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urrent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n China
中国现代钢铁工业
4) local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n China
中国地方钢铁工业
6) contemporary machine building-industry in China
中国现代机械工业
补充资料:中国现代钢铁工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钢铁工业。中国发展钢铁工业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80年代初已探明的铁矿石储量达400多亿吨,煤炭储量6000多亿吨。钢铁冶炼所需的其他各种金属元素也很丰富,其中钨、钼、钒、钛、镍、钽、铌、稀土等资源尤甚。这种资源上的优势在过去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据从1896年到1948年的半个多世纪的统计,全中国累计的钢产量只有760万吨(包括机械厂的钢产量在内)。其中达到最高年产量的1943年,也只有92.3万吨,而且绝大部分产量还分布在日本侵占的东北地区。
发展概况 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1949年全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但只经过短短三年的恢复时期,1952年钢产量就达到135万吨,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在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指引下,中国的钢铁工业从1953年起开始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50年代首先集中力量改建、扩建了鞍山钢铁公司,并着手新建了齐齐哈尔特殊钢厂、武汉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1958年起又建设了一大批地方中、小型钢铁企业,以及成都无缝钢管厂、酒泉钢铁公司等。60年代着重建设了四川的攀枝花钢铁公司、长城钢厂,以及青海的西宁钢厂、陕西的陕西钢厂等内地企业,并新建了马鞍山钢铁公司的车轮轮箍厂,改建了太原钢铁公司。70年代建成了武汉钢铁公司的1700毫米带钢热连轧机组、带钢冷连轧机组和冷轧硅钢片厂等工程,还建设了本溪钢铁公司1700毫米带钢热连轧机组和舞阳的厚钢板厂。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兴建具有最新装备的上海宝山钢铁总厂,第一期工程规模为年产钢300万吨,预定一号高炉于1985年内竣工投产。30余年来,上海、北京、天津、唐山、马鞍山、酒泉、重庆、湘潭、抚顺、大连、大冶、水城等重点钢铁基地和钢铁企业,也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1950~1983年国家给钢铁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约占全国总投资的8%弱。经过30多年生产和建设的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年产钢4000多万吨综合生产能力的比较完整的体系,钢产量跃居世界第四位。1949年,全国没收官僚资本的铁矿山和钢铁生产企业只有约30家;1983年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钢铁厂矿已发展到1200家左右。其中:年产钢 100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有13个,它们的钢产量约占全国的钢产量的65%;重点特殊钢厂有大冶、齐齐哈尔、大连、抚顺、重庆、上钢五厂等十余个;绝大多数省、自治区都还有本地区的骨干钢铁厂,其中浙江的杭州钢铁厂,江西的江西钢厂,湖南的涟源钢铁厂,河南的安阳钢铁厂,河北的邯郸钢铁总厂,云南的昆明钢铁公司,江苏的南京钢铁厂,山东的青岛钢厂等8个厂钢的年产量各在 20~25万吨之间,远在西北边陲的新疆八一钢铁总厂也年产钢、生铁和钢材各十多万吨。
产量 钢的发展速度快,1952年全国钢产量为135万吨,1983年达到4002万吨,增长了28.6倍,平均每年的递增速度为11.6%。1949~1983年,中国累计产钢5.47亿吨,生铁5.75亿吨,钢材3.87亿吨。历年的钢铁产量见表。
产地分布 钢铁工业的地区分布发生了可喜变化。旧中国的钢铁工业由于被日本帝国主义垄断,主要集中在东北一隅,如1943年东北的钢产量就占全国钢产量的94.5%,分布极不合理。到1952年,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未计台湾省)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高达85.8%,东北地区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70%。但经过30多年建设,布局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83年,沿海各省、市、自治区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已降到57.3%,东北地区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也降到了25.5%。与此同时,内地的钢产量已由1952年的19.3万吨上升到1983年的1710万吨,平均每年递增15.6%,其中西南、西北地区的钢产量达到500万吨,占全国的比重已由1952年的 3.8%上升到12.5%。1983年,钢铁系统除有100多个重点企业外,还有1000多个中、小企业遍布全国各地。
产品品种 钢铁产品的品种增多,钢和钢材的结构有了改善。建国初期,只能炼100多个钢种和轧制400多个规格的钢材;80年代初已能冶炼包括各类碳素钢、合金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并能轧制20000多个规格的钢材。多年来,针对中国资源特点,初步建立起本国自己的合金钢系列。1983年合金钢的比重达到 7%,低合金钢比重达到11.5%。从1952~1983年,转炉钢占钢的总产量的比重由7.7%扩大到50%左右;电炉钢比重由10.5%扩大到20%;钢材中的板(带)材、管材的比重由12.3%上升到36.1%。但由于钢材在品种和数量上满足不了国内需要,1950~1982年累计,共进口钢材7696万吨,出口钢材928万吨,净进口钢材6768万吨。
产品质量 钢铁产品的质量,尤其是1979年以来有了很大的提高。1983年,已有许多项钢铁产品按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并采取了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1979~1983年,获得国家金质奖的钢铁系统的产品有17个,获银质奖的有49个。1983年,重点企业生产的钢材中优质产品占其钢材总产量的比例,已达36%,比1980年的6%提高了30%。由于在品种质量上的发展,中国钢铁工业不仅可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提供大量钢材,而且国防工业和尖端科学所需的金属材料基本上可以立足于国内。
技术水平 钢铁工业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鞍山钢铁公司已建成2580立方米高炉;上海宝山钢铁总厂的4063立方米高炉也将建成投产;首都钢铁公司的二号、三号高炉采用了无料钟炉顶等30多项新技术,它的高炉喷吹煤粉和顶燃式热风炉等技术诀窍已经出口。在炼钢方面,最大的氧气顶吹转炉达150吨,最大的平炉为 500吨。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一期工程建设了300吨的大型氧气顶吹转炉;特殊钢厂有炉外精炼等设施。在轧钢方面,武汉钢铁公司引进了70年代水平的高度自动化的1700毫米带钢冷、热连轧机组和硅钢轧机,本溪钢铁公司安装了由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1700毫米带钢热连轧机组。更重要的是在生产建设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支300万人的职工队伍,其中仅工程师、经济师以上的专业干部达8.3万人,大专学校毕业的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14万人。仅1978~1983年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500余项,其中有50多项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科技成果获得了国家的发明奖。用普通高炉冶炼攀枝花高钛型钒钛磁铁矿,就是国内外炼铁技术上的一大创举。
管理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于1949年11月1日设置了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管理包括钢铁工业在内的全国重工业,第一任重工业部部长由陈云担任。1956年 5月1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撤销重工业部,分别成立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和建筑材料工业部,由冶金工业部主管钢铁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王鹤寿任第一任冶金工业部部长。
发展方针 钢铁工业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以及"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指引下,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进入了一个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新阶段。1983年比1978年:钢铁工业的利润、税金从50亿元增加到94.3亿元,增长88.6%;全国吨钢综合能耗已从2.52吨标准煤降到1.85吨;钢铁工业的资金利润率(按固定资产净值计算),已从9.3%提高到15.5%;定额流动资金周转期,从137天缩短到96天。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以首都钢铁公司(大型联合企业),上海第五钢铁厂(特殊钢厂),杭州钢铁厂(地方中型钢厂)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都好的先进企业。(见彩图)
参考书目
《中国经济年鉴》(1981、1982、1983),经济管理杂志社,北京。
发展概况 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1949年全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但只经过短短三年的恢复时期,1952年钢产量就达到135万吨,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在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指引下,中国的钢铁工业从1953年起开始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50年代首先集中力量改建、扩建了鞍山钢铁公司,并着手新建了齐齐哈尔特殊钢厂、武汉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1958年起又建设了一大批地方中、小型钢铁企业,以及成都无缝钢管厂、酒泉钢铁公司等。60年代着重建设了四川的攀枝花钢铁公司、长城钢厂,以及青海的西宁钢厂、陕西的陕西钢厂等内地企业,并新建了马鞍山钢铁公司的车轮轮箍厂,改建了太原钢铁公司。70年代建成了武汉钢铁公司的1700毫米带钢热连轧机组、带钢冷连轧机组和冷轧硅钢片厂等工程,还建设了本溪钢铁公司1700毫米带钢热连轧机组和舞阳的厚钢板厂。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兴建具有最新装备的上海宝山钢铁总厂,第一期工程规模为年产钢300万吨,预定一号高炉于1985年内竣工投产。30余年来,上海、北京、天津、唐山、马鞍山、酒泉、重庆、湘潭、抚顺、大连、大冶、水城等重点钢铁基地和钢铁企业,也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1950~1983年国家给钢铁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约占全国总投资的8%弱。经过30多年生产和建设的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年产钢4000多万吨综合生产能力的比较完整的体系,钢产量跃居世界第四位。1949年,全国没收官僚资本的铁矿山和钢铁生产企业只有约30家;1983年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钢铁厂矿已发展到1200家左右。其中:年产钢 100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有13个,它们的钢产量约占全国的钢产量的65%;重点特殊钢厂有大冶、齐齐哈尔、大连、抚顺、重庆、上钢五厂等十余个;绝大多数省、自治区都还有本地区的骨干钢铁厂,其中浙江的杭州钢铁厂,江西的江西钢厂,湖南的涟源钢铁厂,河南的安阳钢铁厂,河北的邯郸钢铁总厂,云南的昆明钢铁公司,江苏的南京钢铁厂,山东的青岛钢厂等8个厂钢的年产量各在 20~25万吨之间,远在西北边陲的新疆八一钢铁总厂也年产钢、生铁和钢材各十多万吨。
产量 钢的发展速度快,1952年全国钢产量为135万吨,1983年达到4002万吨,增长了28.6倍,平均每年的递增速度为11.6%。1949~1983年,中国累计产钢5.47亿吨,生铁5.75亿吨,钢材3.87亿吨。历年的钢铁产量见表。
产地分布 钢铁工业的地区分布发生了可喜变化。旧中国的钢铁工业由于被日本帝国主义垄断,主要集中在东北一隅,如1943年东北的钢产量就占全国钢产量的94.5%,分布极不合理。到1952年,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未计台湾省)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高达85.8%,东北地区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70%。但经过30多年建设,布局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83年,沿海各省、市、自治区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已降到57.3%,东北地区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也降到了25.5%。与此同时,内地的钢产量已由1952年的19.3万吨上升到1983年的1710万吨,平均每年递增15.6%,其中西南、西北地区的钢产量达到500万吨,占全国的比重已由1952年的 3.8%上升到12.5%。1983年,钢铁系统除有100多个重点企业外,还有1000多个中、小企业遍布全国各地。
产品品种 钢铁产品的品种增多,钢和钢材的结构有了改善。建国初期,只能炼100多个钢种和轧制400多个规格的钢材;80年代初已能冶炼包括各类碳素钢、合金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并能轧制20000多个规格的钢材。多年来,针对中国资源特点,初步建立起本国自己的合金钢系列。1983年合金钢的比重达到 7%,低合金钢比重达到11.5%。从1952~1983年,转炉钢占钢的总产量的比重由7.7%扩大到50%左右;电炉钢比重由10.5%扩大到20%;钢材中的板(带)材、管材的比重由12.3%上升到36.1%。但由于钢材在品种和数量上满足不了国内需要,1950~1982年累计,共进口钢材7696万吨,出口钢材928万吨,净进口钢材6768万吨。
产品质量 钢铁产品的质量,尤其是1979年以来有了很大的提高。1983年,已有许多项钢铁产品按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并采取了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1979~1983年,获得国家金质奖的钢铁系统的产品有17个,获银质奖的有49个。1983年,重点企业生产的钢材中优质产品占其钢材总产量的比例,已达36%,比1980年的6%提高了30%。由于在品种质量上的发展,中国钢铁工业不仅可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提供大量钢材,而且国防工业和尖端科学所需的金属材料基本上可以立足于国内。
技术水平 钢铁工业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鞍山钢铁公司已建成2580立方米高炉;上海宝山钢铁总厂的4063立方米高炉也将建成投产;首都钢铁公司的二号、三号高炉采用了无料钟炉顶等30多项新技术,它的高炉喷吹煤粉和顶燃式热风炉等技术诀窍已经出口。在炼钢方面,最大的氧气顶吹转炉达150吨,最大的平炉为 500吨。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一期工程建设了300吨的大型氧气顶吹转炉;特殊钢厂有炉外精炼等设施。在轧钢方面,武汉钢铁公司引进了70年代水平的高度自动化的1700毫米带钢冷、热连轧机组和硅钢轧机,本溪钢铁公司安装了由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1700毫米带钢热连轧机组。更重要的是在生产建设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支300万人的职工队伍,其中仅工程师、经济师以上的专业干部达8.3万人,大专学校毕业的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14万人。仅1978~1983年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500余项,其中有50多项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科技成果获得了国家的发明奖。用普通高炉冶炼攀枝花高钛型钒钛磁铁矿,就是国内外炼铁技术上的一大创举。
管理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于1949年11月1日设置了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管理包括钢铁工业在内的全国重工业,第一任重工业部部长由陈云担任。1956年 5月1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撤销重工业部,分别成立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和建筑材料工业部,由冶金工业部主管钢铁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王鹤寿任第一任冶金工业部部长。
发展方针 钢铁工业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以及"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指引下,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进入了一个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新阶段。1983年比1978年:钢铁工业的利润、税金从50亿元增加到94.3亿元,增长88.6%;全国吨钢综合能耗已从2.52吨标准煤降到1.85吨;钢铁工业的资金利润率(按固定资产净值计算),已从9.3%提高到15.5%;定额流动资金周转期,从137天缩短到96天。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以首都钢铁公司(大型联合企业),上海第五钢铁厂(特殊钢厂),杭州钢铁厂(地方中型钢厂)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都好的先进企业。(见彩图)
参考书目
《中国经济年鉴》(1981、1982、1983),经济管理杂志社,北京。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