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Shanghai Institute of Metallurgy, Academy of Iciences of China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补充资料: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1950年8月成立于上海。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以天然有机产物与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合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研究有机合成化学和物理有机化学着手,发展有机化学的反应、方法和理论,并积极从事一批具有较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应用研究。共设17个研究室和一个开发公司。
该所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 4大类:①天然有机和生物有机化学:甾体激素、前列腺素、昆虫激素、核酸的合成及应用、类除虫菊酯、碳水化合物、单细胞蛋白、多肽、萜类化学和植物碱;②元素有机化学:有机氟化学、有机钛化学和过渡金属有机催化、稀土和有机钯化学、有机磷化学、萃取化学、萃取剂结构与性能、有机硼化学及燃速催化剂;③物理有机化学和谱学:物理有机化学、计算机化学、激光化学、各种谱学和新的有机结构分析方法;④高分子和有关材料:含氟高分子和功能材料、液晶化学及其材料。
到1985年为止,共取得300余项科技成果,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有5项,获国家创造发明奖的有15项,获部、委、院和省市级各种嘉奖的科技成果有83项。其中的重大的科技成果有:结晶牛胰岛素全合成(与其他单位合作),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全合成(与其他单位合作),获1982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从天花粉中提取结晶天花粉蛋白,获1983年国家发明二等奖;可的松的七步合成法,获1966年国家发明奖;甾体激素的合成与甾体反应的研究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有机氟化学和自由基化学的研究,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氟塑料-46的新聚合方法与新品种,获1983年国家发明二等奖;石油发酵深度脱蜡,生产饲料蛋白和核酸的高产核酵母,获1983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萃取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获198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高活性的胂叶立德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等。该所还培养研究生,为国家批准的可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单位;还受中国化学会的委托,编辑出版《化学学报》和《有机化学》刊物。(见彩图)
该所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 4大类:①天然有机和生物有机化学:甾体激素、前列腺素、昆虫激素、核酸的合成及应用、类除虫菊酯、碳水化合物、单细胞蛋白、多肽、萜类化学和植物碱;②元素有机化学:有机氟化学、有机钛化学和过渡金属有机催化、稀土和有机钯化学、有机磷化学、萃取化学、萃取剂结构与性能、有机硼化学及燃速催化剂;③物理有机化学和谱学:物理有机化学、计算机化学、激光化学、各种谱学和新的有机结构分析方法;④高分子和有关材料:含氟高分子和功能材料、液晶化学及其材料。
到1985年为止,共取得300余项科技成果,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有5项,获国家创造发明奖的有15项,获部、委、院和省市级各种嘉奖的科技成果有83项。其中的重大的科技成果有:结晶牛胰岛素全合成(与其他单位合作),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全合成(与其他单位合作),获1982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从天花粉中提取结晶天花粉蛋白,获1983年国家发明二等奖;可的松的七步合成法,获1966年国家发明奖;甾体激素的合成与甾体反应的研究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有机氟化学和自由基化学的研究,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氟塑料-46的新聚合方法与新品种,获1983年国家发明二等奖;石油发酵深度脱蜡,生产饲料蛋白和核酸的高产核酵母,获1983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萃取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获198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高活性的胂叶立德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等。该所还培养研究生,为国家批准的可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单位;还受中国化学会的委托,编辑出版《化学学报》和《有机化学》刊物。(见彩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