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原始雕塑
1)  primitive sculptures of China
中国原始雕塑
2)  Chinese sculpture
中国雕塑
3)  Chinese contemporary sculpture
中国当代雕塑
1.
First, the thinking way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sculpture are being influcnced gradually by the Western "concept", "ideological trend"and"doctrine"which are against the art law; Secondly, the expansion of "self" worshi.
首先 ,西方远离艺术规律的“观念”、“思潮”、“主义”逐渐侵蚀着中国当代雕塑的思维方式 ;其次 ,“自我”膜拜意识的膨胀加速了这种负面作用的滋生蔓延 ;最后是市场经济利益的诱惑使雕塑艺术沦落为商品而成为现代雕塑垃
2.
In the view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paper investigated the returning phenomen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most basic and representative Chinese contemporary sculpture works by the way of studying documents, analyzing works and investigation.
论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通过文献研究、作品分析和调查研究等方法,以最基本和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当代雕塑作品中传统文化回归的现象进行了审视,剖析了从其表象与本质上所显现的特征,并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论证了中国当代雕塑作品中传统文化回归的原因,指出在政治、经济的发展下中国雕塑家对传统的认识,与其民族自信心和时代责任感具体的表现。
3.
This paper based on ancient Chinese sculpture of color in the historical retrospection, search using the ancient Chinese sculpture colors historical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 combining Chinese society and history, summarized the situa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sculpture of the use of color.
本文首先通过对色彩在中国古代雕塑的运用的历史追溯,寻找中国古代雕塑色彩运用的历史渊源和特点,结合当今中国社会和历史现状,总结出中国当代雕塑对色彩运用的时代要求。
4)  Zhongshɑnguo Wɑngmu diɑosu
中山国王墓雕塑
5)  ancient Chinese sculpture
中国古代雕塑
1.
This paper based on ancient Chinese sculpture of color in the historical retrospection, search using the ancient Chinese sculpture colors historical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 combining Chinese society and history, summarized the situa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sculpture of the use of color.
本文首先通过对色彩在中国古代雕塑的运用的历史追溯,寻找中国古代雕塑色彩运用的历史渊源和特点,结合当今中国社会和历史现状,总结出中国当代雕塑对色彩运用的时代要求。
6)  the status of the China city sculpture
中国城市雕塑的状况
补充资料:中国原始雕塑
      中国原始社会雕塑大体上分为人像雕塑和动物雕塑两大类。
  
  
  
  
  

人像雕塑


  
  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人像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的遗物。原始社会人像雕塑对探讨社会发展进程、研究造型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历来深受人们的重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历年来出土原始社会人像雕塑较多的地区。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辽宁西部的红山文化遗址,也有引人注目的新发现。从作品质料来看,陶塑人像所占比重最大,石雕与骨雕人像仅有少量出土。
  
  陶塑人像
  
  裴李岗文化陶塑人头  为迄今所知黄河流域年代最早的一件陶塑人像,于1977~1978年在河南密县莪沟北岗遗址发现,属距今7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物。头像用泥质灰陶制成,高约4厘米,颈下部分残缺;作扁头平顶、宽鼻深目、前额陡直、突颏缩嘴的造型,具有老年妇女的形貌特征,可能是当时受人尊敬的氏族老祖母形象。其塑造技法比较稚拙,但是,从其信手捏成,略加锥划即现老妪特征的作法来看,不失为质朴传神的原始社会雕塑佳作。
  
  仰韶文化陶塑人像  出土于渭河流域及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陶塑人像,数量较多,形式丰富,通常包括圆雕头像、圆雕人像、浮雕人面,以及装饰着圆雕头像的陶壶、陶瓶等。
  
  仰韶文化圆雕头像,以西安半坡出土者年代最早,属距今约6800年前的半坡类型遗物。头像高4.6厘米,用细泥捏塑而成,陶色灰黑,塑工较粗。面部略呈方形,五官皆用泥条或泥片捏合,嘴唇已脱落,眼眶及耳孔皆锥刺而成,头顶到颈部贯穿小孔。其捏塑手法与形貌,和裴李岗文化雕塑人头相仿,不少研究者认为这件头像也是氏族老祖母的形象,反映了妇女在当时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甘肃礼县高寺头1964年出土的圆雕少女头像,是仰韶文化陶塑人像的杰作。头像残高12.5厘米,用堆塑与锥镂相结合的手法制成,陶色橙黄,颈下部分已缺,原先可能是陶壶器口的装饰。头顶锥刺着一个小孔,前额至后脑堆塑着半圈高低起伏的泥条,仿佛盘绕在额际的发辫。脸型丰满圆润,五官部位安排准确,那微启的嘴巴仿佛正在娓娓地谈话,神态颇为优美,堪称中国原始社会人像雕塑的优秀代表。
  
  
  
  
  陕西黄陵出土的圆雕头像,系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作品。头像以细泥红陶制成,鼻梁作脊棱状,方颏,锥挖成的眼睛呈现出瞠目惊恐的形貌,可能是原始社会巫术活动中作为祛祟禳灾的法物。
  
  仰韶文化圆雕人像,在陕西宝鸡北首岭、临潼邓家庄曾有发现。宝鸡北首岭下层1977年出土者,头部残缺,仅存跽坐状的身躯,双臂用泥条粘附而成,双手置于腹下,并在泥胎上刻画出手指。据放射性碳素测定,为距今7000年前的遗物,早于半坡类型。临潼邓家庄1978年出土的陶塑人像,以泥质灰陶捏塑而成,为距今约6000年前的庙底沟类型遗物,出土时仅存上半身,脸型丰满,眉目清秀,头戴无沿帽;胸部偏上处,左右各有一圆孔,两臂已缺;从保存状况来看,仿佛是女孩的胸像。
  
  仰韶文化陶塑浮雕人面,在甘肃天水柴家坪,陕西华县柳枝镇、陇县、宝鸡北首岭、扶风姜西村等地均有出土。天水柴家坪1967年出土的陶塑人面,残高25.5厘米,宽16厘米,细泥红陶质,塑工相当细腻,额上有隆起的披发,眉弓清晰,耳垂有穿孔,作张嘴欲语状。华县柳枝镇和陇县出土者,均似娃娃的脸型,作品体现了疼爱孩子的深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血缘纽带的紧密。宝鸡北首岭上层出土的陶塑人面,细泥红陶质,残高7.7厘米,须眉涂黑彩,神态威武,显然是中年男子的形貌。扶风姜西村采集的一块浮雕人面,原是夹砂红陶罐口沿下方的附饰物,锥刺成的双目,外眼角向下倾斜,鼻尖微钩,嘴角上翘,颧骨低平,两腮有轻微起伏,塑工洗练泼辣,生动地刻画了一位老汉的忧郁神态。
  
   
  
  用圆雕人物头像装饰的陶壶或陶瓶,也始于仰韶文化,陕西长武县和商县,皆有仰韶文化人头形器口红陶壶出土。商县出土的陶壶,通高约22厘米,壶口部分捏塑着一个发辫盘顶、笑容可鞠的女孩头像,人物造型堪与甘肃礼县高寺头出土的圆雕少女头像媲美,而形象的完整性过之(见彩图)。甘肃秦安大地湾1973年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通高31.8厘米,细泥红陶质,在瓜子形的脸庞上,堆塑着清秀的五官和刘海型的披发,鼻翼微鼓,生趣盎然。瓶口设在人像头顶,瓶身绘三列由弧线三角纹和柳叶纹组成的黑彩图案,具有庙底沟类型特征,属距今5600年前的遗物。造型设计颇完整,宛如身穿花袄的小姑娘。在秦安大地湾第九发掘区H831灰坑中,还出土一件堆塑着3个人面的陶器器口,每个人面占器口圆周的1/3,其中2个似为成年人,1个为小孩模样,发掘者认为这件多人面陶器口反映了仰韶文化晚期的家庭组合状况。
    马家窑文化陶塑人像  发现于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两省,基本上都是陶器上的附饰物。
  
  马家窑文化前期(包括石岭下类型和马家窑类型)的陶塑人像,多数还是女性的形象,男性形象仅占少数。甘肃秦安寺嘴1975年出土人头形红陶瓶,属距今5100年前的石岭下类型遗物,瓶高26厘米,器表施橙黄色陶衣,瓶口塑一个额上有短发、耳垂有穿孔的人物。眼眶用泥条圈贴而成,显得炯炯有神。青海大通后子河马家窑类型墓地,1978年出土一件人像陶瓮,夹砂黄陶质,器身已残,器肩部位堆塑着一位浅浮雕的女孩形象,像高11.5厘米,五官锥划而成,体型瘦弱,神态悲伤,头侧垂发辫,整体作挥臂迈步状。这件人像陶瓮可能是为装敛一位夭折女孩而特制的。此外,传为甘肃出土的一件马家窑类型旋涡纹彩陶勺,柄端捏塑成人头,嘴巴旁边绘黑圈,颇似有胡须的男子头像。这种男女塑像共存的状况表明:甘肃、青海地区在马家窑文化前期,氏族公社尚处在由母系向父系过渡的剧烈变革阶段。
  
  马家窑文化后期(包括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伴随着父权制的确立,装饰在陶器上的人物,几乎都是男子的形象。甘肃东乡、宁定等地出土的 3件半山类型人头形器盖,或在嘴巴及两腮部位画着胡须,或在脸上画着黑色的直线纹和锯齿纹,形貌狞猛,论者称之为古代黥面文身习俗的写照,或系装扮成野兽的猎人头像,而按照当时的社会分工,狩猎是男子的职业。此外,青海乐都柳湾马厂类型墓地出土一件人头形器口彩陶壶,塑造了一位中年男子闭目养神的模样。
  
  70年代中期,青海乐都柳湾曾出土一件引人注目的人像彩陶壶,属距今4000多年前的马厂类型遗物,作者运用浮雕与彩绘相结合的手法,在壶颈和壶腹上部,堆塑着一位正面站立的裸体人像,不少研究者根据人像嘴旁涂黑彩和乳房很小等特征分析,认为是男子形象,反映了当时流行男性崇拜的习俗;但是从刻画的性器官形状来看,有的研究者又认为是女性的形象,或认为兼有男女两性特征的复合体。(见彩图)  龙山文化陶塑人面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已发现两件。其一,1958年出土于河南陕县七里铺,在一块夹砂灰陶片上,用堆塑和锥镂的方法,塑造一个五官清晰的人面,双目锥透成孔,右脸稍残,用途不明,属河南龙山文化遗物。其二,1960年出土于山东潍坊姚官庄,属距今约4200年前的典型龙山文化遗物,高约 4厘米,陶色深灰,用浮雕手法制成,堆塑的嘴唇已脱落,但鼻、眼、眉弓刻画清晰,体面转折处理恰当,似具男子面容特征。
  
  红山文化雕塑妇女像  内蒙古赤峰西水泉红山文化遗址,1963年出土一件小型陶塑妇女像,头部残缺,残高3.8厘米,泥质褐陶,捏塑而成,胸前突起乳房,腰部较细,下半身呈喇叭座状。80年代初期,辽宁喀左东山嘴一处距今约5400年前的红山文化祭祀遗址,出土若干陶塑女裸像,小型立像残高5~5.8厘米,大型坐像相当真人的1/2,头部皆残缺,躯体具有孕妇特征。1983年10月,在辽宁省建平、凌源二县交界处的牛河梁,发现又一处红山文化祭祀遗址,推测原来是一座女神庙,出土一件面涂红彩的泥塑女神头像,头高22.5厘米,面宽16.5厘米,形体与真人相当,额上塑一圈突起的圆箍状饰,眼睛用淡青色圆饼状玉片制成,整个头像呈扬眉注目、掀动嘴唇的说话形状,颇有几分神秘的格调,塑工细腻生动(见彩图)。附近还发现人像的肩、手、臂膀、女性乳房等泥塑残块。有迹象表明:在神殿主室中心,原先塑有型体更大的女神像。据初步研究,它们是生育神和农神(地母神)的象征,同时也是母权制遗风的体现。牛河梁女神头像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能力,揭示了中国原始社会雕塑辉煌的新篇章。
  
  
  新开流文化陶塑人像  1972年秋采集于黑龙江密山新开流遗址的墓葬区,造型颇似人物胸像,以夹砂灰陶制成,锥划出五官,作尖顶、睁眼、有须、方颏的模样,风格古朴,具有古代渔民的装束特点,属距今约6000年前的新开流文化遗物。
  
  河姆渡文化陶塑人像  1973~1978年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在遗址第三文化层,先后出土两件距今约6000多年前的陶塑人像:①长椭圆形人像,高约4.8厘米;②陶塑人头,高4.5厘米。这两件皆捏塑而成,颧骨突出,造型稚拙。遗址第二文化层为距今5200年前的堆积,从中出土一件陶塑人头,高4厘米,外眼角上挑,颧骨突出,精神饱满,塑工比前期进步,造型特征有明显继承关系。两件头像似乎皆是男子的面容。
  
  马家浜文化陶塑人像  浙江海宁彭城遗址,1959年4月曾出土一块刻画着人面纹的灰陶圈足残片,人面长3.5厘米,宽4.1厘米,五官清晰,作双眉相连、尖下巴的造型,形状有些像猴,属马家浜文化遗物。1980年春,在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第二层出土一件陶塑男裸像,属距今约6000年前的马家浜类型遗物。人像系捏塑而成,陶色浅褐,整体作站立姿态,头及双臂皆残,身高6.5厘米,胸腹前鼓,臀部后突,两腿微张,腹下塑出形态夸张的锥形男性生殖器。目前,考古学界有马家浜文化"处于母系氏族阶段"的说法,而桐乡罗家角出土的陶塑人像却具有父系氏族社会男性崇拜的特点。
  
  薛家岗文化陶塑人面  1981~1982年出土于安徽望江汪洋庙遗址上文化层(第二层),属薛家岗文化后期遗物;在高13.4厘米,直径6.5厘米的夹砂红陶圆柱体上端,捏塑出左右相连的两个人面,鼻梁凸起,眼、嘴皆锥划而成。
  
  大溪文化陶塑人头  1978年冬出土于湖南安乡汤家岗遗址下层,属距今约6000年前的大溪文化早期遗物,头像以泥质红陶制成,背面凹陷,正面凸起,眉骨、鼻梁及吻部均明显突出,高4厘米,似为老人头像。
  
  青龙泉三期文化陶塑人像  1979年夏出土于湖北天门邓家湾遗址,为距今约4000年前的青龙泉三期文化(即湖北龙山文化)遗物。人像共两件,以泥质红陶捏塑而成,皆作跽坐状的男子,高约7.5厘米。其一,头顶挽髻,两手笼套在袖口内,环垂腹前;其二,发式扁平,双手交叠置腹前,头部耳、鼻甚显,眼、嘴模糊,造型颇具淳朴之天趣。类似作品,以前在鄂东北圻春易家山遗址亦有出土,唯保存状况稍差。
  
  石雕人像  迄今发现不多,大致包括圆雕石刻人像和浮雕石刻人面两类。
  
  圆雕石刻人像  已发现两批:①1983~1984年在辽宁东沟马家店乡后洼屯遗址下文化层,出土几件滑石雕刻的小型圆雕人头,刻工粗犷,造型古朴生动,属距今6000年前的辽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石刻艺术作品。②在河北滦平金沟屯遗址,曾出土一批大小不同、姿态各异的石刻圆雕人像,大者立姿,高 0.334米,眉目清秀,双手附于胸下,双足相连,足底呈圆锥形,便于戳立土中;小者高6厘米,作举手盘腿的姿态,五官与表情均甚模糊;从伴出之字纹陶器来看,这批石雕人像可能是红山文化晚期遗物。
  
  浮雕石刻人面 共发现2件。1959年四川巫山大溪64号墓出土的一件,以质地细腻的黑色火山岩雕成,平面呈椭圆形,高6厘米,宽3.6厘米,厚1厘米,正反两面皆浮雕着脸颊丰腴、瞠目张嘴的人面,顶端有2个穿孔,属距今6000~5000年前的大溪文化晚期遗物。另一件于1973年出土于甘肃永昌鸳鸯池51号墓,白云石雕成,高3.8厘米,宽2.5厘米,平面亦呈椭圆形,在鼓起的正面,用黑色胶状物粘结白色骨珠以表现人面的五官,神态与巫山大溪出土者相似,顶端有1个穿孔,属距今4300~4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遗物。
  
   
  
  此外,还发现两件玉雕人面:①1976年出自陕西神木石峁龙山文化墓葬,以玉髓雕成,高4.5厘米,宽4厘米,作头顶束髻、鹰勾鼻、微张嘴的侧面头像,阴线刻成的眼睛巨大醒目,脸颊部位透雕一圆孔。②70年代中期采集于山东滕县岗上村,属大汶口文化中期的玉雕作品,人面高3厘米,宽3.6厘米,正面磨光而微鼓,用阴线刻出五官和脸部轮廓,双目有神,背面有带穿孔的凸脊。
  
  
  
  
  以上4件石刻与玉雕人面,均作瞠目张嘴的形状,并且均有供系绳佩挂之穿孔,推测其用途是原始社会巫术活动中禳灾辟邪的护身符。
  
  骨雕人像  1982年 4月出土于陕西西乡何家湾遗址,属距今约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北首岭类型遗物。头像以动物肢骨作材料,用石质雕刻器刻成,呈圆雕形式,高2.5厘米,头顶直径1.6厘米,颈下的躯体已残缺。双眉和嘴巴刻成凹槽,双目呈半球状鼓起,嘴唇微凸,鼻梁呈三角形。此头像正视与侧视效果均佳。
  
  
  
  
   

动物雕塑


  
  中国动物形象雕塑作品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多属陶塑、石雕,也有少量牙雕和木雕。在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有陶塑猪、羊头,距今约7000多年。辽宁东沟后洼遗址出土有很多滑石雕成的虎、猪、狗、鸡、鹅、鹰、蝉、鸟、昆虫、鱼等形象,造型单纯而生动。其中一件屈身、阔口、大眼、有角的龙,为已知最早的石雕龙的形象。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也出土有陶塑和牙、木雕刻的猪、羊、鱼、鸟、蜥蜴等动物形象,形体不大,已具备圆雕、浮雕、线刻等不同表现形式。其中一件陶猪,高4.5厘米,长6.3厘米,作低头疾走的动势,体肥、口方,腹部肌肉松弛,将一头老母猪的形态,概括而传神地表现了出来。鱼的身上戳出圆圈或圆窝,以象征鱼鳞。牙雕"双凤朝阳",长16.6厘米,在正中部位,以阴线刻出一组大小不等的同心圆,外缘有跳动的光芒,两侧对称地雕出回首相顾的双鸟,构成相当完整的图案。后洼遗址和河姆渡文化距今都在6000年以前。
  
  陶塑动物  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更多的陶制动物雕塑作品。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有狗首鸟尾的陶塑器柄。湖北天门出土的湖北龙山文化时期的一群人与动物陶塑,数量众多,除羊、狗、鸡等家畜家禽外,还有大象和乌龟。这些随手捏成的小陶塑,能够表现动物活动中的神态。如狗和鸟的动作变化很多,有的扭首伫立,有的回头仰望,有的低头觅食,有的狗背上还栖着一只鸟。新石器时代,在定居农业的环境中,南北各地普遍饲养着猪、羊、牛、狗、马、鸡等六畜。雕塑作者在狩猎和豢养家畜的活动中,通过长期观察,熟悉各种动物的特征与习性。因而,这些作品虽形体简单,但特点鲜明,动态生动。
  
  
  
  
  
  一些较大型的动物形陶器,在造型上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陕西华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成年女性墓葬所出的陶鹰鼎,高36厘米,作敛翼站立之状,器口开于背上,勾喙有力,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结构简洁,体积感很强,双足与尾稳定地撑拄于地,整个造型充满桀骜猛厉的气势。华县出土的一个陶猫头鹰首器物盖,眼圈与头顶琢出成排的羽毛纹,圆圆的眼睛与勾喙强韧有力的轮廓线,也很好地表现出猛禽的特征。江苏吴江梅埝遗址所出的良渚文化陶水鸟壶,则光滑细长,眼小而机警,尾部为流口,微微上翘,既便于注水,又显示出水鸟翔鸢于水边涯际的感觉。山东出土的几件兽形器造型也很生动。大汶口所出的兽形鬶、胶县三里河所出的狗鬶,都作扬首呼叫的动作,而神态互不相同。前者口大张,小尾翘起,仿佛看到食物,发出急切的叫声;后者头颈伸长,眯起眼睛,尾卷起成为器柄,仿佛是随意发出狺狺的吠声,其臀部塑出腔门和生殖器,既是实用器物,又力求做得真实、具体。三里河出土的一件猪鬶,器足已残失,猪体造型圆浑,低头如觅食之状,也很好地表现了猪的形体与习性特征。这些鸟、兽形体的器物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可能具有宗教或礼仪的意义,商、西周时期的青铜鸟兽形礼器在造型上与这些陶器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有些陶容器从写实的动物形态脱出,而仍然保留有其生活原型的某些特征。如江苏南京北阴阳营出土的青莲岗文化陶盉,器口如大张着嘴的鸟头,底部三只鸭嘴形扁足向外撑开,腹部的管状流和鸟尾形扁把手,像是双翼张开扑打着。整个器物的造型像一只肥胖的小鸟在呼叫奔跑着的感觉。又如山东的大汶口文化白陶鬶,其造型细部变化多端,但都能令人联想到雄鸡报晓的动作。器口的流尖长如鸟喙,有的还在长流的后部加上两个像是眼睛的圆泥钉;有的颈部很长且向后弯仰着;有的将联结器鋬的袋足加大,有如鸟腹。这些器物的造型生动有趣,能引发欣赏者的联想,具有抽象雕塑的意味。以鸟头为饰的器物在河南陕县庙底沟、陕西华县柳子镇、甘肃武威皇娘娘台等地都有发现,有的形象比较真实、具体,似为器物的把手部分;有的很简单,只塑出一对深陷的大眼窝和尖喙,多是作为器耳或灶上的饰物。
  
  
  
  
  
  
  
  有些陶器上的附加小动物装饰,也很生动。河南陕县庙底沟文化的三片残陶器上的捏塑壁虎,一件为细泥黑陶,壁虎身上的平行斜线纹和长而直的尾巴,都造成一种向前疾行的运动感;另外两片是塑于夹砂红陶器口沿部位,壁虎身上戳出很多小圆点,十分生动地表现出壁虎窜动、向器内窥探的动作。甘肃临夏出土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双蛙头形红陶篮与蛙形陶罐,双目凸起或阴线刻成圆圈,口部以长长的阴线刻出,夸张而富于生趣。
  
  大型动物泥塑的残迹发现于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之中,有神话动物猪龙和禽鸟。猪龙尚存头、耳、吻及前身、下肢部分,吻部扁圆,上下颚间露出獠牙,下身有蹄爪。禽鸟仅存两爪残块,每趾三节,趾尖锐利,作抓攫之状。
  
  玉石雕刻动物  完整的猪龙形象石雕发现于同地区的积石冢之中,为一种玦形玉饰,双耳肥大,圆眼,吻部前凸,有很多道皱折,身体蜷曲,尾端与吻部相接。同形的玉饰在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地均有发现。有人认为它是由猪神化、衍变而来,是神话传说的龙的形象的早期形式。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和黄谷屯出土的玉龙是猪龙玉饰的进一步发展。三星他拉玉龙高26厘米,墨绿色,吻部前突,鼻齐平,眼细长突起,头顶有扁薄的长鬣披于脊背,鬣的尾端宽大并向上扬起,与前伸的头部取得平衡,尾上弯起,身躯呈C形,背部正中有圆孔,可以系绳悬挂,通体光洁润泽,轮廓刚劲而优美,是原始社会玉雕中的杰作。河南濮阳仰韶文化墓葬发现了 3组用蚌壳摆塑而成的龙、虎图案,最大的一组,龙长1.78米,虎长1.39米,皆侧置背向主人。至可怪异的是龙的形象竟与后世流行的龙的样式十分接近。红山文化遗址还出土有玉和绿松石雕刻的鸟、龟、虎形珮和鱼形石坠等小型的动物形象作品。玉鸟和玉蝉、龟等在江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也多有发现。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琮上的兽面纹,为商、西周时代流行的兽面纹的早期样式。其中雕琢最为精工的是江苏武进寺墩所出的一件,为扁方柱体,高7.2厘米。浮雕与线刻结合的兽面共8组,分做上下两层。下层的4组均以四角为中轴作对称的安排,眼为重圈,包着椭圆形的眼睛,鼻为扇形凸面,嘴为横条形,在五官范围和边框上,刻有细密匀称的花纹,最细的线条仅0.7丝米。上层的 4组图案为同一兽面纹的简化形式。这些玉器具有宗教的、礼仪的性质。龙的形象和兽面纹浮雕,显示了原始社会艺术与奴隶社会艺术之间的渊源关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