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章炳麟(1869~1936)
1)  Zhɑng Binglin
章炳麟(1869~1936)
2)  Tɑiyɑn)
章炳麟(太炎)(1869~1936)
3)  Zhɑng Tɑiyɑn
章太炎(1869~1936)
4)  Zhang Binglin
章炳麟
1.
Zhang Binglin s ChengYunTu and His Theory of Final Shift;
章炳麟的《成均图》及“音转理论”
2.
Modeling after the Ancients Yet Not Trying to Restore; Unyielding Yet Not Conservative ——on the Sense of Mission,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Rigorous Scholarship of Zhang Binglin s and Huang Kan s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师古而非复古 坚守而不保守——论章炳麟黄侃国学研究和教育中的使命意识、独立思想和严谨学风
5)  ZHANG Bing-lin s Differenciation of Literary and Non-Literary Forms
章炳麟的文学观
6)  Zhang Bingli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章炳麟和祖国医学
补充资料:章炳麟(1869~1936)
      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思想家、学者。又名绛,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曾参加早期革命运动和辛亥革命。任《时务报》撰述和《经世报》编辑,主编《民报》和《大共和日报》。章炳麟长期从事学术著述和教育工作,发表过大量学术论著,对中国近代哲学、文学、历史学和语言学均有贡献。
  
  章炳麟在汉语音韵学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有4点:①在古韵的研究上,对王念孙、江有诰的古韵分部进行了修正,在江有诰古韵分部基础上,又分出一个至部、一个队部,定为23部,这对后来学者进一步确定古韵分部有重要参考价值。②章炳麟以前的古韵研究大都在韵部的分合上下功夫,审音能力强的学者对古韵某部大致读什么音有自己的看法,但除戴震以外,从未有人明白地说出来过。章炳麟是用汉字描写古韵音值的第一位学者。③在古纽的研究上,提出了中古娘日二纽上古归泥纽的看法(见古纽)。④章炳麟是第一个对古纽有系统认识的学者,在《国故论衡》中列有"纽目表",把古纽定为 5类21个。此外,他继孔广森之后,进一步提倡阴阳对转、旁转的学说,创造了《成均图》。人们往往不满意他的《成均图》和对转、旁转说,因为它造成了无所不通,无所不转。但是应该指出,章炳麟的通转说与孔广森的通转说不同。孔广森通转说为古韵分部服务,章炳麟利用通转说来解释文字的转注、假借以及"孳乳"的现象。这是他作《成均图》的真正目的。章炳麟关于音韵学的见解,集中反映在他的《国故论衡》、《文始》两部书里。另外,他的《新方言》是利用音韵学讲方言词汇唤起民族自尊心的带有宣传革命精神的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