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耶尔内费尔特,A.
1)  Arvid Jrnefelt (1861~1932)
耶尔内费尔特,A.
2)  Fisher-Yates test
费歇尔-耶茨检验
3)  Paul Karl Feyerabend (1924~  )
费耶尔阿本德,P.K.
4)  Vetter
费特尔
5)  Courtenay
库尔特内
1.
Language Thoughts' Comparison between Courtenay and Saussure
库尔特内和索绪尔的语言思想比较
2.
Its rise is attributable to multiple factors,among which are mostly challenges to the then historical linguistics,the early work of Saussure,Courtenay and their schools,and the founding of the Prague School.
在这一大背景下,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有多种促成因素,主要包括历史语言学面临的问题、索绪尔和库尔特内及其学派的先期研究以及布拉格学派的成立等。
6)  Erik Axel Karlfeldt (1864~1931)
卡尔费尔特,E.A.
补充资料:耶尔内费尔特,A.
      芬兰作家。出生在俄国,父亲是芬兰人,当过沙俄将军、总督和参议员。他在大学期间研究法律,1890年获法学硕士学位。曾创办《日报》。后来在母亲的影响下阅读托尔斯泰的作品,改变了自己的理想和生活方式,移居芬兰洛赫亚农村,一面耕种,一面创作。1893年发表长篇小说《祖国》,1894年发表《我的觉醒》,自称是托尔斯泰的学生,并于1895年开始与托尔斯泰通信。1910年他到俄国拜见了这位作家。他的作品描写当时农村生活,也反映19世纪80年代芬兰民族启蒙运动和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作品有小说《人的命运》(1895)、《纯洁的理想》(1897)、《格雷塔和主人》(1925);剧本《沙姆尔和克鲁尔》(1899)、《死亡》(1903)、《责任》(1912);长篇小说《弟兄》(1900)、《海莲娜》(1902)、《大地的孩子》(1905)、《幸福的人儿》(1916)、《我的青年时代》(1919);短篇小说集《生活的海洋》(1904);杂文《土地属于大家的》(1907)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