昭王起及至秦始皇统一全国,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观念,逐渐被秦国统治者所重视。秦简《为吏之道》载,"为人君则鬼,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慈,为人子则孝","君鬼臣忠,父慈子孝,政之本也"。这说明"孝"道不仅已被承认,而且提到了与"忠"相辅的地位。公元前 210年,秦始皇又提出妇女的贞节观念。在会稽刻石上记载有"有子而嫁,倍(背)死不贞","妻为逃嫁,子不得母"。但是,秦王朝推行封建道德规范,主要不是以教育为手段,而是仍依法家的"立法化俗"的思想,单靠刑罚的胁逼,故其效不显。
  
  设置博士官 博士官之制,起源于战国时齐鲁等国。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因袭其制,征召六国博士70人于朝廷,规定博士的职务是掌握古今历史文化,备作政府顾问。博士除参议政事外,亦有以私人名义传业授徒。
  
  颁"禁私学"令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 213),在咸阳宫设宴,仆射周青臣颂扬始皇"威德",特别提到,秦始皇改分封诸侯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是自古以来的帝王所不及。博士淳于越当即指责周青臣阿谀逢迎,并反驳说,帝王分封子弟功臣为诸侯,这是古代的传统制度,"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秦始皇将这一对立意见,交丞相李斯审议。李斯认为,各个时代的制度,都是因时而变的,古代的制度,不足效法。接着就指控以淳于越为代表的儒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李斯还指出,"学古"的根源是在于私学的存在,"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于是,提出"禁私学"的建议。具体实施方法是:①凡秦纪以外的历史书和非博士官所掌握的诗书、百家著作,一律送官府焚毁,只有医药、卜筮和农业用书除外。自命令下达之日起,逾30日而未将应烧之书烧毁者,施以黥刑,并罚作 4年筑城苦役。②有敢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知而不检举者同罪。③有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秦始皇批准了这个建议,并下令执行。这就是历史上的 "焚书" 事件。秦始皇晚年,迷信神仙,欲求"不老之药"。公元前219年,遣徐市(fú福)等下海求仙。徐市等一去不返。公元前 215年,再令方士卢生、侯生求仙觅药。卢生、侯生求仙药不得,恐被处死,又相约逃去。秦始皇大怒,在"焚书"的次年命御史拘讯有牵连的方士和儒生,最后亲自圈定"犯禁者" 460余人,活埋于咸阳。这就是历史上的"坑儒"事件。
  
  秦王朝时期的统治者不重视学校教育,忽视儒生的作用,"焚书"、"坑儒",这是加速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汉时期的教育 汉王朝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在儒家思想指导下,完成了文化教育政策上的大转变,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并为中国封建教育制度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文化教育政策 汉王朝的文化教育政策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废除"挟书律",诸子思想日见活跃。由于长期战乱和秦王朝的苛政,汉初社会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十分困苦。汉初统治者,为复苏社会经济,信奉黄老之学,实行"无为而治"的"休养生息"政策。加上当时战争余火未熄,政权亦处于诸侯王半割据状态,所以统治者对教育事业尚无暇顾及。儒家在汉初不被重用,但一些儒家学者却在积极宣传自己的主张,为以后汉王朝制订文化教育政策作了理论上的准备。他们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取天下" 和"守天下" 的时势任务不同,统治者采取的治术也应有所不同。认为秦王朝的灭亡,是"其道不易,其政不改"继续执行法家路线造成的。汉初政治家陆贾,提出"逆取而以顺守,文武并用,长久之术"的策略性建议。他认为对人民的统治,应以"教化"为主要手段,而不可单靠刑罚,因为刑罚只能"诛恶",不足以 "劝善","劝善" 要靠教化。文帝时,贾谊继承陆贾的教化思想,进一步提出推行教化的关键是在各级官吏,因此主张"敬士"、"选吏"。选吏必须用士,用士之道则在于"敬士"。至武帝时,董仲舒适应武帝时期政治上统一的需要,把战国以来的各家学说以及儒家各派,在《春秋》公羊学的名义下融汇起来,建立了一套"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为汉王朝的文化教育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班固说:"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见董仲舒)。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文化教育政策建议,并加以实施。建元五年(公元前 136)下令置儒家五经博士,罢免其他诸子、传记博士,定儒术为一尊。元朔五年(公元前 124)经丞相公孙弘再次奏请,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此为太学之始。元光元年(公元前 134)令郡国举孝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令州郡举茂材、异等。
  
  经学教育和学校制度 汉初承袭战国遗风,诸侯王多招客养士,被招养之士,不限于儒家。自武帝始,采董仲舒之议,崇尚儒经,"以经术饰吏事",儒经便与仕途结合。国家设太学养士,以经术取士,士人亦"以经术进"自勉,社会上遂有"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之说。 经学的昌盛,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至东汉,班固在《东都赋》中以"学校如林,庠序盈门"赞其盛况。纵观两汉,学校制度分官学和私学两类:官学有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之分;私学又分经师讲学和书馆。
  
  中央官学 即太学。武帝时置博士弟子50人。博士弟子入学资格,一由太常选拔"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次由郡国选送"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者。平帝时,规定元士的子弟也可入学。东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又规定自大将军至600石官吏都可送子弟入学。太学学生名额代有增益。西汉成帝时增至3000人,东汉顺帝时增至 3万余人。匈奴等少数民族,也送子弟入学。太学教师皆由博士充任。西汉以名流升任,东汉选博士得经过考试。太学以儒家五经为教学内容。西汉末,出现古文经与今文经之争。今文经以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古文经晚出,以战国时古文字书写。同时,经文的字句、篇章及解说,也有差异。今文经得到政府的支持,太学所准立的皆今文经博士。古文经只在民间私学中传授。两汉时期,书籍甚少,学者难得,训诂句读皆赖口授,故博士讲经重视传授关系,形成师法和家法。某一经的大师,如得到朝廷尊信被立为博士,这个经师的经说便成为师法。弟子相传,又别为章句,便成家法,故一经有数家。两汉朝廷规定太学博士只能依师法家法传授,违背师法家法者则罢用。两汉今文经学,重在"微言大意",意在"通经致用"。东汉时,今文经学与谶纬迷信糅合,解说章句烦琐。当时就有人批评这种教育说:"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太学博士的教学方式,除个别传授外,还由高足弟子转相传授和集合弟子"大讲授"等方式。太学注重考试,西汉时每年考试一次,其方式是"设科射策",类似今日的抽签答问考试,分甲乙两科,以区别程度的高低。经考试,发现有下材或不能通一经者,即令退学。东汉桓帝时,改为每二年考试一次,通过者授予官职,不能通过者,允许继续学习。因考试甚严,又无学习年限的规定,故有太学生"结童入学,白首空归"者(见中?糯醒牍傺?)。
  
  地方官学 即郡国学。首创者为西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蜀地文化落后,文翁为淳化民风,选派郡县小吏至京师受业于博士,研习儒经,学成归蜀,委以官职。文翁又在成都市中,修筑学舍,招收下县子弟入学。数年后,蜀郡为之一变,可与文化较发达的齐鲁之地媲美。武帝时,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郡国学日见推广。郡国学设郡国文学官充任教师,其别名有文学祭酒、文学师、文学椽、文学主事椽,郡国学学生则称文学弟子。从史籍记载和考古发掘看,东汉郡国学更盛,不少郡守皆热心于创办学校。 尤引人注目的是, 除中原地区外,当时的边陲之地亦办了学校。创办地方学校的目的,在于通过儒家经学来宣传孝悌仁义等封建道德,以改造民间风俗。两汉地方学校,对地方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见中国古代地方官学)。
  
  经师讲学 经师讲学是汉代教育的另一种重要形式。经师讲学,其中有居官教授,而大多数为一代名儒自立"精舍"(亦称"精庐")"隐居教授"。《 汉书 》、《后汉书》 的《儒林传》 以及其他列传中,记载甚多。东汉经师讲学之风更是盛况空前。一些经师鸿儒,及门弟子和历年著录的门生,常有数百、数千之众,乃至万人以上。求学者亦不顾背井离乡,远行千里,负笈寻师。在私人精舍中,师生关系尤为亲密,学生对师长恭敬礼让。两汉经师讲学之所以兴盛,一方面是受国家"以经术取士"的影响;另一方面私人讲学思想束缚较少。太学博士多专一经,墨守章句,少有撰述,而私人讲学常兼授数经。东汉经师,有的不仅精通儒经,还兼及天文、历法、算学、律学等知识的传授。如何休"善历算",郑玄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郭躬通 "小杜律",钟皓 "以诗、律教授门徒"。东汉时,除经师私人讲学外,民间还有传授科学和技术的教育。如名医华佗以"刳破"(外科手术)和针灸传授弟子。涪翁著《针经脉诊法》传于弟子。樊英、 段翳、 廖扶等精通星占、天文,皆传弟子。东汉方技之术,虽多杂以迷信,但诚如范晔所说:"汉世异术之士甚众,虽云不经,而亦有不可诬。"
  
  书馆 亦称书舍,为两汉儿童识字习字之场所。书馆教师称为书师。中国字书最早起于西周《史籀篇》。秦始皇时, 李斯、 赵高、 胡母敬分别编写 《苍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汉初民间书师将此三篇合一,统称《苍颉篇》。合一后的《苍颉篇》,四字为句,押韵,断60字为一章,计55章,3300字。后扬雄作《训纂篇》,顺续《苍颉篇》,剔除《苍颉篇》中重复字,计89章,5340字。班固又补作 13章, 计 102章,6120字,均无复字。和帝时贾鲂,又作《滂熹篇》。后人以合并后的《苍颉篇》、《训纂篇》、《滂熹篇》统称为《三苍》。两汉儿童的识字课本,除上述四字为句的字书外,还有间以七字、四字、三字为句的字书,西汉武帝时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元帝时史游编的《急就篇》皆是。《凡将篇》已佚,《急就篇》今犹存。《急就篇》以63字为一章,共32章,2016字,内容涉及农艺、饮食、器用、音乐、生理、兵器、飞禽、走兽、医药、人事等方面的应用字。汉代儿童,约8、9岁入书馆学习,年限不定。习完字书后,即进而学习《孝经》、《论语》,以作学经前的准备。汉代书馆的实际状况,无详备资料可查,今仅从片断记载中窥其一二,王充《论衡·自纪篇》说,他"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书师在教学中常采取体罚,此记载甚明。入书馆学习需交纳学费,并非贫家儿童皆可入学。
  
  

参考书目
   孟宪承等编:《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61。
   马端临:《文献通考·学校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