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
1)  Yɑng Xiong
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
2)  BC (Before Christ)
公元前
3)  221 B.C.
公元前221年
4)  the year 500 B.C.
公元前500年
5)  117 B.C
公元前117年
1.
Textual Criticism on Sima Xiangru's Death in 117 B.C.,and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on Shih Chi and The History of the Han Dynasty's Chronology and Index Reckoning Method
司马相如卒于公元前117年考——兼论《史记》、《汉书》记年法与系年推算法的逻辑关系
6)  Wɑng Mɑng
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
补充资料: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
      中国西汉时期文学家、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成帝时为给事黄门郎。王莽时,校书天禄阁,官为大夫。以事被株连,投阁自杀,几死。少好学,博通群籍,多识古文奇字,长于辞赋,早年作有《长杨赋》、《甘泉赋》、《羽猎赋》等。后来以为"辞赋非贤人诗赋之正",谓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遂鄙薄辞赋,转而研究哲学和语言文字学。著《法言》、《太玄》,提出以"玄"作为宇宙万物根源的哲学观点,强调如实地认识自然现象的必要,并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驳斥了神仙方术的迷信。在社会伦理方面,崇尚儒家学说,主张一切言论应以"五经"为准则,反对老庄"绝仁弃义"的观点。于语言文字学,所著《方言》叙述西汉时代各地方言,被誉为中国方言学史上第一部"悬之日月而不刊"的著作,在世界方言学上也具有重要地位(见《方言》《汉语方言》)。又续《仓颉篇》,编成字书《训纂篇》。扬雄著作除《法言》、《太玄》、《方言》外,原有集,已散佚。明代张溥辑有《扬侍郎集》,至清代严可均所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收其赋、箴等共 4卷,最为详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