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toxicity test
生物毒性试验
1.
A respirometer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oxicity tes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fuorescence quenching by oxygen.
提出了一种新的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应用氧对萤光淬灭的原理研制了一种呼吸计量仪。
5) acute bio-toxicity
急性生物毒性
1.
Total acute bio-toxicity of the samples was evaluated by relative light-inhibiting rate of the luminous bacteria,equivalence to concentration of HgCl_2 or EC_(50).
运用发光细菌法对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中54个污泥样品的综合急性生物毒性进行了测定,并以毒性较为稳定的HgC l2作为参比毒物,以发光细菌抑光率、相当标准毒物HgC l2质量浓度及百分数等级比较法毒性划分标准评价城市污泥的毒性。
2.
The total acute bio-toxicity of the water quality and bottom clay is evaluated by the light-inhibiting ratio of the illuminating bacteria.
以发光细菌做为毒理指标 ,对国控大凌河水、底泥进行采集 ,监测分析、以发光细菌的抑光率或相当标准毒物氯化汞浓度 (mg/L)来评价大凌河水质 ,底泥的总体急性生物毒性。
6) biological acute toxicity
生物急性毒性
1.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iological acute toxicity of water from Huangpu River is related with the discharge of pollutants, river conflux and hydrological character.
应用发光细菌法对黄浦江闵行段及闵行二水厂各处理单元出水的生物急性毒性进行了测定与评价。
补充资料: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
测定高浓度污染物在短时期(一般不超过几天)内对水生生物所产生的急性毒作用,用以评价污染物毒性的实验方法。
目的 通过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可以确定半数存活浓度(TLm)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并用来评价污染物的毒性大小和性质。此外,还可粗略了解毒物引起生物体中毒的症状和特点,以判断毒物的毒性强弱和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并为制定在环境中的毒物最大容许浓度提供基本数据。
要求 用于急性毒性试验的水生生物种类很多, 常用的是小型水生生物,主要是鱼(见毒性实验的鱼类)。另外,也有用浮游生物作急性毒性试验的,如中国常用的有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大型溞(Daphnia magna)等溞类,栅藻(Scenedesmus)、小球藻(Chlorella)等藻类。
为了避免受试生物个体差异过于悬殊,应选择种属较纯,年龄、大小、体重差别不大,雌雄性别各半的动物。受试鱼一般采用体重轻于5克、体长短于7厘米的,最长的不超过最短的1.5倍。
方法 将受试?闼婊肿椤C孔橹辽?10尾,要设置5个以上不同浓度的毒物组,另有一个对照组,毒物浓度应按对数浓度分级,包括使动物完全死亡和完全不死亡的浓度。
试验前,受试动物要先在实验室内饲养7~10天,以观察其活动是否正常,去除有病的或畸形的。试验期间,对照组动物的死亡率应低于 5%。试验容器是用无毒的玻璃、聚乙烯、搪瓷等材料制成的,形状可为椭圆形或柱形。为了便于比较,试验时环境因素要恒定。例如稀释水要无毒,要预先脱氯,溶解氧要超过5ppm,pH值在6.5~8.5之间,水温对温水鱼为25℃,对冷水鱼为15℃,保持水质恒定。静水试验每天至少换一次试验溶液,每克体重的鱼平均要有2升的水。流水试验每 24小时要换入95%的新试液。
急性毒性试验期间一般不喂食,从致毒开始就观察记录动物中毒表现,生理、生化变化和死亡情况,并将观察结果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用内插法或外推法求出动物的LC50或TLm、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浓度(LC100)和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毒物浓度(LC0)即最大耐受浓度。
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同受试动物的种属和稀释水的水质等因素有关。例如比较谷硫磷对蓝鳃鱼和金鱼的TLm值,蓝鳃鱼比金鱼高900倍。但是,金鱼对铜最敏感,而蓝鳃鱼对铜抗性较强。许多种重金属的毒性由于受稀释水的硬度和pH值的影响可相差两个数量级以上。一般硬度增加会使毒性减弱,而溶解氧降低会增加生物的生理负担,从而使毒性增强。水温对毒性的影响比较复杂,有些物质因升温而增加毒性,有些物质则因升温而降低毒性。
发展历史 急性毒性试验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 750年中国唐代王焘所著《外台秘要引·小品方》中就记载:"若有毒,其物即死",提出将动物放在有毒气的场所来作试验,以检查气体的毒性。西方最早关于用动物研究毒物毒性的论文发表于1809年(R.德莱尔和M.弗朗科伊斯)。1933年J.H.加德姆提出用对数转化法求半数致死浓度,此法至今仍在应用。40年代以后,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的普遍施用,急性毒性试验逐渐被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对影响急性毒性试验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了克服动物个体差异的影响,已开始使用离体器官和细胞作为试验材料,试图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参考书目
G.E.Paget,Methods in Toxicology, F. A. Davis Co.,Philadelphia,1970.
目的 通过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可以确定半数存活浓度(TLm)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并用来评价污染物的毒性大小和性质。此外,还可粗略了解毒物引起生物体中毒的症状和特点,以判断毒物的毒性强弱和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并为制定在环境中的毒物最大容许浓度提供基本数据。
要求 用于急性毒性试验的水生生物种类很多, 常用的是小型水生生物,主要是鱼(见毒性实验的鱼类)。另外,也有用浮游生物作急性毒性试验的,如中国常用的有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大型溞(Daphnia magna)等溞类,栅藻(Scenedesmus)、小球藻(Chlorella)等藻类。
为了避免受试生物个体差异过于悬殊,应选择种属较纯,年龄、大小、体重差别不大,雌雄性别各半的动物。受试鱼一般采用体重轻于5克、体长短于7厘米的,最长的不超过最短的1.5倍。
方法 将受试?闼婊肿椤C孔橹辽?10尾,要设置5个以上不同浓度的毒物组,另有一个对照组,毒物浓度应按对数浓度分级,包括使动物完全死亡和完全不死亡的浓度。
试验前,受试动物要先在实验室内饲养7~10天,以观察其活动是否正常,去除有病的或畸形的。试验期间,对照组动物的死亡率应低于 5%。试验容器是用无毒的玻璃、聚乙烯、搪瓷等材料制成的,形状可为椭圆形或柱形。为了便于比较,试验时环境因素要恒定。例如稀释水要无毒,要预先脱氯,溶解氧要超过5ppm,pH值在6.5~8.5之间,水温对温水鱼为25℃,对冷水鱼为15℃,保持水质恒定。静水试验每天至少换一次试验溶液,每克体重的鱼平均要有2升的水。流水试验每 24小时要换入95%的新试液。
急性毒性试验期间一般不喂食,从致毒开始就观察记录动物中毒表现,生理、生化变化和死亡情况,并将观察结果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用内插法或外推法求出动物的LC50或TLm、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浓度(LC100)和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毒物浓度(LC0)即最大耐受浓度。
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同受试动物的种属和稀释水的水质等因素有关。例如比较谷硫磷对蓝鳃鱼和金鱼的TLm值,蓝鳃鱼比金鱼高900倍。但是,金鱼对铜最敏感,而蓝鳃鱼对铜抗性较强。许多种重金属的毒性由于受稀释水的硬度和pH值的影响可相差两个数量级以上。一般硬度增加会使毒性减弱,而溶解氧降低会增加生物的生理负担,从而使毒性增强。水温对毒性的影响比较复杂,有些物质因升温而增加毒性,有些物质则因升温而降低毒性。
发展历史 急性毒性试验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 750年中国唐代王焘所著《外台秘要引·小品方》中就记载:"若有毒,其物即死",提出将动物放在有毒气的场所来作试验,以检查气体的毒性。西方最早关于用动物研究毒物毒性的论文发表于1809年(R.德莱尔和M.弗朗科伊斯)。1933年J.H.加德姆提出用对数转化法求半数致死浓度,此法至今仍在应用。40年代以后,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的普遍施用,急性毒性试验逐渐被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对影响急性毒性试验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了克服动物个体差异的影响,已开始使用离体器官和细胞作为试验材料,试图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参考书目
G.E.Paget,Methods in Toxicology, F. A. Davis Co.,Philadelphia,1970.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