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水星近日点进动问题
1)  problem of the advance of Mercury's perihelion
水星近日点进动问题
2)  The Perihelion Motion of Mercury
水星近日点的进动
3)  periastron advance
近星点进动
4)  perihelion precession
近日点进动
5)  watering problem
进水问题
1.
By analyzing the principles of water seal temperature regulation system and shaft seal of turbine feed water pump,the causes of watering problem are determin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adopted,and then the watering problem of the oil system of feed water pump is solved.
通过对汽机给水泵密封水温度调节系统与轴封的工作原理的分析,找出了油系统进水的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消除了给水泵供油系统的进水问题。
6)  precession of perihelion
近日点移动
1.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derive the effect of magnetic momentum on the precession of perihelion of the neutral P8rticles in the external gravitational field of the neutron star with magnetic charges and magnetic momentum.
本文求得了在具有磁荷和磁矩的中子星外部引力场中,引力磁矩对中性粒子近日点移动的贡献。
补充资料:水星近日点进动问题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水星近日点进动值与观测值的分歧。1859年,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发现水星近日点进动的观测值,比根据牛顿定律算得的理论值每世纪快38″,并猜测这可能是一个比水星更靠近太阳的水内行星吸引所致。可是经过多年的辛勤搜索,这颗猜测中的行星始终毫无踪影。纽康测定这个值为每世纪 43″。他提出,这可能是那些发出黄道光的弥漫物质的阻尼所造成的。但是,这种假设又不能解释其他几颗行星的运动。于是纽康就怀疑万有引力定律中的平方反比规律有问题。为了能同时解释几颗内行星的实际运动,纽康求出了引力应与距离的2+1.574×10-7次方成反比。十九世纪末,电磁理论发展的早期,韦伯、黎曼等人也都曾试图用电磁理论来解释水星近日点的进动问题,但均未能得出满意的结果。
  
  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著名的广义相对论,成功地解释了这个问题。根据广义相对论,行星公转一圈后近日点进动为:
  ,式中c为光速,T、a、e分别为轨道周期、半长径和偏心率。对于水星,此值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所得的差值为每世纪43奬03。这与观测值十分接近,成为天文学对广义相对论的最有力的验证之一。
  
  但是,这里仍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根据牛顿定律,水星近日点应有每世纪ΔωN=5,557.62角秒的进动,其中的90%是由坐标系的岁差(见岁差和章动)引起,其余的部分是由其他行星,特别是金星、地球和木星的摄动引起的;而实际观测值为 ΔωO=5,600.73角秒,二者相减得每世纪 43.11角秒。因此,岁差常数的任何微小变动,如有万分之一的变动,都会直接影响到对广义相对论的验证,而这种变化是完全可能的。其次,影响水星近日点进动的因素很多,任何一个微小的因素,例如太阳的扁率,对它都有直接影响。因此,这个问题尚需继续研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