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
1)  Institute of Geograph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State Planning Commission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
2)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国家科学院全国研究委员会
3)  The Institute of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of the State Economic Commission
中国国家经济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
4)  NRC National Research Committee
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美国的)
5)  Zhongguo Shehui Kexueyuɑn Wɑiguo Wenxue Yɑnjiusuo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6)  NAS/NRC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美国国家科学院/全国研究理事会
补充资料: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
      中国地理科学研究中心。它的前身是 1940年8月创办于重庆的中国地理研究所。中国地理研究所隶属国民党政府教育部,1947年迁至南京。建所初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大地测量、海洋四个学科组,职工最多达60余人,由黄国璋、李承三、林超相继担任所长。先后组织过嘉陵江流域、汉中盆地和川东地区考察,部分研究人员曾参加中央研究院组织的西北史地考察团和西北科学考察团。先后出版的书刊有:《地理》(季刊)、《测量》(季刊)、《地理专刊》(不定期)、《地理集刊》、《四川经济地图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改组和扩建,于1953年在南京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58年,迁北京。建所初设地理、大地测量、地图三个学科组。至1987年共设14个研究室,包括:自然地理研究室、地貌研究室、气候研究室、水文研究室、化学地理研究室、农业地理研究室、工业与交通地理研究室、人文与城市地理研究室、区域开发研究室、古地理和历史地理研究室、世界地理研究室、理论地理研究室、地图研究室、新技术研究室。另外还有2个试验站:山东禹城综合试验站、北京大屯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2个实验室: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室、中心分析室。为扩展对外科技咨询和地区开发服务,1986年设立了"大地科技开发公司"。至1987年职工增至637人,80%为研究、技术人员。该所初始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负责筹建,后由黄秉维任所长。自1986年起,地理研究所改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双重领导,改为现名,所长为左大康。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建所以来,配合国家生产建设开展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包括:地区性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生产力布局、经济开发的综合考察;为铁路建设、水利工程、土地利用、农业区划、区域和城市规划、环境治理和保护、国土开发和整治以及为国防和外事服务的综合性和专题性调查;地理科学本身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和实验研究。此外,培养了一批地理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个所先后主编或具体负责编辑的书刊有:《中华经济地理志》、《中国自然区划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中国农业地理丛书》、《中国自然地理》、《中国人口地图集》、《百万分之一中国土地利用图》等。出版有《地理研究》(季刊)、《地理集刊》(不定期),与中国地理学会合办有《地理知识》(月刊),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情报网合办有《地理译报》(季刊)等。还经常与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举办各种学术会议、出版地理著作、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